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89页
    有些大妈甚至还跑到家乐福门口去发去了。
    黎夏超市负责监督的员工把人叫开了,这有点过了。
    肯定得有人监督,不让扔垃圾桶了怎么办?一个人发十张给人家怎么办?
    今天是1月3号,整个山城的元旦大酬宾销售额在逐渐攀升。
    估摸4号过了会慢慢走下坡路。
    先把山城人民的购买热情释放一波。反正今天买了油盐酱醋的,8号肯定不会再买了。
    至于少赚的或者说损失的,都720家门店了,养三家还养不起么?就算是这七天,92折也是小有利润的。
    加上打折,走货的量大,七天总体利润还是有去年同期的一半的。
    这一次,她不惜成本!而且,又不是光她出血!
    其实之前黎夏超市就将过家乐福一军了。黎夏给普通员工普涨了30%的基本工资,这让家乐福一开始招人的时候都招不到。
    当地人都嘀咕,人家黎夏超市的普通员工一个月多少、多少工资。
    人家每个人都买社保,还有员工中心可以免费住三年......
    家乐福是店长负责制,山城的店长不得已提高了这个店的员工待遇。
    但社保却不是人人有份的。员工中心更是没有可能。
    其实来之前他们做市场调查,也是调查过黎夏超市的。当时就感觉应该不好对付。
    但西南他们肯定是要进军的,山城这个年轻的直辖市,就是他们的第一站!
    这一仗肯定得打。
    这会儿山城家乐福的店长也蹙眉不已。
    打价格战是零售业常用的竞争方式。他们这是还没开业,就被黎夏超市开战了。
    不过,他们在各地开店都是遭到了当地零售巨头狙击的。这倒也不是头回了!
    但他们都无一例外的站稳了脚跟。毕竟如今国人可是很追捧外资的,而且他们的货确实价廉物美。
    1月8号,山城家乐福正式开张!
    黎夏倒是想混在人群里去看看,但是她这张脸暴露得太多了。
    于是她依然是坐在那个茶楼售楼靠窗的位置往外看。
    他们把这个包厢给包下来了。
    傅杳钧道:“感觉不如北京店开业的热闹劲儿啊!”那天真的把他吓到了,一天卖了300万!一直是高潮。
    黎夏道:“山城的购买力本来就不如北京。而且之前我们还92折了七天。还有,北京的店8000平米,这里只有2000平米。”
    她连着茶楼老板这里的有线网络,盯着商超系统的附近三家店的销售情况。
    这里有网络,也是包下这里的一个重要缘故。
    傅杳钧和黎夏一起坐在沙发上,盯着各自腿上的笔记本电脑的商超系统。
    过了一会儿,有人上来把迷你摄像机交给黎夏。
    她把视屏拷贝下来,然后又让人拿去交给山城的市场经理。他就在离家乐福最近的门店里。
    傅杳钧授权他可以据此调整三家门店内所有商品的价格。
    他们拿到之后,一边更新标签和收银机里的数据,一边印刷新的彩页。
    呃,都不是彩页了,成了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
    印出来还是让居委会派给大妈们在附近发放。
    彭志杰问黎夏,“干嘛不直接打折?省事许多。”
    “那是煤老板才会有的粗暴做法。我这样,关键是比直接打85折、8折要节省不少。而且又起到了宣传作用。”
    黎夏说完看彭志杰表情有些僵硬反应过来,“嘿嘿,特指关老二啊!忘了你如今也是煤老板了。”
    其实家乐福这会儿也挺挤的,很多人就是觉得外资的商品质量很好些。
    但货比三家是国人买东西的天性,现在有了更便宜的选择,关键是黎夏超市在山城扎根三年了,有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和群众基础。
    所有,也有不少人听说里头的东西比黎夏超市的贵一点,便懒得排队进去挤了。转头进了黎夏超市。
    傅杳钧道:“老板,我们这三家店的生意比去年同期少了两成。”
    “比前面七天呢?”
    “少了四成。”比那些三公里内无生意的已经好很多了。
    而且对方今天开业,就是图新鲜也会有不少人进去看看的。
    黎夏道:“这影响还是有点大啊。价格他们不调整,我们就不要动了。那这样,三级店一年要损失多少?”
    这已经不是少赚,直接就是亏损了。
    “一天下来大概是五万。”
    “五万而已,亏得起。继续干它!”总算轮到她土豪一回了。
    当天晚上盘点,这三家店果然是亏了五万多。
    黎夏抱着胳膊道:“可惜不能知道家乐福的营收。”
    而此刻家乐福的店长也在恼火,全天营收竟然不足30万!简直是创了新低。
    接下来三天,每天都是这样的上演。
    黎夏那三家店亏五万,家乐福营收只达预期的一半。利润也比预期低了三成。
    这时候,家乐福的开业优惠就要结束了。
    他们的价格一回调。傅杳钧也跟着上调了价格,还是只比家乐福低一点。
    开业优惠之后,家乐福每天一场针对某类商品的打折营销,黎夏超市就每天两场。
    山城警方被他们搞得苦不堪言,一天三趟的守在这边,就怕年前出现踩踏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