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多汴京气氛不如往日好了而已,各家都小心谨慎,关门闭户,唯恐受人连累。
可接下来几道诏令让纪彬带了些错愕。
不对,已经不是错愕了,而是震惊。
倒不是太子出事,而是太子太傅,也就是如今的内阁大学士,被皇上直接贬官流放。
罪名是写的祭祖文中,有讥斥太宗及圣人之语。
太宗就是南军国开国皇帝。
圣人就是当今皇上。
也就是说,不管讥斥哪一个,都不会有好果子吃,现在两个一起,感觉在皇权面前,脑袋可能要搬家了。
这样盛大的祭祖仪式上讥讽这两位?!
这位内阁大学士是不是活腻了?
只是被贬流放已经给面子了?
估计还是同僚太子求情才有这样的处罚吧。
纪彬眉头紧皱,可是太子太傅出事,那太子能不受牵连吗?这必然不可能。
本以为来汴京见太子一面就好,如今竟然变得极为麻烦。
汴京局势变化,竟然比他想象快了很多。
纪彬这得到消息,焦家主自然也得到了,两人都从对方眼神中看出不安。
这要怎么办?
他们继续等太子吗?
第77章
十二月十一,还有不到二十天就要过年,竟然横生变故。
还是这种大逆不道的变故。
毕竟传出来的消息来看,在祭祖的时候,讥斥太宗跟圣人,放在普通人身上,十条命也都没了吧。
如今赶在年前要把这位内阁大学士流放,似乎已经足够体面了。
纪彬他们得不到更多消息,毕竟不管是他还是焦家人,都联系不上其他人。
不对,焦家人可以。
焦家人可是在十家汴京门户做事,万一能打听到呢?
焦家主知道这事非常重要,立刻让焦家人走动一下,反正年节走动也正常。
倒不是直接找那些东家,而是找各家一起做农活的管事。
这样一来,竟然也得到些消息。
反正汴京城里的门户都传遍了,说是祭祖前两天还好,圣人身体也比之前好多了,旁边的内侍还说这是太宗保佑,圣人这病定然会好得彻彻底底。
毕竟入秋以来,圣人的身体总是反反复复,如今康健不少,圣人自然开怀。
事情处在祭祖的第四日,按理说内阁写的祭文多是没问题的,能进内阁的五位学士,哪个不是饱学之士,这种由礼部起草,翰林院修改几遍,再由内阁大学士们润色的,只会好上加好。
不夸张地说,整个南军国最会写文章的,全都在此了。
纪彬的五姐夫万秀才在邑伊县也算有学问的,可他读了那么多年书,也没够到举人的门槛。
而这些人可是不光是举人啊。
可偏偏就是在这事上出了岔子,倒不是说今年的文书有问题。
而是翻出圣人登基前的一篇废稿。
礼部在翻往年祭文做参考的时候,“无意”间找到十七年前当朝内阁大学士,太子太傅谢维写过的祭文废稿。
废稿这东西多是没用的,但毕竟谢阁老写的,自然要多看两眼。
当时礼部的人估计,写这份祭文的时候,谢阁老应该刚从外地调到汴京任职,到的就是礼部。
起草这份祭文那会,当今圣人还没登基。
毕竟现在是永义十六年,也就是圣人登基十六年。
往前推的话,也就是圣人登基的一年前写的。
原本礼部的人只是想看看前辈写的祭文如何,说不定笔法老辣的谢阁老也有年轻的时候。
谁知道这一看,竟然所有人吓得半死。
这祭文看似赞赏太宗跟当今圣人,也就是当年的永义皇子。
可实际上明褒暗贬,隐隐却在夸另一位皇子,而那位皇子早就是废太子,圣人没登基的时候,他就已经死了。
要说这祭文其实早就发现了,毕竟写祭文这事又不是今天写明天交,必然是前三四个月都被礼部的人发现。
可不知为什么,一直没被人揭穿,有人说是礼部畏惧谢阁老的势力,畏惧太子殿下。
所以不敢拿出来。
一直等到祭祖的第四天,礼部有个不起眼的小官冒死把这份十七年前的祭文交到圣人手中。
于是就有了近日这出。
风光一时的谢阁老,太子太傅,被贬流放。
而且是立刻流放,听说已经出发三日了。
留一条性命已经是圣人宽恕。
毕竟发现自己信任许多年的老臣子,在自己登基前是不支持自己的,甚至还写了祭文嘲讽。
这事谁能忍?
不仅如此,礼部明明四个月前就发现了,可如今才有忠臣冒死呈上来。
礼部其他人都是死人吗?
竟然这么怕他谢维?
不怕当今圣人,却怕他谢维?
皇权被挑战的下场就是如此。
圣人最恨的不是十七年前的一份废弃祭文,恨的是整个礼部知情不报,帮着谢维欺上瞒下。
这谢维敢如此行事,实在是不把他放在眼里。
而且这事太子是否知晓?也是圣人心中的心结。
反正不管怎么样,谢阁老被流放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估计太子也会受到牵连。
毕竟谁人都知道谢阁老确实是太子的人,更是太子的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