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页
    像是在验证这个结论,赵李氏眼角,一滴泪开始凝聚,顺着太阳穴流下来。
    赵平安知道,他娘听见了,于是赶忙嗷嗷大声哭泣起来,叫赵平悦醒过来。
    不得不夸一句,孩子睡眠质量是真的好,他废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把人叫醒,比他学说话还累……
    这具孩子身体实在太过弱小,不知什么时候他自己也沉沉睡去,只依稀记得后来,他姐姐醒了,乳娘来了,吴嬷嬷也来了。
    她们给赵李氏换了身新衣裳,梳了头,装点好头面,还化了妆。
    依着生前主人的吩咐,赵李氏的身后事办的并不隆重,就像她人一样,平淡娴静,不爱招摇。
    十月的天气是不等人的,尤其是赵家祖坟还不在鹤溪县上,于是便做了防腐处理车马送去了鹿鸣郡。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她被葬到了她丈夫的墓碑旁边,二人生同衾,死同穴。
    赵平悦这阵子便就留在赵家,在吴嬷嬷的帮助下,帮着决策一些人员去留问题以及田产铺子相关继承问题。
    此时,因着赵家,姜家风波又起。
    记得上一次有这番风波还是一个月前,姜大太太说要给她儿子娶媳妇……
    关键她儿子才六岁啊!娶哪门子媳妇儿?
    还是这间熟悉的堂屋,还是同一张紫木缠枝的圆桌,还是这一桌子人。
    当时她开口说要给个六岁孩子娶媳妇的时候他们简直惊掉一地眼珠子。
    当时自然是一片反对之声,奈何姜鱼墨是姜大太太的亲子,人家夫妻俩都同意了其他人也不好再说什么。
    后来想着,娶媳妇就娶吧,总归是她自己孩子,早晚都有这么一遭。可现在媳妇儿倒是娶回来了,又搭上一个算怎么回事?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姜二爷忍不住开口。
    “嫂子,你说的这事儿我不能同意,那是她赵家人,凭什么要我姜家给养,他家又不是没有仆人,更不是没有银钱?贸然插手去管别人家的事可不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姜大太太似是早就料到会有这般场景,一早便准备好了应对的话语。
    “二弟,为什么不在赵家养你心底门儿清,奴大欺主的事儿咱都见过不少……
    我说了,人只是养在我院子里,吃食衣物都由他们自己掏钱。毕竟是那是平悦她亲兄弟,她赵家遭了难咱们总不能放手不管吧!
    再说了人也不是白白给养的,一年三十两银子充公,也尽够了。”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姜二太太的想法跟姜二爷是一样的,本来她就憋着火。
    像是这样能带来千两嫁妆的媳妇儿能有几个?
    跟赵家似的富户不是没有,难的是赵家是把半付家产都陪了过来,这世上能有几个嫁女儿陪上半付身家的崽种?
    就当是有吧!能这么巧被她家鱼林碰上?打兔子洞都没这么准的,也不晓得大房三口人上辈子是积了多大的福气白捡这么个儿媳妇儿。
    她家鱼林平白无故便被压了一头,她到现在还憋着火呢,怎能甘心?
    女人的嫁妆都是私产,赵平悦的嫁妆跟她们二房可没什么干系……
    二太太随即开口道:“养一个外人在院子里头,家里这些东西你真能保证他什么都不碰?大嫂你这话只说的好听,好处全让你们大房占了。”
    她又扭头看向姜家二老,控诉道:“爹,娘,咱家可还没分家呢!”
    问题就出在这,他家是没分家的,若是分了家,别说是养一个,养十个他们都不带多说一个字儿的。
    对于大房来说,只赵平悦一个儿媳妇带来的嫁妆钱就是他们姜家一半家产了,只要她儿媳不败家,这嫁妆早晚都是要传给大房的下一辈的。
    尽管他们并没有想要贪图儿媳嫁妆的想法,但自古女子嫁妆都是多多益善。
    姜二爷也接着开口劝道:“大嫂你想养个别家的孩子我不管,本来嘛,这事儿跟我们二房又有什么干系?可这家里还是爹和娘做主的,你养孩子,我们是能多吃两口肉还是多长两斤膘?”
    姜大爷觉得,总不能叫他媳妇儿老被他弟弟当他面顶嘴,长嫂如母,这可不就是下他面子。
    “二弟此言差矣!一年三十两银子,一个月就是二两五,猪肉是二十文一斤,这便是125斤的猪肉,长两斤膘也不是说不行”
    姜大爷一脸认真的在计算,而后说道,他本就是一个严谨的人。
    姜二爷“???”
    他是这个意思吗?啊?他是这个意思吗?他姜家差那两口肉?还是他自己差那两口肉。
    “大哥”姜二爷扁着嘴还想再劝。
    “好了,别争了,咱家还不差一个小孩子的那两口饭”,姜老太爷说了句公道话。
    老太太也跟着道:“嗯,你爹这话说得倒是在理,赵家的根儿都在这孩子身上了,咱们若是也不管,恐怕是难以长大成人。
    两口饭罢了,还不至于跟个孩子计较,只希望他大了记得咱家的好也成。”
    姜老太太出马,一锤定音。
    她前日里吃的燕窝都是这孩子她娘送来的,吃人的嘴软,不给人办事儿可不行。
    姜大太太赶忙道谢:“谢谢爹,谢谢娘!爹娘慈悲心肠,救这孩子一条性命,必能长命百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