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2页
    青山刚做好一锅烧饼送过来,就见二丫正准备在那装烧饼,他道:“二丫,你先等等,我这里有刚做好的热腾腾的,你拿这个路上吃吧!”
    二丫闻言咧嘴一笑,大眼睛笑得弯弯的,道:“谢谢青山哥!”
    青山摸了摸后脑勺笑了笑,只觉得二丫仿佛变好看了许多。
    “二丫,你怎么买这么多烧饼,一个人吃得完吗?”同村的崔婶子见她买这么多惊讶的问了几句。
    二丫道:“婶子,这些不是我自己吃的,这不是今天回家嘛,我专门给爹娘弟弟妹妹们带的,他们还没有尝过呢!”
    崔婶子听了直夸她懂事孝顺,二丫咧嘴的弧度更大了。
    她现在隔五天就会发一次工钱,爹娘现在都对她可好了。等时间长了以后两个弟弟读书的钱也有了。
    靠着二丫每次拿回去的工钱,他们家里的日子渐渐好了不少,虽然做不到顿顿有肉,但每顿都能吃上白米稀饭,前几天她娘还扯了几批布,说是今年过年要给她们做新衣服。
    二丫从记事起就没有穿过新衣服了,她好高兴。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姜小郎君,不仅给的待遇好,而且发的工钱也高,她发自内心觉得姜小郎君是个大善人。
    平安村里有很多这样的人家,因为姜子延的关系在悄无声息发生着变化。而这些姜子延一无所知,此时的他正在研究造纸术。
    他从百科全书上找到了一种改进的造纸术古法,现在正在琢磨着怎么实现它。
    现在已经是腊月了,等翻过这个年头就是开春,他记得后山的竹子长的很旺盛,刚好可以用作造纸的原材料。
    现在市面上用的纸也是用竹子做的,但做出来的纸非常粗糙,然而就这种纸售价一刀还要三百文,更别提那种贵族用的好纸了。
    姜子延吃过早饭后就开始翻看他的那本百科全书,看的太过入神以至于家中有人来敲门的时候他都没听见。
    敲门的人敲了好一会,姜子延这才反应过来,赶紧起身去开门。
    开门之后见到来人,他有几分惊讶。
    沈周站在门口,看他有几分呆愣,道:“怎么,难得老夫来拜访小友,怎么,难道小友不欢迎?”
    姜子延闻言赶紧道:“欢迎欢迎,只是没想到您会亲自过来。”
    将沈周迎到屋里,他去泡茶,两人落座后他道:“这么冷的天您怎么过来了?若是有什么要紧事,差人来唤我一声便是,您这把年纪应当注意身体。”
    “唉小友别担心,老夫这身体好着呢。”听到对方关心的话语沈周心里暖洋洋的。
    姜子延这话说的有几分嗔怪,但处处透露着小辈的关怀,让人听了很难不产生好感。
    沈周抿了口茶,味道不大好,有点涩,喝了几口驱散寒意后他便不喝了。
    这茶叶是姜子延从集市上买来的,他不会品茶,所以买茶叶只是为了招待客人。
    沈周道:“老夫过两日就要走了,今天来是特地向小友告别的。”
    这消息来的突然,姜子延道:“怎么突然就要走了?”
    “京中有急事要处理,本来想在这边多待些日子过过清闲生活呢,可是事情紧急,所以不得不走了。”
    “您什么时候走,我去送送您。”
    “后天一早。”
    “时间定的这么急?东西来得及收拾吗?”
    事实上朝中发生了大事,皇上急召沈周回去,所以走的急。
    沈周自是不可能将这个消息告诉他的,他道:“来得及,这次回来也没带多少东西。”
    “小友,老夫这次前来有一件事情想问问你。”
    “您请说。”
    “小友可愿随老夫一同去京城?”
    去京城?
    姜子延沉默不语,他现在还不能回去,且不说原主被追杀的事情大都还没搞明白,就只说现在。他还是挺喜欢现在的生活的,而且也不想离开阿昭他们兄弟两个亲人。
    沈周见他沉默不说话,问道:“老夫看得出来,小友是个十分聪明的人,而且想法奇多,又有一身才华,窝在这个小地方实在是屈才了。”
    姜子延没想到沈周对他的评价这么高,“老爷子您过奖了,我哪有你说的这么好。”
    “你是担心你家里的两个弟弟吗?”沈周说道,“如果你想,可以让他们跟你一块走。”
    姜子延想了想还是拒绝了,“抱歉沈老,我有我的人生规划,现在还不能跟您一块去京城。”
    他现在什么都没有,侯府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他也不清楚,肯定是没有现在这里安全。
    沈周不清楚他的顾虑,见他坚持如此,也只好作罢。
    他从袖袋里拿出来一个小木牌子出来,小木牌牌上镶着金边,上面刻着复杂的花纹,下面挂着淡青色的流苏,上面还刻着个沈字。
    沈周将小木牌递给姜子延,“我是前太子太傅,这块木牌象征着我的身份,它应该能给你带来许多便利。这段日子跟小友相处的十分愉快,临走了也没什么送出手的,就把这个送给你吧。”
    姜子延听到他的身份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在听到他要将自己的令牌送给他的时候他惊讶了,这块令牌如此贵重,只怕以后也是个大人情。
    他在思索着到底要不要收下,这副样子在沈周看来就是他宠辱不惊,听到他的身份对他也没有丝毫惧怕,不由得对他更加高看了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