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周铮向来的行事作风,江婉的目光也不由自主的跟了过去。
周铮看的地方距离自家沙船不远,那里也正依靠了一艘大船。
只不过两艘船排在一起,将自家的沙船衬得如同幼童,小得可怜。
“嘉裕江上还能行走这么大的船吗?”江婉也有些吃惊。
大船装载多吃水深,河道不深很容易搁浅。
“婶子,我怎么看着那些人卸下的像是军粮啊?”
第317章 像长相厮守的家人
军粮?
江婉将惊疑的目光转移到周铮的脸上。
这话可不能乱说。
江陵府处于大虞腹地,此时既无内忧、也无外患,无缘无故囤积这么多军粮干啥,难不成有人要造反?
皇权之下这个念头那可是连想都不要想!
“或许是你看错了?”
“不可能!”周铮的面孔突然变得凝重起来,“我在军中呆了快十年,不可能连军粮都认错。”
“婶子,您看到那麻包上的记号没,那是军中独有的标记。”
“如果我所记不错的话,这些军粮正是去年驱逐西夷大战中,本应该送到战场的!”
听周铮这么一说,江婉的神色也复杂起来。
“就算是军粮,也有可能是过期的陈粮,不一定就是去年的吧?”江婉仍然心存侥幸。
谁不想过岁月静好的日子,况且老三现在已经跟常大将军去了京城,如不出意外,将来稳妥妥是一个武将。
“婶子,你看到上面那个申字了吗?那正是去年的年号!”周铮的语气越发笃定,让江婉的心也跟着沉了下来,连李延宗带回酒的喜悦都已经荡然无存了。
去年的驱逐西夷大战战况,江婉前前后后都打听得清清楚楚了,毕竟事关李延平。
只是了解得越清楚,江婉就越发心惊胆颤。
虽然事后整场战役以胜利而宣告终结,但其中的曲折和艰辛让江婉这个局外人事后听着都后怕不已。
对于古代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江婉的认知不多,记得最牢的一句成语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可偏偏在这场战役中,粮草就曾出过问题,让大将军带领的十万朝廷精锐身陷边境,进退不得,曾一度在战局中失利,差点就全军覆没。
李延平年前风尘仆仆的回家,正是被常将军委以重任去送信的。
幸得另一位将军与之声东击西,并出其不意的直捣了西夷人的老巢,这才解了大军的危难,最终一举夺得胜利。
这场在史书上只会留下寥寥数句的战争,背后却关乎着十多万人的生死。
更是李延平与兄弟们浴血奋战,在茫茫冰原生死挣扎,才取得的最终成果。
江婉当初打听这件事时对,对负责粮草的官员简直深恶痛绝!
但内心还是不由自主的给安上了众多开脱之词。比如无能,比如国库空虚。
毕竟如此盛大的战事涉及到江山社稷安危,涉及到老百姓财产性命,一直对外的当口,就算是丧心病狂的贪腐之辈,也应该不会如此儿戏。
可如果周铮的判断是真的,这其中意味着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一想到当初大军弹尽粮绝,在边境苦苦挣扎的人群中有李延平;再想到要不是粮草不济,李延平也不至于千里奔袭,于雪原中差点丧命,江婉只觉得怒火中烧。
抛开民族大义、家国情怀不说,那这中饱私囊、几乎葬送十万大军的背后之人,等同于投敌叛国的大罪人呀。
“可是这些原本应该运往边境的军粮,为什么大战之后会出现在这里呢?”周铮没有江婉想得多,此时满脸都是疑惑。
为什么?当然是因为有人想要牟利呀。
至于是谁,估计一般人就查不出来了。
“要不看看这些粮食都去了哪里?”尽管江婉知道这并不是一件自己能插手的事情,但她仍然忍不住好奇。
若这一切真的如她推断一般,那这个大虞朝已经烂到了骨子里,往后还真的能过太平日子吗?
江婉对此忧心忡忡。
“好,我去看看!”
“喂,你小心着些,若真是军粮,肯定防范得紧。”眼见周峥大摇大摆的就要走过去,江婉一把拉住了他,“千万别让人看出来你的用意。”
“知道了婶儿。”好在周铮的反应也很快,一下就明白了江婉的意思。
“江大姐,听说酒楼里出了点事?窦家酒坊的话事人我也算认识,要不要去帮着说和说和?”江婉目送周铮离开,人还没回过神来,就见蔡七爷已经下船过来了。
“蔡兄弟!这趟辛苦你了。”江婉忙打起精神。
“窦家酒坊的事已经解决了,这事窦家的管事也无能为力,就不必为难人家了。”
说起这次的事情,窦家夹杂期间也应该是左右为难。
江婉专程去了一趟窦家酒坊,还没等兴师问罪,人家管事就直接将违约赔偿拿了出来,还能说什么?
“还是孙启耀那孙子使的坏?”蔡七爷的脸上,有毫不掩饰的怒色闪过,“是他就不难对付,这事你交给我。”
边说着边作势就要去找人理论的样子。
江婉不得不拦住他,“目前咱们无凭无据,还真不能把他怎么样。”
“有你们送回来的这一船酒,眼下也解了燃眉之急,好在蔡兄弟你想得周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