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几个跟头就学会了。
高中了,正好是自尊心抵命重的年纪。谁会为了高出的那点价格驮着粮食去学校去换粮票?整个学校,除了安然再找不出第二个。
尽管每次她都避开正式上学的日子,赶在周末下午专门跑一趟。可架不住人多眼杂,这一路上不可能一个同学都碰不上,尤其是进了县城,碰到的几率就更大了。安然不管是骑车还是走路都不喜欢东张西望,视线盯着脚尖一尺内的距离,只管闷头往前走。瞅着人影了,快碰到了,也不抬头看看认不认识,往旁边一挪,接着走。
很快,班里就有人议论了,那谁还驮着麦子上学呢。
麦子长啥样你见过么?你怎么知道里面是麦子。
隔壁班**说的,她妈是食堂负责人,说每周末都有一小姑娘驮着麦子换粮票,可学校就她一个。她妈说为着这个还专门给她备一桶。
这么麻烦收它干啥。
麻烦也得收,说是学校扶贫政策,不收不跟政策对着干么。
刚开始说小话儿的人不多,起码还知道背着安然。后来议论声越来越多,渐渐成了大家放在口头的乐子,张嘴就是这个,小话儿也不背着人说了。
一时间,锈迹斑斑的古董自行车和长期绑在后座上的蛇皮袋子让安然成了学校的红人。
课本上的字不认识没人笑话你,可你要说不认识安然,那就是诚心招人笑了。
谁是安然?
操,安然你都不认识。那全校唯一一辆八十年代大梁古董自行车,后座还绑一蛇皮大补丁,你总该认识吧。顺着车身往上瞧,腿短到脚蹬子都够不利索,屁股搁坐上来回晃的那个就是。
她成了所有人心中的宽心丸。成绩比她差的拿用的不如玩的多的学习用品跟她这儿找成就感,成绩比她好的,各个天之骄子更用不着跟她比了。
安然觉得县城的日子比山里更难熬。至少在山里她该什么样儿就什么样儿,不用藏着掖着。指甲缝里的灰那是烧柴烧的,可谁家不烧柴。她有娃娃你没有,她兜里揣俩糖豆就不给你吃。可有娃娃抱的跟嘴里长期有糖豆嚼的毕竟是少数。一年也就过节那几天跟她面前炫耀,显摆,找找幸福感。你就说吧,往大了说,可劲儿说,熬过那几天大家不又都一样了。
可现在不一样,差距那是每时每刻存在且摆在明面上的。吃的、穿的、用的,每一样儿都透着她和别人的不一样。有时候她都想把自己藏起来。
安然遇见梁恪是开学一个月后了,那天是十一假期的最后一天。按照惯例,她驮着半袋麦子去学校换下周的粮票。下午三点多,太阳已经没那么晒了,但也挺足,一路朝西,晃得人睁不开眼。
安然骑一会儿,就半眯着眼往前瞅瞅,人不多就赶紧扭两下。她知道来回扭屁股的样儿不好看,可她净吃不长个,两腿绷的直直的脚尖都立起来了还是连脚蹬子的影都够不着。现在紧着骑会儿,等到了县城人多的地方她就不骑了,下来推着走。
安然不知道是被太阳晃得没看清,还是人窜出来的太快,等她听见口哨声想躲时已经来不及了,“哐啷”一声,她和自行车一起倒在了路上。她摔得太不雅观了,很直接的,整个身子趴在地上,相较于她自行车就显的舒坦多了,整个盖在她身上,后车轱辘还不明就里的跟哪儿嗖嗖转。
“我靠,什么动静,”
紧接着一个急刹,滋~~胶皮划过柏油路面的摩擦声在安然摔倒的旁边停住。
“我靠,这也行”
车上的人失笑,丝毫没有上前帮忙的意思。胳膊杵着绿油油的山地自行车,冲着后边的人直乐。
“哎,瞧瞧,碰瓷儿呢,我他妈离着八丈远,屁都没看清,哐当就倒地上了,听声儿给我吓一跳。”
“下去看看,人没事吧”后边的人跟了上来,问。
“看看?我又没撞她,可不能瞎看,回头在讹上我。”
“我靠,梁恪,你别,别,别”
绿油油还没别明白呢,安然身上的重量就没了。就着劲儿她小幅度的动了动胳膊腿,除了膝盖和胳膊肘的位置有点疼,应该是蹭破皮了,其他还好,没什么硬伤。
“自己能起来吗”
不同于绿油油的豪横,这声音可柔和多了。
安然半趴在地上,眼睛顺着溜白的大号运动鞋往上瞧,刚仰起头视线就跟半蹲着双手撑住膝盖低头正瞧着他的人撞了正着。
“能起来吗”男生又问了一遍
被人这么瞧着,安然有些不自在。她摇摇头,双手搁地上一撑起来了。
男生见她没事,也随着直起身,手往她身后一指,说,“这个,”
安然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顿时傻眼了,蛇皮袋子竟然磨出了拳头大的洞,麦粒顺着洞口刷刷往外漏,多半袋都在地上了。
“呀”安然转过身,同时,一只手紧着在上衣兜里掏。变戏法似的从兜里掏出一块泛着黄的布条。是布条吧,梁恪没看清,就在心里临时给起了个名。毕竟纸巾代替手绢已经是上个年代的事了,难为死人也想不出布条的学名其实叫“手绢”。
梁恪瞧着她拿着那块“布条”顺着漏麦子的破口就往里塞,待布条完全塞进去后,伸出食指又沿着布条与洞口的缝隙贴合处转了一圈,一圈后,破洞竟然不漏了,这就给修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