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久柔柔地笑了,这辈子为数不多的收礼物中已经有两次都来自于这个小家伙了,他究竟还有多少惊喜是自己不知道的。俯身在芒的脑袋上亲了一下,杨久轻轻地捏了捏他的脸,“谢谢,我的小宝贝。”
芒脸上是收敛不住的笑容,有些害羞、有些骄傲。如果有尾巴,现在一定在不断地甩来甩去,停都停不下来。
门外,手上捧着一束花的赵禛沉着一张脸。
“王爷?”小甲壮着胆子靠近。
赵禛把花交给小甲,“养起来吧。”
小甲拿过花恭敬地说,“诺。”
赵禛没有立刻进屋,而是背手站在廊下看着天空,看背影怎么都觉得有那么一丝两丝的怅然。
倒也是。
每一次都让一个孩子捷足先登,心里面多少有点怄的。
但和一个小孩子置气又落了下成,所以只能够怅然了。
杨久走出屋准备去东跨院的时候才发现赵禛,“你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啊,怎么不说一声?怎么不进屋啊,站在门外做什么?”
一连几个问题砸了过来,赵禛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先回答哪一个,迟疑了下挑了个重点说:“没回来多久。”
“哦哦,那累不累?不累就和我去东跨院吧,钱师傅他们做出来的泥活字出来了。”
赵禛点头,“好。”
杨久下意识地朝赵禛伸出手,“走吧。”
这回赵禛可没有半点迟疑,一把握住杨久的手,微微用力就把她拉到了自己身边,“嗯,走吧。”
临走时还朝里深深地看了眼芒。
芒看着两个大人离开的背影,哼了下说道:“幼稚。”
说完,他就蹦蹦跳跳地去书房,要看书啦。
东跨院,匠人们没有就那么干等着杨久过去,而是把烧好、刻字的泥活字排列起来固定在木框子上,书页大小,旁边竹扁里还有许多泥活字,常用字的数量更是多备了一些。
钱师傅拿了沾了墨的布团轻轻按压在泥活字上给它们均匀上色。
放下布团,伸手拿过早就在一旁准备好的纸覆盖上去,用刮子轻轻刮压。
挑选的墨质地中等,但印上纸后吃墨性较好,没有晕染开。
钱师傅觉得差不多了,把纸张缓缓揭开,纸上的字就那么呈现在刚好走进来的杨久和赵禛眼前——吾日三省吾身……,是《论语》。
杨久和赵禛对视一眼,加快了速度走了进去。众匠人行礼,赵禛示意他们免礼,没多说什么,直接直奔主题去看泥活字。
赵禛说,“再演示一遍。”
钱师傅称是,连忙上前准备把刚才的步骤再来一遍。
赵禛叫停。
钱师傅诚惶诚恐。
赵禛说,“印《为政篇》。”
钱师傅没有不从的,喊来了几人一起重新排列泥活字,很快框子里就出现了《论语·为政篇》的开头:子曰:……
不需要重新制版,只需要重新选字排列就可以轻松地印上自己所需的内容。
赵禛一下子想了很多、想得很远。
他看向杨久,她正好奇地尝试着选字、印刷,仿佛也是第一次见到、第一次使用。
操作台上,杨久把所有步骤都尝试了一边,连连感叹说:“太神奇了,太好用了,钱师傅你们做出来了啊,将改写历史知道吗 ?以后印书方便,书本费肯定便宜下来,会有更多人读得起书。你们现在做的,利于后世。”
钱师傅他们哪里敢当,连连推辞说是公子的功劳。
是公子想出来的,他们只是按照公子说的做出来而已。
互相推辞没意思,正在兴头上的杨久回头找到赵禛,“快来试试呀。”
赵禛回以微笑,走了过去。
第111章 开荒第一一一天
时间进入十月, 终于开始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雪粒子洋洋洒洒,于正午时分开始落下,太阳还在厚厚的云层后面释放着光芒。抬起头看, 经过云层过滤的阳光如雾一样刺着双眼, 阳光中好像有什么在翩跹飞舞,犹如阳光凝成的实体,一粒一粒, 折射着光线, 有万万千。忽然有一粒落在了眼睛里,凉凉的、冰冰的,眨一下眼睛, 瞬间消失不见。
“下雪了。”
胡骁兴奋地说, “下雪了!”
“真的啊郎君, 下雪了!!!”
侍从叫的声音更大。
周围人看看这两个站在大街上手舞足蹈的家伙,肯定不是北方人,南方来的吧。肯定是南方来的,也只有南方人看到下雪了才会吱哇乱叫,北边的早就司空见惯,看到雪只想猫回家,把一冬的粮食在心里面再盘算一遍又一遍。
正所谓,家中有粮、心里不慌。
粮食啊, 太重要了,有时候有钱都未必能够买到粮食。
“胡郎君。”
女人的声音从沿街的商铺里传来。
胡骁的兴奋劲儿还没有过去, 他似含春带俏的眼睛看过去,“二娘, 下雪了。”
陈二娘莞尔, “胡郎君进屋吧, 外面冷。现在雪刚落,还看不出什么,一夜之后满世界银装素裹的,那才好看。”
胡晓轻应一声,“还是二娘想的周到,我这就进来。”
一个小娃娃斜挎着一个包小跑着过去,在街边的老虎灶那边停下。守着老虎灶的女人膀大腰圆,穿着轻薄的皮袄、带着一顶露出一圈黑色风毛的帽子,脸上蒙着口罩,就露出一双眼睛在外头。看到娃娃过来,从手套里伸出手拿出早就准备的铜板塞进孩子的手里,孩子从自己斜挎的包里拿出一叠纸,给完了就要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