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5页
    姜梨现在并不缺钱,制作出来的农具她也并不打算卖出去,而是打算全部免费推广出去。
    因此她直接去找了沈钰。
    沈钰看到姜梨带来的一堆农具沉默了许久。
    他发现,他已经尽可能的提高了自己对姜梨的评价,但是每次姜梨总能带给他新的认识。
    眼前的这一堆农具沈钰并不懂,沈钰出身世家,就算是在景国国破之后,他也没有过上什么苦日子,加上常年待在盛京,他日常依旧是世家公子的做派。
    要他理解这些农具到底能做什么还真是为难他了,但是姜梨解释一番后他也懂了这些农具所蕴含的意义。
    他知道,这些农具能带来丰收,能让殿下没了后勤的顾忌。
    东夷缺兵,特别缺。
    景睿旸手里只有四万天策军。
    但是就算是如此缺兵的情况下,他还是选择放景延强征而来的东夷军回家。
    这是为什么?
    为的就是农耕。
    打仗,打得是粮草银钱。
    虽然为了这一战,景睿旸早几年前就一直在让宋言秋大量收购粮食等补给。但是四万天策军不是一个小数目,每日的吃喝加起来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就算提前囤积了许多粮食,也撑不了多久。
    而且,景延早有撤离打算,他走的时候不止带走了他的天策卫,同时带走的还有整个东夷粮仓和整个东夷的赋税。
    景睿旸得到了东夷不错,但是他拿下的东夷可以说除了那些平民百姓外就是一座空城。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东夷居民不能缴上今年的税收,那景睿旸恐怕很难撑过明年。
    沈钰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他也很想解决这个难题,可是人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增长起来的,就算现在让整个东夷的适龄人口都拼命的生孩子,可这些新出生的人口想要成长到能够干农活的年纪,那至少得要十年。
    沈钰也想过改良农具,但这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毕方行每天忙着改良军械已经忙得焦头烂额,整个人都没了之前富贵公子的模样,看起来人都苍老了十岁,就毕方行那憔悴的样子,沈钰还真没好意思开口说改良农具的事。
    后面自己被自家殿下外派到了东津镇当乡大夫,他也就暂时放下了改良农具的想法。
    但是没想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姜梨竟然就这么把一套改良的农具给送到了自己面前。
    “杨夫人,你可知道这些农具意味着什么?”沈钰脸上没有了平日里温和微笑的样子,看起来有些严肃。
    姜梨奇怪的看了沈钰一眼:“沈大人,这农具是我亲手改造制作出来的,它们能带来什么改变我最清楚不过,所以我才带着它们来找沈大人,我相信,有沈大人在,这些农具能够发挥出它们最大的作用。”
    沈钰默然。
    “杨夫人,既然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那你还准备免费将这些农具传播出去吗?据我所知,这些农具就算是加价一成,买的人也绝不会少。”
    在听到姜梨打算让自己免费将这些农具传播出去之后,沈钰就有些看不懂姜梨了。
    他不爱财,但是他想不明白,为什么姜梨能够丝毫不在意银钱的将这些农具放出去。
    从东津镇到东夷,甚至未来的整个大临国土,沈钰不用算都知道这会是一笔多么大的天文数字。而面对这一大笔银钱,姜梨竟然毫不犹豫的放弃了。
    这是圣人之举了吧?
    沈钰平心而论,若是换成自己,就算他也会选择放弃这笔银钱,但那也会是万分纠结之后才做下的决定,绝不会像姜梨这番轻描淡写。
    “沈大人,你错了,别说是加价一成了,就算是原价出售,也不会有太多人购买的。”姜梨摇了摇头反驳了沈钰的话。
    “为何?”沈钰不太理解姜梨的意思。
    “沈大人,你往外看看,你觉得东津镇是怎么样的?”姜梨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反问一句。
    “东津镇虽小,但这里的百姓却是安居乐业,是一个宁静平和的小镇。”沈钰思索一会给出了一个答案。
    “不,这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小镇。农具对沈大人来说恐怕不值一提,你可能会觉得这么好的农具,一放出去百姓必然是趋之若鹜的吧。”
    “难道不是?”沈钰更加疑惑了。
    “自然不是,新的农具就算再好,那也是要额外花钱去买的,既然如此,原先的农具又不是不能用了,何必要再买新的呢?就算旧农具不如新农具好用,可是能用就行了,讲究那么多干什么?这样一来除了几家富户可能会有想法,大多数的百姓绝不会花钱去购买这些新的农具的。”姜梨微微叹息。
    百姓太穷了,哪怕知道买了会提高农产,但也不会有人来买的。
    “竟然是如此吗?”沈钰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
    “是啊,所以在制作这些农具的时候,我也考虑过这一点,因此,大部分的农具都是在旧农具的基础上改造出来的,只要沈大人分配给我几个工匠,那我就可以教会他们如何改造农具,这样,只要花上非常少的银钱便能得到高效的农具,这样,这里的百姓才会换上新农具。
    而有几样无法通过旧农具改造的新农具,也可以鼓励百姓以旧换新,用不用的旧农具来换取高效的新农具,而旧农具也可以回收利用,拆卸开后,其中的木料可以用来做改造新农具之用。这样一来,旧农具不会浪费,新农具也得到了推广,其中的成本不过就是工匠们的工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