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0页
    不负韶华,亦不负老帝师这大半年的辅导,到底叫他得了个解元。
    刚满十五岁的解元,这名声说出去,风头一时无两,即便是当初的姜鱼林也无法掩住其锋芒。
    按理来说,若是学识出众,哪怕他从前是个秀才也不应风头不显,就算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总有人会去打听这赵平安是谁。
    结果他们这一打听,郡里的人再一听说他还未定亲,当即找了媒婆上门……
    于是乎,这些日子,去往姜家提亲的媒人接踵而来,恰如当初姜鱼林在鹤溪县上被全县待嫁女子一般。
    只可惜神女有梦,襄王无心。
    赵平安说不急:“我如今年纪还小,如今定亲还太早,不妨再等几年。”
    姜二太太觉得这话有些熟悉,想想他儿子如今的情形,免不了多提点几句,好叫他们有个心里准备。
    长姐如母,这话她自然要跟赵平悦去说:“侄儿媳妇,我可跟你说啊!定亲这种事情,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这个店了,他如今不想娶,过几年也难说会想,若是再跟鱼林似的不愿娶亲,那可有你们愁的……”
    赵平悦知道他二婶说这话是好意,不过还是打算顺着他弟弟的心思来,只是笑笑:“平安年纪也不小了,做事有自己的分寸,就让他多松快几年,由着他的心思来吧!”
    姜二太太不认同这个观点:“你如今压着给他定亲,还能趁这个风口给他挑个好的,若是再等几年,那可就难说了。”
    订婚这种事情就跟买东西一样,瞧顺眼了也就定下了,说起来,也就是脑门一热的功夫,若是过了这个劲儿头,等平安去了京都,郡里的那些人哪里还记得他赵平安是谁?
    “无妨,都是他自己选的,总不会太差。”赵平悦回道。
    “行吧!”
    姜二太太该说的话也都说到了,怎么去选就是他们姐弟的事情,说起来这事儿本身就是他们赵家的事,与姜家又无关,他们也不好多说什么。
    人家姐姐都这么说了,她也不好再劝,毕竟她自己家这两个孩子还不够她愁的呢!
    一说起定亲,鱼林不在,二太太忽然又想起了姜雨这孩子,她原本还想趁着如今沾着赵平安的光,姜家风头正盛时顺便也给她闺女挑个好的夫婿。
    结果,等她人都挑好了,就等她姑娘点头了,这孩子却死活都不愿意,可给二太太气了个倒仰,差点一口气没顺上来。
    家里这两个孩子哪儿哪儿都好,姜雨如今也跟着她开始理事,账上的事情已经能够独立处理了,不比她娘二太太差,甚至颇有些直追赵平悦的意思,说起来也是个极有出息的女孩儿。
    可她哪哪都好,唯独这感情事上不如意,起码在二太太看来并不如意。
    姜二爷见他夫人整日为着孩子的事情发愁,只能劝她少管这些:“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都不着急,你跟着着什么急?皇帝不急太监急……
    二太太瞪他:“你再说一遍。”
    “说错了,是急太监不急皇帝。”
    二太太“……”
    这不还是拐着弯骂她呢吗?
    “滚一边儿去。”
    姜二爷跟立在一旁的他闺女确认了个眼神,表示自己成功祸水东引,姜雨亦是表示感谢。
    这些日子,姜家众人再一次忙得底朝天,不过有姜鱼林的事情在前,他们应付起来倒是得心应手
    等到乡试放榜后没几天,八月下旬,赵平安也参加完了鹿鸣宴。
    宴会毕,两名主考官照例当众宣布今朝国子监招收学生的名单,以成绩和年纪来排,赵平安榜上有名,位居榜首,到底还是如他所愿,以举子身份考入了国子监,做了名举荐生。
    九月入学,赵平安提前几日便去了京都。
    就在去国子监前夕,赵平安还收到了自北疆薛祁叫人送来的信件,是薛府的两个护卫亲自送过来的。
    信上大掠是说恭祝他中举,拔得头筹,还说起他在北疆的一些趣事,到了最后,甚至还提到了赵平安家中媒人上门提亲的事情。
    赵平安还纳闷他是如何知道的?毕竟这种事情他也不好随意张扬,并未在京都说起过,不过人家都这么明明白白的说了,他也不好直接去问。
    但信中还提到了另一件事,赵平安倒是觉得有意思的紧。
    薛祁在信中说:“平安,你如今刚中举,又是解元,日后必定前程远大,婚事上可以不必着急,若是你信得过我,我伯父家中有个小妹,相貌上颇是不俗,与你倒是相配……”
    前面几句赵平安自然是忽略,他如今本就没这心思,重点还是在后头。
    薛祁称他表妹时用了“颇是不俗”四个字,想起薛祁的长相,赵平安倒是好奇,到底是何等女子能得他如此称赞……
    赵平安心中有疑,正好眼前就站着两个薛府的护卫,不问他们问谁?
    “薛祁说他有个表妹长的颇是不俗,两位可知是长什么样?”
    两人对视了一眼,心道:被公子料中了,果然如此。
    他们家公子说,若是赵平安问他此事只管按他说的来回就是,果然真的问起。
    只见其中一个护卫抿了抿唇,再一想起他们公子交代的话,便按着带到薛家另一封信上所说的,又道:“嗯……表小姐与公子有几分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