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7页
    马蹄声越来越慢,最后在特木尔身前停下,阿布都翻身下来。
    “阿布都,你发现了什么?”
    对方的神色严肃,从腰间取下一个袋子,扔给特木尔,“看看这个。”
    特木尔打开袋子,瞳孔微缩,他从里面翻出一块带血的狼皮,一截骨,那骨头雪白,印着齿痕,还带着几缕透明的肉丝。
    “我在二十里外发现了狼群,它们被杀了个干净,一共二十几只狼,几乎全都被剥皮吃了,只剩下几只老狼。”
    “可这是生骨头。”
    上面的齿痕却是人留下来的。
    “对,生的,”阿布都拧紧了眉,“我没有看见火堆,他们是生吃的。”
    特木尔把狼皮和骨头扔到一边,神色越加凝重,“看来他们的目标确实是我们。”
    生火必然会冒出烟气,这些人不生火,只能是为了隐藏踪迹,至于为何要隐藏踪迹,目的一目了然。
    “阿布都,你在多远的地方发现的这些?”
    “二十多里,不到三十里,在西北边。”
    他指向自己来时的方向。
    “他们离我们不到三十里,已经很近了。”
    这时,又有两匹马飞驰而来,他们在队伍外围停下,朝阿布都跑来。
    “你们发现了什么?”
    两人一停下,特木尔便问道。
    他们气喘吁吁道:“在离此处三十里的地方,有几具黄羊的尸体,明显是被刀箭杀死的。”
    “你们是在哪个方向发现的?”阿布都问道。
    “在那边。”他们指了一个方向,与阿布都来时的方向相近。
    “不能再等了。”特木尔道。
    种种迹象表明,确实有一队人在暗中观察着他们,足足二十几只的狼群被屠杀殆尽,说明他们可能有上百人,跟乌穆沁队伍的人数也差不多。
    更何况乌穆沁的队伍中有许多老人孩子,就算在加上科尔沁的二十几人,能加入战斗的人数也不会超过对方。
    “我们必须主动出击。”他果断道:“留在这里,只能坐以待毙。”
    接下来,他把队伍分成两拨,一拨是无法战斗的老人和孩子,另一拨则是战斗的好手。
    他让老人们将行李收拾好,又指了几人护送,让他们骑上马,朝西方去。
    哈沁嬷嬷是最后一个走的,她拎着包裹,站在特木尔面前瘦小得像一枚干果。
    “特木尔。”她慢慢道。
    特木尔于是把腰勾下来,让脑袋与哈沁嬷嬷齐平。
    哈沁伸出干枯的手指,用明黄的粉末在对方的额上勾画,粉末显现出一个奇怪的形状。
    做完这一切,她将额头与特木尔相贴,“长生天会赐予你勇气和毅力。”
    离开之人的背影在黑夜中渐渐消失,特木尔这才转过身,面向留下的人。
    他深吸一口气,高喝道:“战士们,我已经把大家的亲人送走,你们不必担心他们的安危,现在,我们唯一的目的,就是战斗!”
    第200章 没有你在,他们还不足……
    “吼——!”
    众人发出一片怒吼, 他们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刃面反射出篝火明亮刺目的光芒。
    那个半大的少年也站在队伍中,他的身量比其他人要矮一截, 但喊声一点也不小。
    “好, 现在, 收好帐子,熄灭篝火, 把我们的痕迹抹掉。”
    众人听令, 分散开来,特木尔一马当先, 走到自己的帐子前, 解开固定的绳子,正要拔出长钉的时候,一个声音叫住了他。
    “等等,先不要收帐子!”
    她的动作停住,转身看向背后,杭絮紧皱着眉,额头带了汗意,“快让他们停下来。”
    她没说理由, 但特木尔立刻站起来, 高声制止大家的动作。
    一些人的帐篷已经拆了一半, 现在抓着绳子愣在原地,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
    “那些人离这里不到十里, 马上就要到了!”
    这是刚刚才来的探子禀报的消息。
    杭絮的声音放得很高,足够让驻地的所有人听见,但依旧清晰明亮,“他不止一百人, 足足有一百四十多人。”
    特木尔握紧拳头,一百四十多人……超过乌穆沁与科尔沁人数的一倍。
    “他们已经做好警戒,偷袭是没有用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那个少年问道。
    “想要战胜他们,只有一个办法。”
    她停下来缓了缓,“暗度陈仓。”
    “这是什么意思?”特木尔疑道。
    他对中原的了解仅限会说中原话,这些古书上的成语可从没了解过,
    阿布都解释道:“好像是暗中偷袭的意思。”
    “对,”杭絮点头,“就是这个意思。”
    “明明是他们偷袭我们,怎么变成了我们偷袭他们?”
    “原来敌在暗、我在明,是他们偷袭,现在我们知晓了对方的踪迹,可以算作正面相交,但对方人手过多,我们胜利的机会很小。”
    “而唯一胜利的机会,就是将我方转暗。”
    “什么……意思?”
    “如果我们收好帐篷、熄灭篝火、那敌人肯定知道我们已经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必然会提高警戒。”
    “但如果他们到来的时候,发现帐篷和篝火仍在原地,定然会以为自己潜伏得天衣无缝,由此放松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