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一想,人家是刺史,他们又如何见得,还是不要瞎想。
进了内城,纪彬这才意识到,古代繁华的城镇是什么样。
邑伊县热闹的景象跟这里一比,大概就是大商超跟小地摊的差别。
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跟着纪彬过来的货郎们也稍稍放心,希望这次过来没错,希望能挣点钱。
否则他们这两天的辛苦,岂不是白费了。
纪彬知道他们的想法,毕竟这次出来搏一搏,大家心里都没底,若不是李老二那边太过黑心,又临近年关,他们也不会跟自己走这一趟。
纪彬提着东西开口道:“我们先找个落脚的地,怎么说也要在这待上三四日。”
他们每个人都带着满箱的货物,想要卖完,怎么也要三四日吧?
悲观点的,觉得五六日才能卖个七七八八。
不管怎么样,春安城热闹的景象,给他们极大鼓励。
货郎们住店,自然是找便宜的酒楼,二十多人两间大通铺,一天给四十文就行,反正都是一个县的人,大家也不嫌弃。
原本还怕这酒楼小厮嫌弃,谁料小厮还热情得很,忙问他们要不要热水,茶点。
纪彬安顿好东西,整理了下衣服就出门了。
也没走远,就在这小酒楼的茶座上歇着,纪彬刚落座,就有茶水小厮过来倒水,并道:“不需钱,客官慢用。”
这态度简直太好了,虽说茶水淡了些,那也是热茶啊。
纪彬对这个春安城心生好感。
若是跟引娘来这里居住,只怕比纪滦村好上不知多少倍。
但纪彬也知道,若是来这里住,只怕还要努力赚钱才行。
看看街上行人如织,过往的商贩手上提的东西都精致得很,大城市生活成本也高啊。
不过有机会的话,带引娘过来玩一趟也行。
纪彬笑笑,掏出十枚铜板跟小厮闲聊起来。
跟他想的一样,这里的小厮也做消息的买卖,这春安城南来北往的事他们都知晓一二。
更知道他们这些货郎去哪更好些。
跟小厮聊了两盏茶的功夫,包达,洪玉海,还有蔡运才过来。
纪彬消息也打听得差不多,脸上带着明显的喜色。
小厮客气地给他们上了茶水,直接去了旁处,不打扰他们说话。
纪彬这才道:“咱们之前担心,春安城涌入二十多个货郎,会让本地货郎不高兴,是吗?”
在大家心中,这是必然的。
像他们在邑伊县下面村子庄子走货,若是在村子里遇到同行,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犯嘀咕。
毕竟你卖东西了,别人就买不成了啊。
早些年还有因为这个打架的,但今年因为有了李老二,大家同仇敌忾,这些事倒是没怎么做。
纪彬道:“你们可知本地的货郎有多少?”
“数以千计!”纪彬看向窗外,“我们这二十多人过来,再小不过了,没人会在意。”
换句话说,这个市场大得很,他们二十多人对这个市场的供给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所以他们根本不用担心抢本地的生意,只要做好自己的买卖就行。
纪彬说完,包达他们面上也带了惊喜。
有时候不走一走,真的不知道天地广阔,还在邑伊县跟李老二争来斗去。
殊不知外面的世界更加宽广。
很多人甚至不敢想,数以千计的货郎,一天要买多少货啊。
而纪彬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有时候,人就是要敢想敢做。
否则怎么会有更好的生活?
纪彬打的消息不止这些,他把明日哪里有集会,如何参加集会都已经打听清楚。
明日天不亮他们就要出发,就在春安城的东门大街,那里临近广源寺,既是烧香也是集会,定然十分热闹。
过去做买卖,定然没错。
经过这几天的时间,邑伊县的二十多个货郎已然非常信服纪彬。
别看他年纪小,似乎做什么事都极有章程。
其他人还被春安城迷得眼花缭乱,找不到北的时候,他已经把事情安排妥当了。
不少人心里隐隐有了个念头。
跟着纪彬做事准没错!
纪彬倒是没有自傲,他毕竟来自几千年后的时代,也见过许多繁华都市,耳濡目染也知道些经营之道,所以更加处变不惊。
但这不代表自己就要如何张狂。
他敬畏这个时代,不会小看这个时代。
当然了,也不会害怕在这个时代闯荡。
纪彬朝众人笑笑:“我们快些歇息,明日去集市就能知道这一趟能挣多少钱了。”
对啊!
明日就能挣钱了!
第13章
五更梆子响。
纪彬等人已经到了东街桥边。
他们二十多个人,分散在东街各个交叉的小道上,手里都拿着糕点,馒头,又或者春安城特色羹汤。
吃饱喝足,等着百姓过来买东西。
身边的小贩也没因他们是外地来的有什么意见,毕竟他们春安城四通八达,来西域人,海外人都正常。
下面县城乡下来人更正常,谁不是为了讨口饭吃。
纪彬看着周围的人,各个行装整齐,打理的干净利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