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2页
    “不要生气,不要骂人,会变成秃头的。”时音音转头,真诚告诫。
    说是告诫也没有什么问题,毕竟按照她说的话,不生气不骂人,程茗雪真的不会变成秃头。
    “小丫头片子,没一句好话……”程茗雪也很讨厌时音音,简直就是一个拖油瓶。
    “胡说什么呢,音音好言好语的劝你,你还不识好歹,这么大的人了,一点都不懂事。”沈熙用不赞同的眼神看着程茗雪。
    “你们……”
    程茗雪简直要被气得裂开了,她就是和这个地方犯冲,和这里的每个人都犯冲,看谁都生气。
    而吴梦瑶抓着那块假玉佩,正在思考怎么才能滴血让它认主。被蛇咬的地方已经包好了,敷上了中草药,不方便重新撕开。
    难道要咬破手指吗?还是用针比较好。
    “沈熙小哥哥,你能不能借我一根针?”吴梦瑶看向沈熙。
    “你为什么知道我的名字?”沈熙诧异。
    “之前听人说的……”吴梦瑶有些心虚,转而又变成势在必得,不愧是男主,这么敏锐。
    “这里没有针,你要针干什么?”沈熙问。
    “手里好像扎了一个刺,我想把它挑出来。”吴梦瑶随意想了个借口。
    “一个刺啊,问题不大,忍忍吧,针是没有的。”沈熙毫不在意。
    “可是很疼啊……”吴梦瑶撒娇。
    “你看看你妈,腿摔断了都忍着,你被刺扎一下就不能忍了?”
    沈熙相当耿直,直接开始教育吴梦瑶:“她都说了我们说话会影响她休息,你还一直在这里哔哔赖赖。”
    “……”吴梦瑶也很生气,什么破男主,就一个不懂事没情商还冷血的小屁孩!
    吴梦瑶不说话了,程茗雪心里有种诡异的爽感,一边怨怪吴梦瑶,一边觉得沈熙这孩子也不是那么讨厌,完全忘记了之前沈熙说要把她丢出去的事。
    “我们去村长那里吧。”
    时清濯顺路,带着时音音,又去村长那里坐了坐,谈起修房子的事。
    现在他们住的土屋只有两间,原本有三间,塌了一间,还有间漏雨,真正能住的只有中间的堂屋。
    堂屋又当厨房,又当卧室,现在他们俩都还小,再过几年就不方便了,而且房间里连床都没有,家具也要添些。
    “好,你们说的意思我懂了,先把那个能用的小房间修一修,垒个土灶,当厨房是吧?”村长在一边记。
    “对。”
    “那个塌掉的房间重新修起来,除了这个,还要再建个小房间是吧?”
    “嗯。”时清濯点头。
    现在是一间破屋,一间堂屋。右侧的房间塌了,先把这个修起来,再修一个小房间,以后就有四个房间了。
    一个当厨房,一个当堂屋,摆张桌子吃饭,右侧还有两个房间,时清濯、时音音各住一个。
    “没问题,明天就开始垒砖,早点给你修好,夏天雨大,万一房子塌了不好了。”
    村长也觉得这两个孩子过得不容易,但大家都穷,养不起,只能尽可能关照一下。
    “好。”时清濯点头,笑道:“等下次下雨,在河里摸了鱼,还给叔送来”。
    “你小子水性虽然好,也不能总往河里跑。”村长念叨几句,时清濯带着时音音已经走了,还向村长敬了个礼。
    “清濯哥哥,下次再来玩啊……”村长的女儿喜妹看着时清濯,有点舍不得。
    村里这么多同龄的男孩子,只有时清濯和沈熙长得最好,喜欢沈熙的人太多了,喜妹却喜欢时清濯一些。
    好像不管什么事情,只要他想,都能做成。
    时家那几个大人相继去世后,村里人一边觉得他们两个孩子可怜,一边觉得他们会在某天病死或者饿死。
    时清濯却带着妹妹活下来了,一天比一天过得好,日子蒸蒸日上。之前看他的妹妹还非常瘦弱,最近已经养好了些,格外白净漂亮。
    “喜妹这么喜欢他,不如以后招赘?”村长媳妇刘婶子小声和丈夫讨论。
    “现在两个孩子还小呢,时清濯确实不错,不过这孩子心里有事,不是那种能在村里扎根一辈子的人。”村长叹了口气。
    “喜妹老实,算不过他。”刘婶子也点头,不再提这个话茬。
    另一边,时清濯已经和时音音到家了。
    “我看看红薯长得怎么样了。”
    时音音一直在想卖烤红薯的事,虽然现在手里还有二十块钱,修完房子,再买家具也就不剩什么,家里没有进账,总让人没有安全感。
    “我来看看。”时清濯把房门关好,和时音音一起进空间看红薯。
    第136章 卖烤红薯的可能 我又不是两三岁的小孩……
    时清濯带着锄头, 在种下红薯的地方挖了两下,没多久就拎起一串大红薯。最小的红薯只有拳头大,最大的有碗口那么大。
    不管他从哪里挖,下面都能带出一串红薯, 这么多红薯, 少说也有几百斤。
    “这么多?”时清濯有些惊讶。
    空间里种的枇杷树已经长高了很多, 后来种下去的李子果核和桃子果核都已经发芽了,变成了一米长的小树。
    “吃不完我们可以卖一些出去。”时音音太想赚钱了。
    “这是投机倒把,带出去换东西倒是可以。”时清濯敲了一下妹妹的头, 笑着开口:“下次赶集我们也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