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玉说谎也是毫无压力的,因为,他认为这是对许善之最好的结果,同样对他自己和姚静都好,他又有什么理由不骗他。
不过这事情可能一时瞒过许善之,但是是瞒不了多久的,可依他观姚静的心思,似乎也不过是瞒他近些日子,未来就不隐瞒了……
虽然弄不清楚姚静为何这么有底气,但是姚静对许善之这么用心爱护,付玉不否认会对他有着些许得羡慕。
***
姚静挥退姚冶。
转而看刚到的中州情报,刘赦虽然未败,但是也被遏制在虎牢关不得前进。
而众州郡的兵马已经联军至上营,想来这时候也到了虎牢关。
不过这时候通讯不发达,也不知刘赦是硬抗着两方夹击,还是即时撤退了。
但是姚静想,刘赦是个枭雄,取舍之道定然会带兵撤走。
姚静猜的不错,刘赦面对这般局势,已经撤走虎牢关前,州郡官兵到来的时候,人已经带着兵马退去了冀州。
并且还给朝廷发了降信,说大齐万军前来,他刘赦不敢与之对抗,愿意求和,只求朝廷将冀州交给他治理。
这对比刘赦之前恐怖的战绩(吞冀州、灭常青亭,入中州三郡),这不战而求和,不但没有让朝廷生气,反而更像松了一口气似的。
当然,朝廷对刘赦也生气得紧,不会轻易答应。不过因为刘赦已经退兵,朝廷脖子上的绳子已经断掉,朝廷都瞬间放松下来,很多人都以为各州郡之兵是最大的功臣,自然要对他们论功行赏。
中都出现从所未有的热闹起来。
而且,这中都附近的兵马之多,只有开国时期能和今时相比。
只是现在兵马只多,却不是开国之时那么军心只向着太|祖一人了。
从之前刘赦就借地动一事坏了大齐的威望,让大齐的威望在民间下降了一半,这就注定,中州这般反常地多了如此多得兵马会生乱。
刘赦这等枭雄,为什么心甘情愿撤退?
那是因为他知道若是不撤退,他就会面临中州和各州郡所有人马的目光,他们会齐心协力将将他处置了才会想其他。
刘赦撤退虽然不甘心,但从另外一方面是在变相地促成他想要大齐崩溃的期望。
州郡之兵入京,便是一场腥风血雨,甚至还能掀起自我内战,大齐很快就会陷入危厦之局。
大齐一旦奔溃,刘赦就算没有得到中都,但是他以后的反贼帽子可以摘掉,没了大齐,便是各军阀的统治之时,他的汉室之后更能给他增添光环,将来一统也未可知。
刘赦早就派人前去中都,另外也派了使者前去一些州郡州牧太守求和。
同时也在不停地给这些州牧太守吹嘘他刘赦就是因为看见他来了,心里惧怕给撤了,务必让他们生出他们的功劳很大,朝廷须得重赏的心思,然后再送上珍贵贺礼,让他们为他刘赦说好话掩饰他们的目的。
这等事当然很多人都会看出来,不过他们这对于他们而言是有好处的,何必将其捅破,朝廷的封赏他们本心也是想要的。
这是明晃晃的阳谋。
姚静在整军备战收复定安、章台和出云三郡,刘赦赶回冀州。
而中州,尤其是中都终于闹得一发不可收拾。
一是朝廷赏赐分配不均,有后台的自然封侯得重赏,无后台的,也就分些金银表示表示。
这些,他们心中就算有所不满,也不敢反抗。
但是随后,他们的兵在中都和其他州郡的兵马起了冲突,两方都是出身寻常的小太守,中都之人本就自视甚高,看不起这些乡野匹夫,他们见两方打起来,自然不会搅合稀泥,而是将两方一同打了。
这就成了导火线,两方将中州兵马给砍了,这兵马的主人正好是中州士族,立刻告上了朝廷要治两位太守的罪,这两位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他们带着人直接拔营出来,在所有人没反应的情况下,就冲入了中都那士族家里,进行了满门屠杀。
而且,还联合了好几只兵马一同找了他们看不顺眼的各军麻烦。
一时间,中都血色满城。
最后朝廷不得不出面,让诸位州郡之兵迅速回去。
一时间都消停起来。
但这其实是在表面上的,那些受了委屈的,岂会善罢甘休。
于是在众军一点点退散,这些人还是发泄出来,带兵又重新冲入了中都。
更有一些同样希望中州越乱越好的野心家,不但不平中州之乱局,反而扇风点火。
造成以岳州日南郡郎玡太守为收,带兵十万逼到朝堂上。而朝堂完全没反应过来,也没想到,这些忠心来援的州郡之兵竟然会有这么大的胆子,一时之间,中都的兵马都没来得及调入放手就让这郎玡冲进了宫城。
小皇帝桓玄不愿下旨封他们为侯,这郎玡暴脾气竟然将小皇帝杀了。
接着,郎玡扶持了桓玄才三个月的儿子为皇帝,自封为太尉,还挟持这个小小皇帝将四园军弄到了手。
四园军是终于朝廷忠于皇帝的近卫军,郎玡就算杀了桓玄,但是新皇帝在他手上,他们就不敢妄动。
郎玡是草莽出身,他信奉的真理就是,老子有兵马,你不从,老子就杀了你。
中州新年正月,中都天天有官员被杀,完全感觉不到新年的喜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