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3页
    其余的是自家产的。
    比如磨碎可以用来煮粥的玉米,晒干的红薯干,黄豆面,还有高粱面之类的。比之前多了整整一倍。
    大方桌上摆的满满的。
    方奶奶不禁惊呼:“怎么这么多?多重啊。以后别买了,家里都有。”
    “这些粮食你们有钱也不好买。别不舍得吃,天热就坏了。”
    方奶奶笑道:“我们知道,肯定不能放坏。”说完就拉着他坐下歇会儿,“还去你爸妈那儿吗?”
    “不去!”方剑平摇摇头,“再被他俩一起打出来多丢人。这些东西你们也别给他们。免得被他们扔了。”
    这种事方剑平的父母干得出。
    不是文人却有酸儒的清高。
    知子莫若父。
    方爷爷道:“不给。来就吃,不来就算。这次也是一周?”
    两次的假条哪能一样啊。
    方剑平:“这次六天。”
    方爷爷不禁说:“你岳父谨慎。以后多听听他的。”
    说起自己的老岳父,方剑平忍不住说:“他确实很有想法。这时候应该在跟村里人开会说养蜂的事。要是能干成,等过两年回来,就能给你们拿些自产的蜂蜜了。”
    方爷爷好奇:“跟我们详细说说。”
    方剑平微微点头:“好!”
    同一时间,张支书确实在跟村里开会。
    会议内容就是养蜂。
    农场没人会养蜂,张支书的报告递上去,农场就让张庄自负盈亏,且不能耽误农活。
    农场不出钱不出力,好比建国初期让农民开荒。那时候打了多年仗,地多人少且一家比一家穷,一个村都没三头牛,开荒只能靠人力。为了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就承诺开荒的头几年不需要交公粮。
    张支书想到这点就让农场给他写个保证,以后养成了也不用给农场。
    农场瞧着他像是很笃定,担心以后想让他交公不好办,就给他五年时间。
    会议开始,张支书就把盖了公章签了农场主任名字的证明拿出来给大伙儿看看。
    养的蜂是自己的,开会的人提起一点兴趣。
    可是光有兴趣没用,得有蜜蜂。
    有了蜜蜂还得有花。
    方剑平得空跟他老丈人聊过,能不能把门口的空地利用起来种上果树。
    起初张支书觉得不现实。后来想想果树也开花,再种些花,那就不用像老李信中写到的那样,开着拖拉机到处放蜂。
    张支书听到村民询问花源,就看向老六家的代表——他四弟妹:“这事好办,没有花咱自己种。一枝花有经验,你回头跟她说说。”
    王秋香代表他们那一家子,立即说:“没用。种再多也不够你家羊吃的。”
    张支书噎住。
    来富想起张支书家门口的花被羊吃的干干净净,小芳气得冲她娘大吼的场面,顿时乐得哈哈大笑。
    张支书也忍不住笑了:“别笑了。不种那种,种小芳她娘不敢让羊吃的。”
    王秋香不禁说:“羊什么不吃。”
    张支书:“带刺的不吃。”
    老四家的不禁说:“我想起来了。”
    一枝花怕她那些花被张仁义拔掉烧火,就让老六、老四他们连土一块帮她移老六家里。其中就有一棵带刺的。她一开始不知道,大拇指还被扎的直冒血。
    “一枝花家有。好像叫什么月季。”老四家的仔细想想,“可是一棵有啥用。”
    张支书:“快过年了,你们回娘家问问谁家有。”看向张老二,“回头跟小草说一声,让杨斌帮忙打听打听。只要是花都行。甭管是桂花还是槐花。过了年就育苗。
    “刚开始没那么多蜂蜜,也不用太着急。几个队长回头统计一下咱们村有多少果树,争取后年开春也都栽到外面,大后年开花结果。”
    有人忍不住说:“种到外面还不是给人家种的。”
    张支书:“果树都移出去就在东南西北四个桥上弄个门。农场也答应咱们,不耽误农活,结多少都归咱们自己。”
    “那索性留两亩地好了。”有人说。
    王秋香忍不住说:“想啥好事。一年收好几茬的菜都不让种,让你种果树?”
    说这话的人也觉得不可能。可是不说出来总有几分侥幸。
    张支书道:“秋香说得对,耕地除了粮食什么也不能种。你们就别想了。谁种的谁做个记号,回头我问问农场,树长大了能不能归个人所有。”
    “你早说啊。”昏昏欲睡的人精神了。
    张支书气笑了:“那就这么说定了?”
    “等等,等等。”那很精神的人说:“要我说村里这些空地留着种果树和那种带刺的花,洋槐花都往河头上种。”
    有人立即附和:“对。省得占地方,还不用担心长大了遮住庄稼。”
    张支书:“你们看着办。不占用耕地想往哪儿种往哪种。要是种到地里,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不会,不会。”出这主意的人立即保证。
    张支书道:“蜜蜂的事你们回去都想想,有没有听说过哪儿有蜜蜂。我要的不是马蜂。大头来了没?”
    大头踮起脚。
    张支书看到他说:“回去准备下木材,尽快把蜂箱做出来。”
    “我不会啊。”
    张支书把兜里的纸给他:“图纸。自己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