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愣怔几秒,陡然反应过来:“郎君,莫非是想……”
谢愔微微点了下头。
“万万不可啊,”徐海慌忙劝说,“密阳何其凶险,郎君金贵之身,留在巽阳已是无奈,怎可去那等危险之地?您去问太傅,他也必然不会答应的。”
谢愔冷漠地收回目光,安静片时后,口吻平静道:“前段时日送去衡川的翻车图纸,如今应已到了阿父手中。”
“是。”
“那取信笺来吧。”
徐海仍想再劝,在看到谢愔凛然不带丝毫笑意的神情后,终是闭上了嘴,乖乖取来信纸,替主人磨墨。
凉风刷过窗口,掀起纸面轻轻浮动。
在谢愔换纸之际,徐海扫着对方弧度优美的眉眼,还是憋不住幽幽询问:“郎君,当真要去密阳?”
谢愔顿笔,凝眸注视着纸上墨字:“毕竟,那有医我之药。”
第四十三章
因为姜恪再三嘱咐要尽快将物资送达密阳,护送物资的车队全程赶路不敢停歇,约莫七日后,数辆装运着粮草武备的大车便抵达了密阳。
姜舒对巽阳车队的到来也是盼望了许久。
这半个月来,他拼着熬夜头秃的危险,日日处理政务到深夜,总算勉强将城中秩序恢复到了正常状态。
然而随着百姓的生活渐渐恢复,库中的粮食也在以飞快的速度被这座大城消耗着,再不送点粮食过来,怕是连守军的日常所需都要维持不下去了。
于是,在当日车队抵达官府后,姜舒收到消息便立即来到了官府门外迎接。
本想再履行一次自己身为仓曹掾的职责,亲自清点物资入库,但很快他就没了这个心思,因为这一次随车队而来的人实在太多了。
姜恪不愧是个负责任的好爸爸,不仅明明白白看懂了他信中的暗示,将诸曹中办事得力的官吏都抽调了几个过来,还说服了张子房来此做他的幕僚,辅佐他处理各方面的政务。
除此之外,还有当初主要负责教民耕种政策实施的葛建,木坊参与过水车制造的木匠,铁坊参与兵器改良制造的铁匠,甚至连顾逆风砖厂和水泥厂的工匠都派了一些过来。
按照姜恪给他的回信上所言,送砖厂的人过来是为了让他在密阳再建一座砖窑,方便就地烧砖,在周围修建坞堡等防御工事。
总而言之,有了这些巽阳过来的专业人士,姜舒总算不用一人身兼数职,每天绞尽脑汁地给玩家布置任务了。
作为官府的最高领导,他只需在府中发布政令指示,而那些繁琐稀碎的事务自然都可以交给下级安排处理。
不过还是老问题,目前他并没有收到朝廷的正式任命,因此也只能暂时充当一个指挥官,而无权给予手下人官职权利。
当然这些被分配过来的官吏也不在乎,敢于接下这项任务的,哪个不是带着一些拼搏狠劲的。
前线固然危机四伏,但伴随着危险的往往还有巨大的机遇。
被分配过来的官吏大都出身低微,在巽阳有士族压着,也许再过几年十几年,他们都只能待在那个小小的吏员位置上。
纵使姜恪已经是个相当不错的上官,很多时候提拔人才都只看能力,而不论出身,但一些规矩约定俗成,他也难以改变。
例如整日在官署中饮酒度日的户曹掾王昱,这般懒散不务正事之人,本不该坐在这一曹主管的位子上,然而就因为他出身于北地四大高门之一的定山王氏,哪怕只是个旁支子弟,姜恪也无法将他挪位。
而相比之下,密阳情势就很附和他们这些寒门人士的心意。
如今的密阳城中已经没有了世家豪强,且官府刚组建,正是用人之际。
这便意味着,只要他们这些巽阳过来的吏员能够办好公事,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不出意外,待到姜殊被朝廷任命为密阳县令,他们便可随之升至各曹主事。
诚然,在此做官,最高也只是县府曹掾,说出去似乎还不如在郡府做官有面子。
可既然姜殊能夺回密阳,为何不能夺回兴郡其他诸县?
指不定有一日,他们就成了兴郡的诸曹主事了呢?
任何时候,有希望总比看不到希望来得好。
因为有这么一个念想吊着,来到密阳的官吏做事都十分认真,一个个化身工作狂,短短几日,便将县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整个官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势。
官府诸事安排自然十分重要,但当下最为关键的肯定还是城防。
在车队抵达的第二天下午,将所有巽阳而来的官吏安排妥当后,姜舒便同张子房与步惊云一起去了武库,查看巽阳运来的新武备。
考虑到接下来的战线将转移到密阳,姜恪几乎将巽阳新制造的武备全部转移了过来。
在张子房担任兵器坊主管后,诸多武器都有了改进,除了之前使用过的连弩与火药武器之外,这次还送来了新制作的两样冷兵器——双刃长刀与三棱军刺。
双刃刀的刀身窄而沉重,两边开刃,刀刃锋利,比起一般的刀剑来说使用方便,杀伤力也更强。
三棱军刺刀更不用说,这绝对是冷兵器中穿透力最强的武器,只是功能比较单一,只能刺击,但杀伤力同样强于一般的刀剑。
不过因为这两样兵器的锻造工艺复杂,所以造得不多,两者加起来也才只有堪堪一百五十柄,连两百个玩家士兵都无法配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