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月和林书艺负责培训新找的员工,菇棚的活更忙了。
史佳瑞也没闲着,然后发现原材料的缺口有点大,大队里的不够用了。
“你说什么,跟其他大队收购稻草、米糠这些东西?”石在峰皱眉,“我们大队的不够用吗?”
往其他大队送钱,谁乐意啊!
“不够用,现在的这些只够用两三次的,肯定没法撑到七月收稻子。”菇棚一下子翻了那么多倍,本来看着多的原材料完全不够用了。
石在峰闻言一脸纠结,“我想想吧,这个时候,稻草保存得比较好的大队也没几个了。”
“大队长,我们大队菇棚办得如火如荼的,其他大队试着种却种不起来,心里肯定有落差。”
“采购这些东西钱并不算多,又可以跟其他大队交好,大队长可以考虑下。”
“我想想。”石在峰知道史佳瑞说的有道理,但这事得换种方式来做。
史佳瑞回来第三天,菇棚完全竣工,她带人审查过后,木架开始搬进去,培养料配好一堆又一堆,已经在发酵了。
她大约估算了一下,到五月底,所有菇棚同时产草菇的话将达到一千五百斤左右。
实际数据没这么多,但间隔着时间生产,最少也有八·九百斤,然后六月又是多雨季节,烘干机就是必需品了。
菇棚里暂时没有史佳瑞要做的事,她也没闲着,先去看了西瓜地,又去公社,主动提出免费给检修、维护碾米机等机器。
公社黄书记听办公室的小干事说这事,连忙赶了回来。
“史知青,机械厂派你出差吗?”黄书记叫人给史佳瑞倒了茶水,和颜悦色地问道。
“是的,要去南珠县出差,先回大队处理下菇棚的事。咱们公社的农机站没有报修,但机器用这么久,多少有点问题,我正好带了工具,检修一下。”
“史知青不愧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这精神值得大家学习。”黄书记对大石大队的动向一清二楚。
添的新机器就不说了,扩建的菇棚规模更让人惊讶,而这都是眼前这女知青的功劳。
公社还在观望,若是大石大队成功了,就意味着草菇的种植和加工体系比较成熟了,公社就希望后期能加入。
公社没有产业,只靠务农,农副产品又不成规模,穷啊,各种基础设施都弄不起。
黄书记夸了史佳瑞一通,亲自带着她去公社的农机站,其实就在供销社的边上,两间屋子,三台碾米机、两台粉碎机。
屋子里灰尘很重,碾米机都覆盖着厚厚的灰尘。
负责的工作人员见黄书记亲自过来,慌慌忙忙问好:“书记好。”
“史知青,这就是公社的农机站了,这有五台机器,还有三台抽水机被大队租借走了。”
黄书记先给史佳瑞介绍了下情况,才给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史知青过来检修机器,最近机器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没有,机器都好着呢。”工作人员急忙开口,可以正常运行,能有什么问题?
史佳瑞没有说话,先上前把电闸拉下来,取了工具开始拆。
灰尘太重,她被呛了两下,不得不掏出手帕捂住口鼻。
三台碾米机多少都有些问题,其中一台最严重,电机差点要烧了。
史佳瑞每说一个问题,这工作人员的脸色就白一分,偷偷去看黄书记的神色。
检修完机器,史佳瑞又喊上工作人员,把机器给清理干净,趁着这个功夫,她查看墙上的电线。
“黄书记,这个电线得换了,否则发生火灾很危险。”
她既然来做了,就要把安全隐患给找出来。
黄书记闻言不由皱眉:“我让电工来看一下。”
都是木头房子,一间着火,这一片连过去都逃不过。
他倒不怀疑史佳瑞的话,人家免费帮忙检查,感激还来不及呢。
他们公社要请个机械厂的技工下来可不容易,也是史知青善良,出去了还记挂着大队和公社。
黄书记等史佳瑞忙完,坚持请她去办公室喝茶,同时打听大石大队采购的机器的事。
这并不是不能说的,史佳瑞的重点放在脱粒机和旋耕机上,正好过两个月双抢就能派上用场的。
公社和大队都需要这种能提高效率的机器,而农机部也需要订单,互帮互助,两全其美。
苏平安提着行李,难得露出了一丝兴奋之色,他朝林向阳和张雄挥挥手,爬上了大石大队的拖拉机。
他没想到自己竟然可以到仙河市意外的地方见世面。
他们三现在都觉得,被调到农机部才是最幸运的事,那些等着看他们闹事、闹笑话的人怕是要失望了。
一路颠簸,苏平安小脸苍白得不行,到了大队后,下车感觉脚步是虚浮的。
李泽宝带苏平安去知青点,路上交代他:“我跟公社的人打听过,南珠县那的民风比较彪悍,经常发生械斗,你们过去千万要小心。”
“我也听说了。”苏平安也提前做了功课,“我会保护史工的。”
“若是事情解决不了,就放弃,别逞能。”史佳瑞可是菇棚的灵魂人物,千万不能出事。
作者有话说:
第45章 修车
史佳瑞在知青点菜地里查看玉米, 这时候玉米已经长到她的肩膀了,有优化过和没优化过的,已经显露出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