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都是这样的,比不上那些人。这自行车说紧俏也紧俏,一个月都不一定能碰上一回,不少人全都等着呢。”吴芳叹了口气感叹道。
她想起什么眼神一亮,又说,“我倒是认识个百货商店的售货员,晓燕你等我回头问问,看看她愿不愿意一有消息就告诉我们。”
如果说是普通东西,有熟人的还可以说让对方帮忙先留一份。但这自行车一次也就那么一两辆,大伙全都盯着,自然不可能私底下先留出来。能够提前说一声的都已经是关系不错的了。
这也算是意外之喜,苏晓燕立马笑着点头:“这可真是太好了,吴大姐谢谢你,真的帮了我很多。”
“嗐,都是小事,你要买自行车,吴大姐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吴芳笑着说。一般能买上自行车的都是条件不错的人家,要不然吃都顾不上,哪里还能买上这玩意。
说是说走路进出镇上方便,没钱吃不饱的时候,多少公里路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所以这会儿苏晓燕说要自行车,起码得有珍贵的自行车票,还得备上一百七八十块钱,有这个条件那可不就是日子变好了吗?
吴芳是真心为晓燕高兴。
大概是过了一两天,吴芳私底下就和苏晓燕说:“晓燕,我已经和市里百货商店那人交代好了,要是有自行车的消息,她会提前一天和我们说的。”
一般有自行车到货的话,都是当天才在门口张贴出告示,多数人也是看到告示一大早去排队的。当然这百货商店里头的售货员也有内部消息,提前一天递消息过来,也方便苏晓燕一大早去排队。
这样子买到自行车的概率也大大提高了。
苏晓燕听了自然也是高兴的,她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她主动拍了拍吴芳的手表示感谢:“吴大姐,这事可真是多亏了你,你也辛苦了。要不是你愿意帮忙,我可能还真摸不着头脑,就这么瞎折腾。”
“没事,我说一声的事罢了,等回头有消息了我再和你说哈。”吴芳热情地说,因为她是急着说这件事才从柜台那边跑过来的,这会儿说完就赶紧回去了。
能够碰上吴芳这样热情的人,苏晓燕也是庆幸的。这半年里她也投桃报李,私底下借着村里的名义,给吴芳换了不少粮食。
下午守着柜台,苏晓燕和往常一样听顾客说完后,俯身把要的东西拿上来递过去,再是收钱和票。她也注意到一个中年大婶挺奇怪的,一过来就一直盯着自己,苏晓燕还笑着问:“请问你想买点什么?”
“哦哦我想买点针线回去。”大婶像是被这么一说不好意思地挪开眼,说了自己的来意。
苏晓燕问过她要多少的量时,才低头在针线那块拿了一样的量出来,抬头又见这位大婶一直盯着自己,眼神倒是没有恶意,充满探究和好奇打量,甚至还有欣赏。
她全部当做不知道,笑着把针线递给大婶,报了钱和票。
大婶也利落地接过针线,数出钱票递过去,这才不舍地离开。
这位大婶是比较奇怪,像是特意过来看她的。苏晓燕这么想着,被下一个顾客的到来打断了思绪,之后再想起觉得没什么异常的,也就没有再去在意。
-
那头小陈媳妇出了供销社,就绕着巷子七拐八拐走到自己家门口,把手里头的针线往里一放,就去敲隔壁的门。
“陆叔,我是小陈媳妇,过来和你说件事。”
“哎,我这就来开门。”陆外公听到声响出来开门,就见小陈媳妇一脸笑意地站在门口,他很快反应过来这肯定是有那姑娘的消息了,连忙笑着招呼着,“小陈媳妇你快进来,是和那姑娘有关的事吗?”
“哎对,陆叔咱坐下来慢慢说。”小陈媳妇脸上洋溢着高兴的笑容,她搀扶着陆外公进屋坐下,自己也找了个张椅子坐下。
就听陆外公着急地催促着:“小陈媳妇你快说道说道,我都快着急死了。”
“哎陆叔您别急,我这就说。”这帮人忙喜事都是高兴的,小陈媳妇也不例外。她手比划着激动地说:“陆叔我和你说,早上我去了趟那姑娘的村里三里屯打探消息,她家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那姑娘叫苏晓燕,爹娘早年就分家出来单独建房子住了,那姑娘也是个勤快的,打小就帮家里干活,前两年爹娘死后她更是一个人撑起这个家,照顾弟妹,还要下地干活。村里的人说起这个姑娘,都说她踏实能干重情义。”
“好好好,这个好,咱这找人过日子可不就是要找着踏实能干重情义的。”陆外公听了连连点头,高兴得嘴角都向上咧开了。他又是问,“那还有呢?别的消息有没有?”
“哎有的,陆叔你听我慢慢说。”小陈媳妇喘了口气又继续说,“那姑娘的奶是个不好相处的,经常去闹事,不过这都被那姑娘给赶走了,算是个拎得清的,也不用担心回头被老婆子上门打秋风。”
比起踏实能干重情义,拎得清也挺重要的。这意味着嫁过来后这姑娘人是向着婆家的,不用担心各种极品上门打秋风,虽然说陆家条件好,也是不喜欢这样子的亲戚的。都说娶妻是结两姓之好,可不兴娶个麻烦回来。
陆外公这会儿听了更满意了,他点头说:“这个好,咱陆家媳妇肯定不能太软弱,立得起来才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