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7页
    第四百一十章 心里想着大家伙
    秦子涵瞪了妹妹一眼,“是姐姐我看不上他们。”
    彤彤笑了,“姐,你说你长得也挺好看,他们都不敢追你,我看你是不是在性格方面要改改啊!”
    “我性格怎么了?我性格挺好啊!”子涵没觉得自己性格怎么样。
    “就这样挺好,不用改。”郝美喜笑着说,“能接受你这种性格的,才算是了解你的人,接受不了你这种性格的人就不用考虑,免得以后相处会很累。”
    “妈说的没错。不过妈,你和我爸当初是怎么相处的,你结婚的时候好像也不太大吧!”
    郝美喜和秦盛对视了一眼,这孩子吃瓜吃到父母身上来了,“我和你爸是先结婚后恋爱的,当然前提条件是,至少要瞅对眼啊!”
    “没错,你们现在跟我们那时不一样。”
    怎么说他们都应该感谢之前的秦盛和郝美喜在一起,不然哪有他们什么事啊!
    “有什么不一样的,反正都是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我妈当初要是没看上咱爸,也不能有咱仨什么事了。”
    “小品、小品。”两个孩子还没说完就被春节晚会上的小品吸引了。
    秦盛和郝美喜相视一笑,没再说什么。
    子婳回来开始帮着爸妈收拾桌子,把饺子放到厨房去,他们一家五口今晚准都挤爸妈这屋,一边看春晚一边聊天。
    这种感觉真的是久违了,估计子涵和彤彤都没什么印象了,不过子婳还有,她还记得他们一家五口从奶奶家搬出来的那时的情景。
    一家人挤在一铺炕上,妈妈和彤彤睡炕头,她和子涵盖一张被子睡中间,她们的爸爸好像连被子都没有,搭了一个褥子睡在炕稍,那时他们家可真穷啊!
    不过虽然是穷,可是心情是好的,因为再也听不到奶奶骂妈妈的声音。
    她那时小不太明白,弟弟真那么重要?更不明白为什么奶奶喜欢秦旺不喜欢她和子涵。
    长大了之后当她明白这一切之后,她就下定决心,要比男孩子更优秀,目前看来她应该是做到了。
    秦超的大年三十过得有点揪心。
    本来他和妹妹好好的在一边包饺子,炕上的杨大花突然跟秦老汉说,“今年老四怎么又没回来过年啊!”
    全家人都愣了,然后都看向秦超。
    “娘,我这不是回来了吗?”秦超放下手中的面,苦笑着走过来,“我不是你老儿子吗?”
    “啊?”杨大花愣了一下,然后仔仔细细地看着秦超,然后摇摇头,“你不是!”
    “我咋不是啊!我不昨天才回来吗?”
    “我老儿子比你年轻,我老儿子是大学生呢!京市的大学生呢!他说了大学毕业接我去京市享福呢!”杨大花说到老儿子一脸的得意。
    “你娘就这样一阵一阵的,或许一会儿就好了。”秦老汉看得出来儿子不是滋味。
    “要不然过完年我把娘带京市再找医生看看吧!”
    “上次又不是没看,看了也顶多就是再拿些药回来,你上次寄的药还没吃完呢!”
    秦超今年挣了不少钱,他现在有足够的能力为母亲治病,可是显然这病不是花钱就能治好的。
    “四哥,你放心吧!家里有我们呢!”
    秦超点点头,目前看来只能这样了,“看看如果我条件好了,我再在京里再买一处房,把他们接过去,京里的医疗条件好,真有什么事也好治疗。
    “你还是好好干你的事业吧!这里你三个哥哥都在呢!你三哥有车也方便。我们在村里挺好的,你娘上次去找你大哥找不到了,这村里大家伙都认识她,丢不了。
    这要是真去了京市,她走出去,我们找都找不到。”
    老儿子有多忙,秦老汉又不是不知道,还不如在家,人手多能帮得上。
    三个女儿轮着来帮他洗洗涮涮,大儿子在身边也方便,另外两个儿子虽然也忙,但是再忙喊一声也马上就回来了,所以还是家里方便。
    再说如果他们真去了京市,那不是拖累老儿子吗?所以京市不能去。
    大年初一,秦盛带着一家五口回来拜年。
    杨大花今天倒是挺清醒,红包也没小气,而且还给秦超一个红包,让他给孙女带回去。
    兄弟四个难得坐在一起聊聊父母养老的问题,之前都是他们哥仨聊,之后电话跟秦超说一下,现在秦超正好在呢!
    尤其是杨大花这病情,明显一天比一天重了,以后还认不认识人还不知道呢!
    大家一致的意见就是以后两个老人还是跟大哥,这显然也是秦老汉的意思。
    因为故土难离,秦老汉没想过去京市,而且显然杨大花现在这种状况也不适合去京市。
    “你们娘现在这样,也就是有点俗话说的糊涂,自理方面都没问题,我自己照顾着就行。
    再说她们姐妹仨,一周怎么也来一趟,洗洗涮涮这活都能干,我也就是做一天三顿饭,再何况我看她现在线头剪得挺好。
    我跟你娘如果都好好的,我就能一直照顾她,或许掉了一头,到时就归你大哥,这事就这么定了。”
    既然老爹都这么决定了,他们哥四个也不能再说什么。
    秦超初三走的,因为那边初四就开始上课了,而且都是高三的学生,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太宝贵了,而且秦超又是金牌教师,这些年来他辅导的高三学生,有不少考上名牌大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