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领刺客也知道没有皇帝的准许,她们这十几个人要是硬闯根本走不了。遂道:“好,不过我们这么多人,只有一个人质不安全,法师可以换其中的一个人质,另一个人质想回去,必须有人替代。”
皇帝本来听到好字,脸色稍微好看了些,但没想到刺客首领又提出了这样一个条件,脸色马上又沉了下来。
虽说这次她没有要求另一个人质的身份,但寻常的太监宫女无疑是不行的,但凡是有点身份的,也不好指定谁来。
这真是一件左右为难的事情,他的目光在底下每一个脸上一一扫过,不少人纷纷垂下了头。
平时在台下打嘴炮说得起劲,遇事却都是缩头乌龟。
毕竟成为人质这件事确实有风险,哪怕最后皇帝真的信守承诺放了人,他们也不见得不会被撕票。
更何况皇帝今日吃了这么大的亏,真的会甘心放这些刺客离开吗?
刺客到时候恼羞成怒,惨的便是他们了。
大殿内又一次静悄悄,没有人愿意毛遂自荐。
甚至很多人不由自主地向身后悄悄退去,生怕一个不小心被刺客或者皇帝注意到了,改换自己当人质。
迟向晚也随大流向后退去,只见刺客离她所在的地方渐渐远了,悬着的心才悄悄放下,但一股大力从背后袭来,她被这股力推得向前跌去。
人群自发自觉地给她让出了一条道。她一下子跌坐在大殿中间,暴露在刺客和皇帝面前。
皇帝眼前一亮:“迟小姐。”
好容易有一个站出来的,别管是自愿还是被迫,皇帝都不可能轻易放人离去。
迟向晚被推出去的刹那,脑中空白,听到皇帝唤她时才缓过神来。
迟向晚心念急转,道:“民女迟氏向晚,愿为人质。还望陛下准许。”
对上众人或讶异或担忧或欲说还休或幸灾乐祸的目光,她内心深处奇异地彻底平静下来。
方才极短的时间里,她想了很多。
她诚然可以在此时用方才皇帝对她的那个允诺,这样她就不必成为人质,眼前的一关便顺利度过。
但这样无疑会直接得罪皇帝,间接会得罪在那里等着被交换的宁妃与太后,这样宫中她肯定待不下去,回府恐怕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属于先甘后苦。
而如果此时假装自己是主动请缨,诚然会有一定的风险,但只要最后能从刺客手中逃离,自己获得的声誉和好处,自然只多不少。
这是先苦后甘。
第17章 一路风雨 是想问圆琛他是否发现了路线……
想到先苦后甘,迟向晚想起那天严华殿后堂,圆琛的解签,如果还有什么使促使她选择主动请缨的,那便是这个人了。
说来有些好笑,迟向晚决心赌上一把,她赌的是声誉前途,赌的是自己运气不会太差,赌的也是这个人,一个只交谈过……两次的人。
她与圆琛交往不深,但通过他的事迹言止,也能大抵推断出他的心性、才智和能力。
这样的人敢站出来作人质,即使没做好万全准备,也肯定有应对之法。
听到是迟氏之女,刺客首领点点头表示可以作为交换,在交换人质前,她还刻意交代,她们早已有所防备,别想交换之时耍什么花招,否则不会客气。
圆琛已经悄悄伸出,准备作出暗号的左手又缩回袖中。
常济很快也被请到长兴殿中,按照首领刺客的要求,给她们备上数辆马车,这些个刺客挟持着迟向晚和圆琛,走在马车的旁边。
皇帝等人远远跟在后面,刺客首领要求这些人和她们保持至少一丈的距离。
夜幕降临,风呼啸着,大片大片的树影随风摇曳,偏僻的石子路曲曲折折,乳白色的雾气缭绕于空,万物静默如谜。
这一路,何其漫长。
迟向晚可以听见自己心每一分的怦怦跳动。
她和圆琛并排,在他们的身后,各有两个刺客挟持着,不仅要注意天黑后愈发难走的路,还要留意颈上的短剑,稍一不注意,就会被利刃蹭出一道血痕。
这条小径特别的窄,在皇宫中算是极冷僻的地方,她先前从未来过。但她朦朦胧胧地感觉,这并不是通往宫门的路。
想到此,她心中焦急万分,又无法说明,忍不住偷偷看向圆琛,难道他没有发现吗?
蜿蜒逼仄的小路上,人与人的距离被无限压缩,她与圆琛挨得极近,可以说得上是触息可闻。他身上阵阵若有若无的檀香传入她的鼻端。
那种醇和清幽中带有宁静的气息,很好地缓解了她的情绪。
她大口大口地吸着檀香,就像一个旅途中渴得嘴角干裂的行人看见一片绿洲。
她也用自己呼吸的轻重缓急发泄与调节情绪。
迟向晚长吸一口气,吸气声重重的。
——这是感叹句。
她借重重的吸气表达自己发现路线不对时的浓重震惊。
她又缓缓舒了一口气,呼气声较之刚才更平缓、更均匀、更坚定。
——这是陈述句。
她在呼气时告诉自己,事已至此,已经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了。如今之计,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见机行事,反应得所,或恐还有一线生机。
紧接着,她快吸快呼,甚至发出了喘气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