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严看到徐衍背在身后的手,慢慢攥住了。
他不知大人在想些什么,其实以大人的身份,若真是喜欢那位傅家姑娘,上门提亲就是,那傅家还能有不答应的,何况两家不过是口头上的约定,没有过明面上的文书,那都是虚的,即使程家知道了,也不可能说什么的。
况且徐太夫人一直催促大人娶亲,若是知道大人心中已早有喜欢的人,说不定别提多高兴呢。
刚刚入秋,夜里的风已经有些凉了,徐衍任凭风吹拂着衣衫,夜色中谁都看不清他的脸色。
她一直都不愿意嫁入程家,怎的这次就转圜了?难道是傅仲儒逼迫她了?
方严见徐衍不说话,轻声喊了一声:“大人,还有件事。”
徐衍凝眸看他,方严道:“傅姑娘最近在查一个叫薛坤的人,好像惊动了赵王府,我在保定看到了神策卫的人。”
神策卫归中军都督府所管,左都督朱安曾是赵王的手下。
“薛坤?”徐衍听到这个名字并不是很陌生。
方严点头道:“是赵王身边的一位幕僚,此人口才了得,颇会讨赵王的欢心。”
屋子里点了檀香,格外让人心静,徐衍却皱起了眉:“她调查薛坤做什么?”那赵王府可不是容易探听的地方,赵王生性狡黠狠愎,现如今连太子的人都不敢轻易招惹赵王。
她小小年纪,倒是胆大的很。
方严回道:“薛坤是傅府的一个姨娘的兄长。”
徐衍听说过这位薛姨娘,御史院的人曾上折子参傅仲儒私德不修,他恰巧看到了,虽说是件纳妾的小事,不过这也影响了傅仲儒的仕途,按理上一次的考核是个优,他本该升入京中的,却因着这个只升了个五品的府同知。
那薛姨娘的兄长竟然是薛坤,徐衍重新坐到书案前面,她一个小姑娘怎的就惹得都督府的人出动了,徐衍觉得此事并没有这么简单,颇有些疲惫的揉了揉眉心,看样子他很有必要去一趟保定。
第25章 “你让人查赵王的手下,有没……
再过些日子就是沈氏的忌日了, 长宜让王升家的准备了三牲果品祭祀,又带着下人们做了些楮钱纸锭,她想在当日请了僧人来府里做法事, 傍晚的时候去了前院书房。
傅仲儒刚去西偏院看了薛姨娘回来,穿了一件青色镶边的直裰, 坐在临窗的罗汉床上看书,炕桌上点了一盏灯烛。
长宜进去行了礼, 坐下和傅仲儒说沈氏忌日的事, 傅仲儒听到沈氏神色有些黯然, 和长女说:“你办事向来妥当, 父亲也都是放心的。”
他放下书, 打量了一眼长宜道:“薛坤的事我已经和你姨娘说过了,我让你姨娘少与他往来, 你不用太担心了。”
毕竟薛坤和薛细蕊乃一母同胞的兄弟,让他们断绝来往也是不可能的, 何况赵王只是有不臣之心,并没有造反谋逆。
长宜点头:“只是这事也不得不防着点, 父亲还是多留心一些才好。”
次日, 庄头曹管事的娘子带了好些新摘的瓜菜来给长宜请安,长宜留了她在府上用饭,午饭过后, 长宜小憩了一会, 听到外头传来动静, 睁开了眼睛。
木槿匆匆忙忙进来道:“姑娘,薛坤来了府上,冯管事把人请到了花厅,薛姨娘带着二姑娘在花厅说话。”
长宜不由皱眉, 净了脸问:“父亲可回来了?”
木槿回道:“老爷中午回来了一趟,午后又出去了,现在不在府上。”
长宜道:“那就好茶好水的待着。”人来了总不能赶出去,不过薛坤什么时候来的保定。她总觉得薛坤这次来没什么好事,心下有些不安,叫了王升过来问话:“你那几日在赵王府盯梢,可叫人瞧见了?”
王升整日在外头,脸晒得黝黑,穿着一件青布短褐,想了想道:“我在王府对面的酒楼坐了两天,那里人来人往的,也没什么异动。”
他倒是想起了什么,又道:“皇上召了赵王进京,外头都在说皇上要重用赵王,让他带军北征。”
京城有那么多公侯将军,皇上此番却召藩王入京,可不是什么好事儿。薛坤是赵王的幕僚,想来是跟着赵王一起来了京城。
长宜点了点头,让王升下去了。
薛坤走后四五日,薛细蕊还是每日拖着沉重的身子来给长宜请安,倒也相安无事。长宜有些日子没有去观音寺进香,抄的经文也已经厚厚一沓了,便挑了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出门。
王升家的套了马车,长宜给傅仲儒请了安后就坐上马车去了观音寺,出了胡同,马车走到大街上,熙熙攘攘的声音传进耳中。
马车拐到另外一条街道,长宜打开车帘往外看了看,不知为何,她总觉得后面好像有人跟着他们。
她心中有些不宁,让王升家的在一家糕点铺子前面停了下来,青竺下车买了两包刚出炉的糕点,回来跟长宜说:“姑娘怎么疑神疑鬼的,大白天的谁跟踪咱们呢。”
长宜一想也是,这条路她不知走了多少遍,何况还有十几个家仆跟着,倒也没什么可怕的,她点了点头,让王升家的继续赶路。
观音寺在清苑县外,马车行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长宜扶着木槿下了马车,看到来往的香客觉得自己的确是想多了。
观音寺香火旺盛,每天都有方圆几百里的香客赶过来进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