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剑平一看有人往东去,赶紧叫一枝花,“你快去看一下,别去老太婆家。”
一枝花离高氏家近,赶紧过去把人带去她家院里摘黄瓜。
高氏出来骂一句,生意就全毁了。
大概十几分钟,一众人回来,小芳瞧着都没多摘也没再让张老九称。
这么多东西一辆车肯定拉不完,张支书就让人驾三辆驴车,连人带东西一块送过去。
他们一走,众人聊开了。
当属王秋香的声音最大,大呼小叫,“这些城里人怎么啥东西都缺啊?”
小芳:“张小草缺什么他们缺什么。”
王秋香想到了,张小草也来村里拿过扫帚。因为她经常私下里给村里的牲口看病,牲口是集体的,所以她没给过钱。
大伙儿又觉得不值钱,以至于都没想过小小的扫帚也能卖钱。
王秋香转向编扫帚的那家人,“今儿卖了不少吧?”
张支书一听话音直觉不对:“你也想编了卖?”
“我——我又不会。”
张支书:“那就是以后你找他买?”
“那哪行!”一听要钱跟要她的命似的。
小芳:“那你问啥?羡慕人家赚钱?你家的那份高粱头给人家,人家也没缺你的扫帚用。再说了,你不会编,留在家里也是烧火。以后还得拿钱去供销社买。”
此言一出,羡慕他们的人都冷静下来,可不就是这个理吗。
王秋香摆手:“我就随口一说。”
小芳心说,你说者无心,别人听者有意。矛盾就是这么起来的。
“我看你就是想学人家编东西卖钱。”小芳故意不屑地哼一声,“你家胖丫要是再考上,你家可是俩大学生了。眼皮子还是这么浅,跟他们到城里住早晚惹出祸来。”
王秋香不禁问:“我能惹什么祸?”
当然是祸从口出。
小芳:“城里可不是咱们农村,家家户户都沾亲带故。你一句话就有可能让人家因此恨胖丫或大胖。”
“这么小心眼?”王秋香惊呼。
小芳无语了。
方剑平解释:“人家又不是你家亲戚,你调侃人家,人家凭什么让着你?”
王秋香被问住了。
张支书打圆场,“时间不早了,该做饭了,都回家吧。明儿还得去城里卖水果。”
谢兰忍不住问:“他们回去肯定帮咱们宣传,明儿就不用去了吧?”
张支书摇头:“得去。上次跟几家说好了,咱们明儿上午过去。不能不守信。这样,摘一半。谁要卖谁跟我去。谁想在家等着谁在家等。”
自由选择,大家没意见。
翌日上午,小芳没让张支书去。
张瞳瞳到了村里,仿佛小兽进了山林,一天都不找爹妈。于是小芳就和方剑平一块去。
小芳开车,方剑平和一个村民分别坐在她两侧,还有俩人坐在车里看着水果。
车里有很多份,每个篮子里上面都有一个名字,水果品相差不多,所以人不去也不用担心卖不掉。
不论卖多少回来都平分。怕吃亏的人也可以自己选择去供销社门口卖。
不强制以至于没人有意见。
然而买东西的人怀疑了,“怎么换人了?”
小芳说:“以前来的是我爹。我放假了。”
“你是大学生吧?我们听说过。”
小芳很意外,那群老头老太太知道就算了,怎么其他人也知道。
买东西的人说:“我有个邻居经常买你们的东西。对了,昨儿还去了。还买了几个扫把。”说着就往车上看,“怎么没了?”
小芳道:“不知道你们买。好的也被那些大爷大娘挑完了。编扫把的人这两天全家都在编,下次过来再买吧。”
“不着急,可以慢慢编。”
小芳笑了:“好。来点水果?”
女人想起她出来的目的,就去挑桃子。
挑一圈都差不多,又干脆随便拿了。
做生意最怕无人问津。有人上来就有人敢买。
行人看到买东西的和卖东西像是认识,就大着胆子过来。
走近一看没有歪瓜裂枣,也忍不住买一些。
附近的人都知道张支书快来了,等一两天了。有人听到拖拉机响就从家里出来,赶到路口树下,一看好几个人,忙不迭呼喊邻居,赶紧过来。
拉出来卖的都是好的,最次的也跟菜市场卖的好的差不多。夏天瓜果便宜,又缺不了这个,结果愣是在路口卖完了。
一行人出发时不过七点钟。
原本以为得到十点才能回来。
太阳还没升高就回来了,村里人都不敢信。
王秋香用她纳一半的鞋底戳高素兰,“他们卖东西咋就这么快?昨天是,今天还是。”
高素兰:“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卖东西稀罕吧。”
谢兰点头:“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就是干部,干部卖东西,换成我手里有钱,又正好想吃,肯定不会犹豫。再说了,当着大学生的面也不好挑挑拣拣。”
有村民忍不住说:“咱们这样挺好的。要不干脆别包产到户了?”
此言一出众人都转向他。
——你放什么屁呢?
那村民吓得忙说:“我就是随口一说。”
张支书笑着说:“分还是得分。让剑平歇几天咱们就量地。粮食分下去的那一天就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