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声音沉了下来:“梓童是来为杭家求情?”
皇后仰头望向对方:“我不是在求情。”
“陛下想一想,杭家五代效忠宁国,杭将军更是投身北疆十几年,说他叛国投敌,这事绝不可能的事。”
“皇后也太想当然了。”
长公主施施然开口,“无论信或不信,证据已然摆在面前,皇后蒙着眼睛,一昧要求陛下信你,未免有些可笑。”
“霄月的话未免更可笑些。”
太后倏地出声,在此之前,她一直站在皇后身后,只跟杭絮与容琤对视了几眼。
“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消息,便急哄哄来见皇帝,还要提什么请求,似乎忘了自己的身份。”
长公主一愣,高傲的神情僵在脸上,勉强扯出一个笑,“母后……在说什么呢?”
太后哼了一声:“哀家说得还不清楚吗。”
她与长公主的气质有些相近,都是高傲张扬的模样,眼角微微上翘,颜色分明。
但此刻不知为何,在太后讥嘲的目光中,她却失了气度。
“杀或不杀,都是皇帝一人的决定,哪里轮得到我们来做决定。”
她淡淡扫了温承平一眼,“温指挥是陛下的心腹,求见皇帝自然无碍,但你霄月哪里接触过朝政,哪里得知这些消息?”
“擅议朝政本就是大罪,你是皇帝的血脉亲人,竟也如此施为,传到外人口中,会怎么看待我们皇室?”
“况且你不过一个内廷妇人,如今借着长姐的身份,跪在地上向皇帝施压,你把皇帝当成了什么!”
一番话下去,长公主已脸色泛白,她强撑着解释:“我不过关心陛下,太后想多了。”
太后没再理她:“我想多了又如何,重要是不能让皇帝受到蒙蔽。”
再看皇帝,他看向长公主的神色有些莫名。
“陛下。”
皇后又开了口:“难道您要这么对待我们孩子的救命恩人吗?”
她抚摸着日渐隆起的腹部,声音变得温柔:“我希望孩子出生后,听到的是他的父皇是个宽和慈善的仁君。”
皇帝淡淡道:“梓童,我要为宁国的安危着想,一个仁君的称号算不得什么。”
“梓童!”
皇后眉头一蹙,忽然向后倒去,幸好太后扶住了她。
“梓童,你怎么了?”
皇帝连忙过去,把皇后扶到椅子上,问道。
“快,刘喜,叫宋大夫过来——”
“等等。”妇人叫住他,脸色苍白,额头已渗出细密的汗珠,痛极了的模样。
“陛下不觉得,这是上天给我们的警示吗?”
皇帝一怔;“梓童这是何意?”
她温柔地抚摸腹部:“这孩子比他的哥哥姐姐们幸运些,活到了九个月,但一样多灾多难。”
“我总觉得孩子的命数与父母相连,我们起了什么因,孩子也会一同受着果。”
“孩子五个月的时候,您因陈家贪污,不顾众人求情,怒极斩了上下一百余口人,当夜,我就血崩起来,半个月才止住。”
“杭将军守了北疆近二十年,救了多少百姓的性命,就算他真的通敌叛国,但功过相抵,功还要稍大些。”
“臣妾同陛下一体,不怕那些恶果,但孩子却不行。”
皇后抬起头,目光中是恳求之意:“陛下,就当是为了孩子。”
“待我们的孩子出生后,再议此事?”
皇帝望着妻子哀求的神色,沉默许久,最终长叹一声。
“罢了。”
他看向跪地的杭絮:“朕与梓童的孩子出生前,不会再议杭文曜之事。”
“陛下,不可啊!”
温承平急道。
“不必再言,朕意已定。”
皇帝挥挥袖袍,转身扶住皇后,朗声道:“刘喜,备驾。”
走到门口时,忽地开口,“这一个月里,跟你爹好好道个别。”
他没有回头,但所有人都知道这话是对谁说的。
“下次要想见朕,提前说一声,你不必走动,朕去坤宁宫……”
第136章 这些复杂而奇异的纹路……
能够决断生死的人一离开, 御书房立刻安静下来,仿佛刚才激烈的争辩和吵闹都只是幻象。
温承平张腿坐在原位,原本义愤填膺的脸安静下来, 不知在想什么。
长公主低着头, 看不清神色, 只有被双手绞紧的帕子能透露一点情绪。
最后是杭絮先有了动作。
她撑着地面起身,罕见地踉跄了几下。
回身看向容琤, 她伸出手, 握住对方,从那灼热的温暖中, 终于感受到了一点真实。
那是绝处逢生的希望和狂喜。
“走吧。”
杭絮无声道。
-
御花园的景色一如既往鲜妍, 不以秋日渐深而显得凋零。
然而走在花园小径中的几人心绪却不似从前。
太后停下脚步,水葱似的手指点点身前两人:“怎的都摆出一副丧气样给哀家看。”
“琤儿就算了,他一直是那副样子,絮儿怎么也不开心。”
“我亲家的命保住了,应该开心才是嘛。”
“来,给哀家笑笑。”
杭絮勾起嘴角,露出个浅笑,接着向后退了几步, 跪下来, 郑重地行了个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