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79页
    慕瑾凡领命后就告退了,紧接着,又有一道令从武英殿发到了大理寺,令大理寺卿彻查先泰郡王妃梁氏的死因。
    这件事在京中传开后,立刻就激起了一片浪花。
    一时间,整个京城的焦点都落在了梁府、泰郡王府上,各种揣测在朝堂、在各府、在街头巷尾,都传得沸沸扬扬。
    有人言辞凿凿地说,泰郡王把嫡长子赶出王府,立庶子为世子,重庶轻嫡,泰郡王妃之死许有蹊跷;
    有人揣测慕炎要以此讨好梁思丞,这未免也做得太过明显了;
    更有人觉得自己真相了,听说慕瑾凡和慕炎的关系也不错,慕炎十有八九是借题发挥想要拉下泰郡王,把慕瑾凡扶上去呢。
    朝堂中虽然议论纷纷,却也一时没人敢去质疑慕炎的行为,毕竟廖御史差点就被送去北境的教训就在眼前。
    反正案子交给了大理寺查,与其去挑衅慕炎,还不如关注一下大理寺这边的进度。
    更多人好奇的是岑隐对这件事的态度,自慕炎上任摄政王后,新官上任三把火地闹出了不少事,意图把持朝政,挑衅岑隐的权威,以岑隐的脾气就算忍得了一时,迟早也会一起清算,然而他们等了又等,等了又等,岑隐依然没有任何表态。
    他们就眼看着慕炎从回京到摄政,再到现在,不过短短一个多月,就在朝堂上站稳了脚跟。
    无论慕炎专权,还是妄为,岑隐都没有出手阻止。
    很显然,这两人之间的联盟要比众人预料得更加紧密,慕炎即位的可能性从六七成上升了九成。
    有一部分朝臣勋贵心里更加羡慕端木宪了,觉得端木家真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攀上了一门好亲事,端木家十有八九是要出一个皇后了!
    紧接着,又是一道消息传来,李廷攸连升三级,从户部调到了兵部,任正五品郎中,负责军饷改革和吃空饷的事。
    一石激起千层浪。
    虽然调令上阐明了李廷攸的升迁是因为盐引制的差事办得好,但是,联系许明祯调京的事,在不少人的眼里,就是慕炎任人唯亲了。
    接下来的几日,京中关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朝中有人好当官”之类的流言传得更热闹了。
    不少人都暗暗打起了主意,任人唯亲也未必是一件坏事,他们至少知道该怎么讨好慕炎了。慕炎是孤家寡人,除了安平长公主外,没有别的亲人,可是这不是还有端木府吗?只要和端木府结亲,那就等于也是慕炎的姻亲了。
    于是乎,一些朝臣勋贵都有些心动了,其中也不乏那些崇明帝时期的老臣,想借着与端木家结亲来避免慕炎即位后秋后算账。
    端木家正值婚配年龄的公子姑娘也就这么几个,其中最受关注的当然是端木绯的同胞姐姐端木纭。
    在某种程度上,这位端木大姑娘在京中各府那可是“威名赫赫”。
    自她及笄起的这些年来,京城里不少人家,或是勋贵,或是重臣,都向端木宪表达过结亲的意愿,无一例外都被端木宪拒绝了。
    眼瞅着端木纭快要十九了,已经快过花季了,却迟迟没有定下婚事,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打算的,不少人心里都暗叹这位端木大姑娘的眼界太高,所以,大部分人都转而看向端木家的其他人。
    也有人觉得端木纭恐怕是想要攀高枝,所以一些宗室人家自恃条件颇好,亲自登门,要么试探地向端木宪表达了要结为儿女亲家的意愿,要么干脆就直接来提亲了,一连几天,天天有人登门,几乎把端木家的门槛都给踩断了。
    这一日同样也是。
    “大姑娘,”一个圆脸小丫鬟对着端木纭屈膝禀道,“泰郡王带着董侧妃来求见老太爷。”
    顿了一下,小丫鬟又补充了一句:“老太爷不在,他们就说想见见大姑娘。”
    端木纭一听就知道是什么事,也知道端木宪这几天一直没回府,有一半原因就是为了避开这些个不速之客,至于另一半原因端木纭也听端木宪提起过,最近内阁很忙,得加班拟减税免税的具体条款。
    “不见。你就说家里没长辈,不方便见外客。”端木纭更不耐烦应付这些人,“下次这种事也不用禀了,让门房直接回了。”
    端木纭随意地挥了挥手,把那圆脸小丫鬟给打发了。
    那小丫鬟退下后,端木纭饮了口温茶水,转头对着身旁正在埋头绣“奖励”的端木绯抱怨了一句:“蓁蓁,这些人真是闲得没事干,我嫁不嫁的,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端木绯恰好又绣好了一个孔雀尾羽的“眼圈”,放下披风,抬起头来道:“就是!”
    “真是吃了饭闲着!”端木绯深以为然地点头道,“有空不会在家里做做女红啊。”瞧她,多乖啊,在家里做了两天女红了。
    一旁的绿萝嘴角抽了抽,怀疑四姑娘方才恐怕根本没听到来访的人不止是女眷,还有泰郡王。
    端木纭被端木绯这句话给逗笑了,清脆的笑声弥漫在屋子里。
    姐妹俩笑作一团。
    没一会儿,方才那圆脸小丫鬟就又回来了,神情古怪地屈膝禀道:“大姑娘,奴婢方才去门房的时候,三夫人已经把董侧妃领进府了。”
    “……”端木绯眨了眨眼,朝端木纭看去。
    自元月贺氏被休后,唐氏就带着女儿端木缘去了京郊的庄子上,美其名曰是给三老爷端木期侍疾,几个月没回府,只留了两个儿子在府中该上课就上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