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4页
    “如晖弟弟。”
    见着玉团子抱着另一个玉团子,太后笑得嘴都合不拢。
    身后跟着过来的皇后也是如此,含笑喊着两个孩子玩。
    让两个孩子玩到了一处,太后就不由得问道,“珠丫头呢?”
    七年的时间过去,魏荷珠也早就嫁了人,现在是身上有了孕,胎像不太稳,苏玲珑听人说了胎像不稳,看了一会,让她静养,过来和太后说,同时也送上了魏荷珠准备的寿礼。
    魏荷珠所选择的对象,说是百里挑一也不为过。
    魏家人、皇家人都看过一遍,最后还等着魏荷珠含羞带臊点了头,才有了这门婚事。
    三年前魏荷珠生了一对龙凤胎,两个小家伙也是生的玉雪可爱。
    年岁大的人就喜欢热闹,太后时常让魏荷珠把孩子带到公里来。
    太后说道:“需要什么药材?等会开了库房,有什么合适的就给珠丫头送过去。”
    苏玲珑自己也懂一点歧黄之术,加上又有现代的经验,只需要静养就可以了,便和太后说不需要什么药材。
    就算是这样,太后也准备了些寓意好的摆件,让人送过去。
    临近了中午,宫里头的李公公亲自到了户部,请魏正卿一起,中午吃个饭。
    中午算是一家人的小聚,晚上是宴请群臣。
    户部的这群下属,在魏大人离开之后,不知道是谁提到了段启。
    司琅笑着说道:“我先前就说段启这人不大聪明,人也不踏实,他要是知道大人去了宫里,恐怕又是一肚子酸水。”
    “他能酸什么?去了平田那地,做个芝麻大小的官,连来京都的钱恐怕都出不起,还想这些。”
    “是因为段明尧不争气,其实……也是被连累的。”另一人含含糊糊说道,他心里的想法也简单,段明尧养歪了,大长公主可以把人扔给段启,但是段启没办法拒绝啊,也算是被段明尧连累了。
    因为今日里是太后的寿宴,中午的饭食都送了点酒,那是不上头的桂花酿,喝得开心了,自然就敢说自己的心底话。
    这话一说,不等司琅说话,就有其他人反驳了。
    一拍桌子,说道:“段明尧是根子歪了,先前段启为了那个什么宋氏,大长公主和他和离,段明尧为了现在的秦氏,坏了御赐之物,结果呢,又要再找一个,先前的那个秦氏要再嫁,他就跑去大闹。分明就是得了段启的真传。”
    三年前,段明尧喜欢上了一个卖身葬父的贫家女,闹得要娶她为正妻,那阵子整个京都的人都在看段明尧的好戏。
    世子身份的时候,看上了没权没势的商户女,没了世子之位,只是户部侍郎之子,还有妻子,居然还有折腾了一个卖身葬父的贫家女出来。
    段明尧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让人瞠目结舌。
    段启要和秦文苏和离,两人和离了之后,段明尧如愿娶了那位卖身葬父的姑娘。
    段启彻底对段明尧寒了心,也不想管段明尧,干脆卖了宅子,给了段明尧一个独立的小院,让他自己过日子。
    结果段明尧的这位新夫人,直接就跑了,谁也不知道去了哪儿。
    段明尧又想找秦文苏,结果听说她要议亲,直接拿刀划了秦文苏的脸。
    段明尧没钱,秦家人不敢和皇家人闹上,就找到了段启。
    段启被闹得家宅不宁,干事出了错,最后被贬谪到了平田去做个县令,好歹是个读书人,现在万邦来朝,得发挥一下曾经状元郎的余热。
    不过也足以让人唏嘘了,好不容易从寒门出来,曾为状元郎,奋斗了一辈子,最后做了个贫穷地的小官。
    至于说段明尧,直接被八百里流放。
    那一阵,整个京都的人都在看段明尧的好戏。
    就连圣上也是心有余悸,幸好皇姐下定了决心,坚定地把人给赶回到了段家。要是给了他一个闲散的爵位,做了什么事,那都是丢的皇家的脸面。
    “要我说,还是公主的教育好,起码段明尧也不成器,好歹在公主府的时期,也没闹成这样,后来跟着段明尧,怎么都不行了。”
    “再想想啊,段明邵,那小时候可是有神童之名吧,结果呢,居然能做出偷盗之事,就算是家贫比不上过去,也不应当这样吧。”
    “我听说,以前公主是心善,不拘着段明尧和段家往来,如此来看,还是段家根子就坏了,所以才能够养成那样的孩子。”
    “还有一个小姑娘吧,不想背后说人长短,但是那位小姑娘,也是尖酸,不过是在她裙子上泼了点水,竟然直接拿鞭子抽人。”
    曾经的段启有多风光让人艳羡,如今就让人多感慨。
    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段启以前是个状元郎,寒门出身,现在过成这样,其实还是他自己的原因,要不是想着齐人之福,也不至于如此。”
    也因为段启的事,京都里不少人家在娶嫁之事上,都讲究起来了提前相看,还有不少立了规矩。三十无子或者三十五无子方可纳妾的规矩。
    老祖宗说的娶妻当娶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有大智慧和大道理的。
    ***
    中午是家宴,晚上的时候时候是宴请群臣。
    新研制出来的烟花,加了不同的元素,原本就缤纷的色彩里多了一种紫色。
    大朵的烟花在空中绽放,有带着铃铛的舞女歌舞妖娆,不光是群臣,还有番邦之人送上了寿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