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2页
    原来是江氏亏待了他,兴许他自己心里也害怕了。
    阮宣净不过是个孩子,阮老夫人的心里总觉得愧疚,对不住他。
    苏姝陪着阮老夫人说笑,一直在青崖院待到快到晌午时才回去蘅华院。
    庭院里,莲儿和文昆正在说话。
    莲儿是背对着苏姝站的,并没有看到苏姝。
    她笑的有些羞涩:“听闻你前几日得了风寒……现下可好些了?”
    文昆一愣,随后回答道:“好多了。”
    他停顿了下,脸微红:“你别担心。”
    “我才没有……”
    莲儿的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跟在苏姝身边的秀儿给打断了。
    她掩饰性的咳嗽,又和文昆说话,“你怎么过来了?是有什么事情吗?”
    文昆是跟着二爷伺候的小厮,一般情况下会待在书房,等闲是不能过来蘅华院的。
    莲儿猛然回头,看到苏姝一帮人都在,登时闹了个大红脸。她大步走去了秀儿的身边,侧过脸去看旁处。
    文昆也很不好意思,他把手里拿着的信递给了苏姝,“夫人,是苏二少爷从西北给您寄来的。”
    是张管家送过来二房的。
    “与哥儿来信了?”苏姝又惊又喜。她伸手接过来,摆手让文昆退下。
    文昆应“是”,临走前却看了莲儿一眼,目光带着担心。他自以为做的隐晦,其实都被苏姝看在了眼里。
    苏姝回去正房后,打发了众人都退下,唯独留下了莲儿。
    她坐在主位的圈椅上,把手里的信放在手边的紫檀八仙桌上,“莲儿,我原本也想询问一下你的意思……不过最近事情多,又给忘了。”
    莲儿莫名的紧张起来,牙齿咬着下唇:“夫人,是什么事情?”
    她刚才见了文昆,忍不住就同他多说了两句话,别的就没有了。谁知道又被夫人给瞧见了。
    “你先别急。”苏姝安慰了莲儿一句,“……就是关于你的终身大事。你年岁大了,我总要给你寻个好归属的……我瞧着你和文昆还是挺合适的,文昆的家底我也都问过了,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是个殷实的人户。等你嫁过去了,我会给你多陪送些嫁妆,你日子过得也舒坦,婆家人也不会低瞧了你。”
    莲儿没想到主子说的这样直白,她愣了一下,脸腾的红了。
    “夫人……奴婢……奴婢……”莲儿嗫嚅了许久,结结巴巴地:“奴婢不愿意嫁人……奴婢……奴婢打定了主意要伺候您一辈子的。”
    “胡说。”苏姝笑起来:“姑娘长大了,总是要嫁人的。”
    她打量莲儿的脸色,突然又说道:“我让二爷去问过文昆的心意了,他是同意的,就看你了。你若是不同意,我趁早打发了文昆,也给你另外寻一户好人家……”
    莲儿原本就是个急性子。
    她被苏姝非真非假的一吓唬,也来不及想其他的了,匆匆的开口:“我也同意的。”
    苏姝忍住笑,“行了,我都知道了。等过完年,就给你和文昆办亲事。”
    莲儿抬眼去看苏姝,这才明白过来苏姝的真正用意。
    她眼圈一红,跪下给苏姝磕头,“奴婢谢过夫人。”
    莲儿和秀儿不一样,她是苏家在牙婆子那里买来的丫头,没有根底的,更不知道父母家人是谁。
    她没有想到主子会为她做到这个地步,一时间感激涕零。
    “好了。”苏姝起身,亲手扶了莲儿起来,又和她说:“只要有我在,你以后过的都会是好日子。”
    莲儿上辈子算是陪着她死在了阮家,重生一回,她想许给莲儿幸福。
    等莲儿退下了,苏姝才去看苏琪与写的信。
    信中也没有说别的,只说他在西北一切都好,不用她惦记。还说他跟着英亲王打了两次仗,受了点小伤。最后还问她,他的两个小外甥是不是已经出生了?
    苏姝看完了信,心却一点点沉了下去。
    她一手带大的弟弟她是最明白不过的,一向是报喜不报忧的性子,尤其是对她。
    但是弟弟却主动告诉她受了小伤……很明显不对劲。或者说,弟弟受的根本不是小伤,而是根本无法掩盖的……这样说,只是让她心里能提前做个准备。
    苏姝长长的叹息一声,却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与哥儿远在西北,她除了担忧,什么都做不了。
    冬日里天冷的厉害,又接连下了两场大雪之后,日子就到了腊月三十。
    腊月三十,又称除夕。
    宫里传来了消息,要办一场除夕宴会,遍请燕京城的各位朝廷命官以及夫人以示庆贺。
    往年也有这样的宴会,都是阮老夫人自己过去,偶尔也会带着江氏一起。
    但今年阮老夫人心情糟糕,实在是不想再进宫了。
    她便嘱咐了苏姝,“你是阮家的宗妇,虽然还没有被诰封,但也是早晚的事情。我老了,阮家的以后是要靠你撑起来的。”
    苏姝应“是”,恭顺地:“母亲,媳妇儿明白的。”
    最近的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阮老夫人觉得挫败和心灰她都能理解和体谅,也不会在这种时候去推诿什么。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苏姝成为了阮清川的妻子,就应当去承担她作为“阮清川妻子”这个名头所带来的责任。
    阮老夫人拍了拍苏姝的手,“好孩子,你是嫡房的媳妇,是要比旁的院子多受些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