“如您所知,我徒弟确然是喜欢陛下,我没有阻拦他,是因为日子是他的,其中冷暖喜乐只有他自己知道,若是缘分对了,日后说不准能像敏诚亲王与端武襄侯一样,传为一段国史佳话。若是个中滋味不好,那就像您刚才所说的,年轻人嘛多少都会犯错,一别两宽,退出来就是了。”
林氏觉得穆熙云简直不可理喻,她怒极反笑,胸前起伏几下,冷冷道:“退出来?穆夫人说得容易,您以为高足是什么层面的人?以史为鉴,梅氏子的下场您没忘吧?”
她话音陡然拔高,穆熙云却只是容色平静地看着她,半晌,淡淡道:“林夫人是说流放而亡?”
林氏不言。
穆熙云轻笑一声,“林夫人,我徒儿是什么层面的人我清楚,不消您来提醒。我既然敢说这话,自然有我的道理。”
林氏一噎,刚要开口,穆熙云又道:“楚珩自小在我与家夫膝下长大,我夫君这人最是护短,他虽没什么大本事,但我想,腾出手将徒弟完完好好地带回一叶孤城,还是行的。”
——穆熙云的夫君是东都境主叶见微,大胤的五位大乘境之一。
林氏目光闪了闪,紧接着又听穆熙云叹了口气,状似惆怅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在这一点上,他徒弟就随了他,只不过阿月脾气不太好,他放在心里的人,那是绝不准旁人擅动的。”
穆熙云的话说得含糊,林氏捕捉到了其中的“阿月”二字,下意识地就与漓山东君姬无月对上了号,旋即联想到东君出手千诺楼后,在人前“不为帝喜”的御前侍墨转瞬就翻了身,给了皇帝一个在人前亦顺理成章恩宠楚珩的理由。难道这漓山上下,是真觉得楚珩跟皇帝,合适?
沈黛在一旁听着,此刻已经攥紧手帕转过头去了,林氏余光瞥见女儿,咬了咬牙,厉声质问道:“穆夫人,漓山是真的想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吗?”
她话音一落,穆熙云却摇头嗤笑:“林夫人,您此前说要与我掀开天窗说亮话,既然都到这个份上了,我不妨也给您掀一回窗——”
“且不说如今太子既立,国本已定。只说这两情相悦之事,有史为鉴,太祖首肯,敢问,我徒弟喜欢谁,陛下喜欢谁,到底是冒了天下的大不韪,还是冒了你堰鹤沈氏的大不韪?”
这话可谓撕破脸皮,直戳林氏的心窝,她呼吸一滞,脸颊狠狠颤动几下,却再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穆熙云颔首致礼,示意先行一步,“我们漓山偏远之地,见识短浅,言行粗鄙,若有冒犯之处,我自身以及再代家夫,一齐向您赔个不是,还望林夫人海涵。”
……
彼时几个来打猎的人,在寿云山上逛了一圈,意料之中的连根兔子毛都没摸到。
眼看日头已经到了午时,韩澄邈顶着楚珩的白眼、楚琰的不解,在苏朗、叶书离、萧高旻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眼神中,领着几个人浩浩荡荡地往长宁大长公主的山庄来蹭饭了。
--------------------
①沈黛与顾柔则不一样的原因,见顺星(五)②撕X这章主要是为了九年仅有的一个重要剧情点而铺垫,另外师娘快要离开帝都回漓山了,考虑到沈氏这些人日后行事手段的逻辑,在此之前必须让他们意识到花虽然弱小可怜但不无助,背后有人,以师娘的口吻最为合适。③太祖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bushi)。世界观设定里,异性主流,但对同性相对宽容的背景,主要是出于我个人的私心,不是很想从社会背景上施加太多阻力。类似出于私心的设定,还有前文提及的女孩子不拘于后宅,一般十八岁后开始议亲等。架空不必考据~④整本书所有人物的言行都是置于他们所处的世界来讲的,勿轻易代入现实。
第132章 重九
午时已至,宾客入座,帝都城里数得上名姓的世家女眷来了大半,先前在庄子里赏花闲逛的时候还是各聊各的,眼下都聚到一处便有了相同的话题——女孩子谈衣裳首饰,长辈们谈女孩儿们。
家里有适龄公子的,眼下可不就挑花了眼,这个也好那个也妙,当娘的犯了难,怕不是只有本人来了才行。
长宁大长公主拿着这话打趣韩国公夫人,几个人正笑着,外头公主府的内侍忽而疾步走了来,侍女问询过后上前附耳禀报,大长公主听言顿时笑了出来:“快,快让他们过来!”
又指着韩国公夫人笑:“才说正主,这正主不就来了?”
韩国公夫人正摸不着头脑,旁边的人拍了她一下,她一回头,这才看见几个身着骑装的俊俏郎君走了过来,打头的可不就是她儿子韩澄邈。
《周礼》云:“仲春之月,令会男女。”眼下虽还没开春,但山庄里花儿开得正好,长辈们都在,避是不用避的。几个人转过花径一进来,立刻就吸引了宴席上女孩子们的目光。
长宁大长公主笑弯了眼,连连招手唤他们上前:“你们是听着什么信儿到我这来了?”
她只是随口打趣儿,却不想歪打正着还真戳到了世子心事,几个人给大长公主和在场的夫人们行过礼,就不约而同地望向韩澄邈,后者轻咳一声,楚珩斜了他一眼偏过脸去,而这一侧头,却刚好注意到右侧前座有道目光正凝在自己身上。
苏朗忍俊不禁,连忙替好兄弟解围,上前将他们来蹭饭的意图和大长公主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