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块钱差点把人砸晕,农家院里没见过这么多钱, 林军说两位兄弟住院不能干活,家里老小还得生活,这些就当是工资。
两家人收了这么大一笔钱,也就不再闹。
林军在村里的名声向来很好,对底下人大方,工钱也按时发,仁义又老实。
砖厂出事以后人心惶惶, 原本的工人也是观望态度,见林军处事公道,逐渐放下心,砖厂的经营没有受到影响。
这次林原和黄翠翠回来,带了一大笔钱,黄翠翠自己攒的少,主要还是林原和田馨凑上的。
有了钱,事情就好办许多。
医院那头尽力医治,林军隔三差五去探望,也不吝啬,营养品不停的往病房送,隔壁床的人都羡慕不已,说老板大方仗义。
黄翠翠回来能帮的忙有限,林军还担心田馨这头的饭馆没人顾,就催着黄翠翠先回来。
有林原在老家帮衬林军,黄翠翠也放心,林原办事更圆滑,兄弟俩取长补短。
砖厂砸人的事影响不小,周围村镇的人都知道,公安同志还前来过问过,好在伤者家属不追究,一心要私了,检查之后林军的砖厂一切都是按照规范施工,没有违规的情况。
林军承诺,受伤的两位兄弟伤好后继续回砖厂上班,中间住院的工资照发,这一举动赢得了村里人的赞许。
黄翠翠回去一趟,心里踏实不少。
砸人的事情被摆平大半,就是费点钱,只要林军人没事就行。
黄翠翠心酸的厉害,这才过几个月,回家铁蛋跟她生疏不少,一个劲躲在李梅花身后。
孩子不带在身边,长久下去母子情分也会变浅。
现在她和林军就一个儿子,黄翠翠还有再生一个的打算,在农村,一家生五六个孩子都常见,生太多也看顾不过来,黄翠翠还想再生一个女儿。
黄翠翠后悔没早点生,要是跟铁蛋差不多大,一咬牙也拉扯出来了,如今她在饭馆掌勺,事业越来越好,也实在抽不出功夫生娃。
至于林军,满心都扑在他的砖厂上,砖厂比他儿子都亲。
黄翠翠端着账本,跟田馨算账:“田馨,这回你跟老二拿的钱,我都记在账本上,这几个月的分红我不拿,都给你俩分,你也别谦让,砖厂的祸事是你大哥惹下的,得我们夫妻扛,你俩能借钱我就很感激了,这钱必须要还。”
黄翠翠把数目一笔一划记在账本上,拿给田馨看,田馨也没再谦让:“行,大嫂,这钱不着急,慢慢还就行,你放心吧,大哥的砖厂很快就能赚钱。”
“赚钱?他不赔钱我就知足。”黄翠翠叹气道。
田馨是知道林军砖厂发展的,只不过此刻不能讲,除了空泛的安慰话,也说不出别的。
既然林军把砸人这个坎顺利熬过去,后面只会越来越顺。
田馨在饭馆只待了一个小时。
苏蔚冬即将调去首都,赵桂芬说,抽时间一家人照个全家福,田馨得赶去照相馆。
苏家上一次拍全家福,还在十年前,当时苏全国还在世,一家五口的全家福,如今再也凑不齐全。
省城最有名的就是前进照相馆,田馨和苏蔚冬结婚时,结婚照就是在这家拍的。
走到门口,玻璃橱窗里镶嵌着不少照片,苏蔚兰一眼就瞧见了田馨和苏蔚冬的那张,惊喜道:“嫂子,去年你跟我哥的结婚照,还挂着呐?”
田馨定睛一看,果然是去年的结婚照。
照片中,田馨头上顶着白色的头纱,手里举着捧花,照片上的她和苏蔚冬,好看是好看,就没什么笑模样,不像是结婚的。
照相馆的照片分为黑白照和彩色照片,彩色相片技术先进,同样价格也更贵,去年结婚照拍的就是黑白的。
这回的全家福田馨想选彩色照。
照相馆面积不大,一进门就是两排衣架,上面挂放着各种衣服,可以供客人挑选。往右边拐是休息等候区。
照相馆的老板还记得田馨和苏蔚冬,客气道:“这两位同志去年拍的结婚照,放在橱窗后效果很好!不少新婚男女都要拍同款!”
结婚照放橱窗得需要本人同意,当时老板给免了照片钱。
田馨问了价格,全家福拍七寸的合适,黑白的便宜一些,彩照要贵两倍。
赵桂芬心疼钱,说要么还是拍黑白的吧,都差不多,洗一次照片最少也得四五张,黑白照片能节省不少。
苏蔚冬劝道:“拍彩色照片吧,颜色更好看,你看今天蔚兰穿的大红外套,不拍彩照可惜了。”
蔚兰撇撇嘴:“我哥就知道拿我打趣,明明我嫂子穿的更好看。”
田馨抬头看照片墙,墙面上贴了很多照片,有一家三口,有四世同堂,还有结婚的小夫妻,还有单人艺术照,每张照片的背后,都有属于它的独一无二的故事。
苏蔚冬过来喊田馨去拍照,苏蔚冬捏捏田馨的手心:“结婚照,一会儿咱们再补拍一次。”
“不用了吧?之前不都拍过了?”
“去年的不算,田馨,结婚照是我欠你的。”
其实苏蔚冬也没有亏欠她。
田馨望向橱窗,照片里的她和苏蔚冬,生疏又勉强,要不是靠长相撑着,神态动作可谓是最差结婚照了。
去年的照片,确实挺差的。
全家福里,赵桂芬坐椅子在中间,苏蔚兰和苏蔚秋在她的两旁,田馨和苏蔚冬站在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