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本该在后罩房的人连声追问,宣明珠气极反笑,也是有些忖不透他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最知节守礼的梅长生做起了闯门入户的勾当?
将休夫牒书甩在他面前,本意就是为断他的念想。
可这人独有的脾气上来时,噎人如此,任你斥他犯上轻薄,人家就跟铜豌豆似的戳在外屋地,直眉直眼盯着你,非请太医过来看过脉才罢休。
眼看迎宵几个要上全武行,宣明珠叫了声罢。
身体是自己的,她原本就打算召医的,把周太医夤夜冒雨折腾来,还有一个原由,就是为了抹去梅鹤庭的疑心。
否则被他抓住点蛛丝马迹,怀疑她的身子骨坏事了,指不定酸儒子的那套道义心、责任心发作,反口不肯与她两断。
“方才本宫魇了梦,”帐中人漫淡道,“醒后咳出了些血丝,想是入夏肺气干燥的缘故,倒未觉得有何不适,只是嬷嬷不放心,这才劳动了太医。”
周太医略抬头,对上帐外女史的眼神,便知这话是说给他听的,要他瞒下病情。
他斜觑梅驸马那双水红清潋紧盯着帐帘的眼睛,暗道:也不知不放心的究竟是谁。
不好揣测贵人家事,周太医隔帘为长公主诊脉。
沉吟一时,他按照公主的意思胡诌:
“这个……的确是肺热生痰,殿下春秋之年,气血方盛,饮食间或有厚腻油炙者,偶尔咳出血丝也有的。不会伤及根本,殿下无须过于忧心。”
然而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但凡得了血枯症这个顽疾,便如同身上背了个吸人血耗人气的怪物,气血只会一日日枯弱下去,直到失去供养而死。
周太医来在外头的荷茎雕花方几上开平安方,一面暗琢磨:据长公主方才的脉象显示,其周身气血确实旺盛异常,只不过充涌逆折,与血枯症的症候不大合得上辙。
只像是……寻常的肝气失和,血不归经而已。
——莫不会误诊吧?
这个古怪的念头从周太医心里划过,随即自己又否定。
荒谬荒谬,杨太医为御医圣手,他为长公主开的那张药方,对血枯症患者是有强提气血,延长阳寿之效的。
若是误被普通人服用,便会紊乱全身的血脉流行,渐渐吐血成习,反而会要人命。
杨太医总不至于分不清二者区别,这样大的阙误,可是掉脑袋的差事。
为确保无疑,周太医多问了一句:“敢问殿下,近来可觉贵体有其他不适之处?”
梅鹤庭的眉心动了动,侧耳。帐中人默了一下,道:“无。”
周太医便彻底放心,放下毫管将可用可不用的平安方呈上,揖手欲辞。
“太医。”一直沉默无言的梅鹤庭忽然叫住他。
“当真无碍?你可诊仔细了。”
周太医被那双锐利的眸子凝住,突然想起梅驸马的另一层身份,硬着头皮点头。
袖子仍被骨节分明的手指攥着不放。
周太医朝那张瞳孔幽细,淡如金纸的脸面上望了一望,用打着商量的口吻道:
“大人您……身子可有何处不爽利,下官顺便也替您看个脉象?”
比起语声从容的长公主,周太医觉得此刻脸色白得像霜的梅鹤庭更像个病人。
梅鹤庭听到这句话,终于默然撒开手,顺势将太医的袖褶抚平。
封了荷包,着人好生送出去。
积年的习惯非一朝可改,他一不留神带出了主家的语气,迎宵怔愣须臾,向内帷望了一眼。
殿下未开口,便也退去。
细篾帘子一挑起,半扇儿雨气混着暗昧的夜色倾袭而入。
梅鹤庭侧身在风口挡了一挡,转头看向那方掖严的帷帐。
似乎知道他还在,帐里头响起一声淡嘲:“放心了?闹够了?”
“殿下是否有事瞒我?”
太医的言之凿凿并不让梅鹤庭放心,他低道,“我想听你亲口对我说一声。”
帐中无回音。
泓儿会意,清清嗓音道:“梅大人自重,玉牒已重修,如今殿下的千桩万桩事,都与大人无关了。今夜大人擅闯帷帐之罪,待梅太太走后,殿下自有计较,还望你看在小小姐的份上,莫要如此轻浮。”
一个梅太太,一个小小姐,说白了是投鼠忌器,并非长公主对他梅鹤庭还有什么念头。
话说到这份上,脸皮再厚的人也要没趣。
何况梅鹤庭从头发丝到脚底跟,都与轻浮二字沾不上边。
他目光浮起一层青幽的水色,渊停岳静几弹指,折身离开寝殿。
又不走远,只在外廊,橘红的防雨灯笼在檐下微晃,将一个剪影映上窗绡,曳曳地随风雨飘摇。
“这梅大人的脾气,真是……”泓儿啼笑皆非地掀起纱幔,下一瞬神色凝固。
帐内,宣明珠仍安静地欹在引枕上,只是唇边多了一道殷红的血痕,自唇角流下,半干涸地止于颔尖。
“殿下!”
宣明珠嘘声压下她的大惊小怪,如桃瓣微挑的凤目依稀淡定,漱口净面,换衣后重新卧下。
先前做了那样一个梦,又折腾了大半夜,她委实有些疲惫了。
那人愿意在外头当落汤鸡,为谁风露,她不在意。
按晋礼,公主丧,驸马当服杖期之縗。她之所以赶在病发前与梅鹤庭休离了断,就是为了免去这一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