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6页
    倒是女医,均是官奴婢出身,她可以掌握这些人的生死。
    张太医刚要帮学生推脱此事,然后他就看到平常胆小躲事的张文元忙不迭的应下了。
    态度很积极,和平常判若两人。
    张太医微微皱眉,没说什么,如果他的弟子想要凭借医术出人头地,他不会拦着。
    兵荒马乱的早上很快过去,皇后想着一会儿确保庄帝无事后,就让宫外的人进宫探望,此举主要是为了防止哪个皇子趁乱生事,在她没有新的孩子前,庄帝还不能死。
    一旦庄帝死了,她就会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太后,如同现在的邹太后一般,什么都做不了。
    看着庄帝喝下药后,身体逐渐好转,皇后心上一松,她转头带着张文元到僻静无人的侧殿问话,刚出寝殿,就看到贴身女官尚琼过来禀报,说镜湖公主来了,与定安公主一同。
    听到“定安公主”四字,张文元耳朵微动。
    “她怎么来了!我不是派人拖住她,不许她出长福宫吗?”皇后不想在此时看到镜湖。
    尚琼面露难色,“是定安公主去找的。”
    而且镜湖公主想来,谁能拦住她啊,她们最多也就是把后宫讨巧的小把戏放到镜湖公主面前,供镜湖公主一笑,拖延些时间罢了。
    皇后也知道镜湖想来就能来,她只是不想让女儿看到她现在的模样。
    她希望在女儿心中,她还是那个母仪天下温柔大方的皇后。
    “让她去东偏殿等我,定安想来看陛下,就让她进来看一眼吧。”皇后打算叮嘱镜湖两句,她说完,看了眼一旁的张文元,“你在陛下身旁候着,定安公主若问你病情,如实说便是。”
    “是。”张文元行了一礼,这宫里好像没人知道,她和定安公主关系极好。
    她有些好奇听雪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宫里大部分人,比如她师父张太医,都以为她在定安公主那里什么都没做,只一味明哲保身。
    若是可以,她也想在定安公主那边明哲保身,不被定安公主注意到,可她还想救人,她不想看人死。
    想到定安公主手中利用粮食做出的酒精,张文元情绪稳定了不少,她知道沈罗珏有不少好东西,追随沈罗珏,对她来说很重要。
    沈罗珏没想到皇后会直接放她进来,看来之前的猜测并不对,皇后没有因为儿子的死而疯狂到想要弑君。
    进入紫极宫后的寝殿,沈罗珏直奔皇帝所在,在床前她看到了负责值守的太医,没想到里面还有张文元。
    能到皇帝跟前的太医大多医术精湛,张文元不喜出头,按理说即使太医令让她留下,她也不会留才对。
    寝殿人多眼杂,沈罗珏只看了张文元一眼,便去问佟贤庄帝的情况,好似根本没认出张文元是谁。
    佟贤不着痕迹的观察了下张文元和沈罗珏,心中疑惑,他得到的消息是张文元很受沈罗珏重视,沈罗珏专门为张文元设置了女医坊接收病患,怎么看样子两边不熟悉。
    难道张文元不愿为定安公主所用,惹定安公主厌弃,以至于只能天天为平民看病的宫中传言,才是真的?
    “……还好父亲身体并无大碍,若不是父亲来参加我的洗尘宴,也不至于病这一场,等父亲醒了,佟公公遣人知会我一声,我来同父亲请罪。”沈罗珏三言两语让佟贤报给她庄帝的实时情况,佟贤没察觉出问题,笑吟吟的应下了。
    “公主说笑了,请罪可不能乱说,陛下知道也会不高兴的。”
    “倒是希望父亲现在能醒来呵斥我,也好叫我安心,阿姊怎么还没过来,公公能帮我去看看吗?”
    佟贤知道皇后叫走镜湖公主肯定是有事,去叫人肯定不能随便找个人跑腿,还真得他过去一趟。
    “行,公主您与女医看顾下,奴婢去去便来。”
    “恩,多谢佟公公。”沈罗珏笑的眯起眼,可爱的很,她还没及笄,估计这宫里的人大多真把她当个小孩看。
    想想沈罗珏平时的风格,再看看在宫里戴上面具的她,张文元被吓得缩了缩脖子。
    等佟公公离开,沈罗珏借口不要打扰庄帝休息,带着张文元走到了外殿,外殿也有不少宫人在,她就简单的同张文元说了两句。
    先是问庄帝身体如何,张文元按照皇后的话,老老实实说了,知道庄帝是真病不是装的,沈罗珏有点奇怪。
    庄帝的身子骨,壮的跟头牛一样,因为他本人很怕死,不对,是很养生,而且他昨天喝了酒之后,除了吹了下夜风外,没有任何贪凉的举动,就算是正常人,也不可能喝完酒吹吹风就病的高烧不退啊。
    张文元看出沈罗珏的疑惑,多说了一句,“毕竟上了年纪,以后当静养才是,不宜熬夜,也不宜多思伤神。”
    沈罗珏不懂医理,但她能看懂弹幕啊,弹幕上不少人直接开笑了。
    简单概括,庄帝之所以病倒,是因为他想太多,以至于失眠熬心血,身体都弱了,这也就是个皇帝了,如果是其他古代人,很可能找不到医生,以至于把感冒拖成肺炎,可以直接吃席。
    “原来如此,想必太医已给父亲开了滋补养身的药了,说起来听闻最近皇后也一直抱病宫中,不知是否也是同样的病症,想来是大兄之事,让父亲母亲难以入眠。”
    “回公主的话,皇后身体瞧着也需静养,否则病来如山倒,神医来也无济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