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
他心里清楚自己如今日子是怎么来的,根本不会觉得纪彬出风头,他没出风头,所以心里难受。
人家纪彬引娘出风头,那是他们厉害,自己跟着沾光,已经很不错了。
这人啊,要学会知足。
詹明以前来过汴京,但那时候是走商路,短暂停留也就离开了,像现在这样被圣人招过来,还是头一次。
南军国那么多人,能有几个人可以被圣人亲自接见?
能来都不错了。
他家如今的房子,如今的买卖,甚至还有存在纪彬家的二百五十万两白银,都表明了詹明对纪彬的信任。
如果一定要说,当年他跟着老梁他们去了邑伊县见纪彬,大概是他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当时他还觉得自己做香料买卖的,以后不会接触太多。
毕竟邑伊县能买多少香料?
可在邑伊县之后,与其说想做邑伊县的买卖,不如说想跟纪彬认识。
所以他在边域买的什么葡萄干,葡萄酒,还有各种新奇玩意,都会送给他纪彬,两人关系也确实拉近了。
后来听说棉花的事,也头一个找纪彬。
看来他的眼光还是非常好的,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好的合作伙伴,这么好的兄弟。
平老板听到这话,也是拍拍詹明肩膀,说得太对了,他也是这么觉得的!
说实话,当初他跟谭家关系没有这样好。
还记得他头一次带山清公子去纪滦村尝黄稠桂酒吗,当时的他对谭承乐还是很客气的。
毕竟那是谭刺史的儿子,谭家的嫡长孙。
就是放在汴京,也有很多人巴结,谭家的身上关系,足以帮他夺回平家的东西。
可人家非亲非故,又怎么会帮这个忙。
谁料纪彬一手救谢阁老,同样是救了他,平老板也因为这事,彻底跟谭家,谢家,太子有了一点点关系。
当初帮着传信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平老板更是损失了不少钱财,但这层关系有了。
他才能顺利回到汴京,顺利夺回属于他的东西。
所以他跟詹明的感觉一样,纪彬这人,既是财神,又是福星,他们只有交好的份。
因为那些小人挑拨不成,詹明对名利不怎么重视的豁达,倒是让他稍稍有些名气。
汴京里不少人都再说,他们宿勤郡的人,是不是都这样豁达通透啊。
好像每个人都不太一般。
之前在汴京人眼中,宿勤郡就是个偏远地方,经过这段时间之后,倒是对宿勤郡人士多了层滤镜。
总觉得那边人杰地灵,好像很厉害,很能出人物的样子!
一时间,因为他们几个人,倒是让宿勤郡风评直接上涨。
估计这谁都没想到吧。
纪彬在宿勤郡的人心中的地位,简直又上了一个层次。
能一举之力带动一个地方的名声,谁会不尊敬呢。
在这种氛围中,从边关来的急报打破汴京的其乐融融。
将这种其乐融融变成狂喜!
边关来报!击退敌军五百里!正赤部落已经由首领尔托带领,一路往西去了!
听说现在已经去了千里,直接放弃他们生生世世放牧的地方,就是去西边,具体到哪谁不知道。
反正是头也不回头地跑了!
这个消息传来,很多人是不信的。
一路往西?
他们要去哪?
边关是打了多大的胜仗啊,才能让正赤部落的人迁徙?
这就是被打的迁徙了吧?
细致的军报传到朝廷官员手中,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纪彬手里同样有一份细报,详细讲了这几个月在边关到底发生了什么。
还记得年前那场胜仗吗?
原本就是关外饥寒交迫,食物不如边域充足,等到边关将士再收到棉衣的时候,更是如虎添翼,直接击败敌军。
按照南军国以前的风格,击败就击败了,又不打算亡国灭族,大家都是防御为主。
就因为如此,正赤部落乃至其他异族才敢肆意来犯,他们是小股敌兵,最是难缠,出兵多了不划算,出兵少了又抓不住人。
那些人的马儿极快,对关外地形还熟悉,自然不好抓住。
也是因为如此,边关防御十分棘手。
今年边关的正赤部落还是这样的心思,先小股敌兵试探,抢点粮食回去,最好还能俘虏点百姓,问边关要赎金。
这样的事情他们做习惯了的。
四年前就是这么做的,忍了四年,感觉自己兵强马壮,可以继续骚扰了。
带头的就是正赤部落首领尔托。
他既是抢粮,也是试探,想看看边关的虚实。
最开始那场仗确实是边关大败,被抢了许多粮草回去,他们的大将宗轮将军也不在。
那次大败给了首领尔托极大的信心。
并且整装待发,势必要为他爹报仇雪恨。
虽然南军国的太子他不敢杀,但南军国的百姓却可以像杀鸡一般。
按照尔托的想法,他们会一路胜利,多抢点东西回去,可以安安稳稳过一个年。
可事情怎么会那样顺利。
先是宗轮将军终于到边关稳住人心,然后是全国调令征兵,太子可是在征兵,还在源源不断往那边送粮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