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4页
    9点50分,寄明信片去!
    朱厌险些在山海界闯下大祸,一时半会儿不想回,决定在林家常住。
    他以前时长在人界走动,结交了不少人类朋友,不过最近一次已是两百多年前的事了。
    这次留下来,暂时还没想好要做点儿什么。
    反正时间多,不急在一时。
    比起观察人间变化,了解科技进步到何种程度,他更好奇林家父女的相处。
    遂,决定参与到寄明信片的活动中去。
    户外天气十分好,蓝天白云,暖风徐徐,金灿灿的太阳不晃眼睛,还有体感舒适的温度。
    出了门,林小鸢蹦蹦跳跳的走在前面。
    林筑龙和朱厌跟在后面,保持四五米的距离,聊着属于他们大人的话题。
    今天的林家小妹穿大圆领的白衬衣,外面套红黄格子连衣裙,长袖的袖口边有漂亮的荷叶边,白色的袜袜,再来一双好穿好跑的棕色提篮鞋。
    林筑龙给她梳的头,把长至背心的头发均匀分成两股,编出对称的两只辫子,用丝绸发带在发尾绑出蓬松的蝴蝶结。
    爸爸怕外面风大,把小风筝吹跑了,所以要给她戴一顶圆边草帽。
    帽子上的蝴蝶结和绑在她发尾那两只颜色格纹一致,既有呼应,又有统一美感。
    最后,斜肩挎一只古钱袋形状的小熊布包,里面装她的手机,备用发带,还有胡圆姨姨手工做的花生糖。
    不管今天是哪天,林小鸢都要做千景华庭最靓的崽。
    林小鸢人缘好,又擅与他人分享。
    经过孙家,孙泉爸爸正在前院洗车。
    她一溜儿小跑过去,从包包里拿出花生糖请孙爸爸吃。
    主动问,双胞胎呢?
    孙爸爸说,双胞胎被蕊恣阿姨带去外公外婆家了,吃过午饭就回来。
    还让她放心,不会忘记下午三点的读书会。
    这是尉迟奶奶长期筹办的小区活动之一,每周六下午3点,会在叶悦的深夜咖啡馆二楼会举办一场小型读书会。
    不管两岁半的宝宝,还是十八、九岁的大学生,都可以参加。
    但参与形式必须是大人和小孩的组合。
    为了保证读书会的质量,每期参与人数限制在二十人以内。
    最开始参与者寥寥无几,现在已经需要提前在群里预定了。
    有时候人数太多,没来得及报名的大人还会自发找别的场地。
    林小鸢是读书会的元老,每次都和孙家的双胞胎,还有住在单元楼两户人家差不多同龄的小孩一起参加。
    今天下午这场的主题是‘我最喜欢的冒险故事’,直击勇敢的小朋友们的心!
    林筑龙停下和孙泉寒暄,跟他介绍身旁的朱厌。
    林小鸢不等他们,蹬蹬蹬的跑向艾与晴的家门口,踮起脚尖在铁门的电子锁上放一颗花生糖。
    画家姐姐不爱出门,喜欢网购,每次买到好吃的零食,都会送小风筝一堆。
    是故,林小鸢有什么好吃的,也会跟她分享。
    画家姐姐喜欢白天睡觉,所以不能吵她,花生糖放在门上,她一准知道是谁送的。
    离开小区前的最后一站是尉迟奶奶家。
    林小鸢轻车熟路的晃过去时,尉迟婷正在打理她心爱的绣球花。
    奶奶的牙不好,拒绝过她的花生糖,所以她就不拿出来了,下次经过的时候,会从家里拿一些胡圆姨姨烤的曲奇。
    尉迟婷劳作累了,坐在秋千上休息,夸她戴帽子好看,问她要去哪儿,做什么。
    林小鸢背着小手回答,爸爸带我去寄明信片!
    尉迟婷继续问,给谁寄呢?
    林小鸢摇头撇嘴,外加耸肩,不知道,爸爸没说。
    小大人惆怅得很。
    尉迟婷被她逗得哈哈直笑。
    林小鸢趁机问,尉迟奶奶有没有寄过明信片?
    尉迟婷说经常寄,以前给父母,给友人,给儿子女儿和孙子孙女们寄,现在只给她的丈夫寄。
    “现在啊,奶奶只要想那个臭老头子,就给他住的地方寄一张明信片。”
    这话听来颇为伤感。
    而通常这种情况,小孩子都会问爷爷去哪儿了。
    林小鸢不行,她是千景华庭的解语花。
    她要哄奶奶开心。
    尉迟婷见她愁眉苦脸,想要努力憋点儿什么来逗自己,反而宽慰她道:“没事,奶奶不难过,早晚啊,奶奶也要去找爷爷的。到时候小风筝想奶奶,也给奶奶寄明信片!”
    林小鸢绽出比阳光还灿烂的笑容。
    “嗯!”
    散步来到邮局,靠近门口的柜台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明信片。
    热门影视剧的剧照,小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青春偶像写真,世界各地的风景照,鲜艳亮丽的手工彩绘……
    林筑龙让女儿挑。
    林小鸢趴在柜台玻璃上,认真扫视里面的每一张。
    选哪一张好呢?
    首先排除热门影视剧和偶像明星这两大类,然后嘛……选风景会显得她太老成,卡通的又有违她审美喜好。
    手工彩绘?
    她已经自动默认收明信片的一方是云琅了。
    身后,听到朱厌问:“你们打算寄给谁?云琅吗?”
    “云琅在旅行中,没有固定居所,而且他和小风筝不熟。”林筑龙早有人选,用下巴点了点女儿的小脑袋,目标明确,“她大伯,寄到学校里,城南到城北,星期一就收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