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策惴惴不安,像那悬在天边的半轮落日,无可奈何的等待夜幕降临。
裴熠扶着庄策,将他送到交椅上坐下。
“谒都水浑,学生深知,老师教我读的书却没有一句是以逃字立本,父亲当年率七万飞虎军与戍西四万敌军在战场浴血,不过数日便兵败于敌军盔下,父亲死于战场还是朝堂,我怎能不查清楚,况且……此次回京是太后懿旨,老师应该知道,也不是我说躲就能躲的掉的。”
庄策当然知道太后铁了心要召回四方王侯,裴熠躲的了这次,也还有下次,他这般急促除了不希望裴熠涉朝堂之争,更是怕他成了别人的棋子。
裴熠似乎深知庄策的忧虑,倏忽一笑,反而安慰道:“老师放心,我既然回来了,必然会事事谨慎,查出当年真相固然重要,但也不会不顾性命。”
庄策无奈叹气道:“你若真知道,太后也不会在此时将你召回京城了,你离开京城多年,如今仓促回来,可有什么计划。”
“朝堂风云诡辩,我就算有计划怕也难以应付。”裴熠朝窗外看了一眼,片刻又收回目光,道:“现在只能静观其变,只是老师也说了我离开谒都多年,对朝堂上的事情知道的并不全面,还望老师能替学生解惑。”
庄策凝眉不语。
裴熠又说:“父亲当年死于战场,蒙先帝授封才保住定安侯府一门荣耀,先帝去后,当年与父亲交好的大臣后来都被冠以各种罪名赐死,活着的也早已不在朝中,舅舅因母亲之事与父亲不睦已久,可若不是如此,舅舅恐也难保如今的性命,我若贸然去找他,便是给了他们拿住舅舅的把柄。”
庄策沉默片刻,似带玩笑的说:“你舅舅的命是命,老师的命就不是命了?你来找我定然瞒不了他们,就不怕我遭了他们报复?”
裴熠说:“老师为人如何,朝中人人心知肚明,若老师真有心助谁,又何故辞官呢,这个道理我懂,他们自然更懂。”
“你这个鬼机灵,连老师都算进去了。”庄策叹道:“如今的朝中清流一个一个的离去,赵氏独揽朝纲,把持朝政多年,早已被权利熏了心,陛下身子孱弱,根本就是甘心做个任人拿捏的泥娃娃,朝中如此浑浊,我与几位大臣多次向陛下谏言,你知道皇上怎么说么?”庄策说到这里便再也忍不住,猛一拍桌。
裴熠沉思片刻试探说:“太后殚精竭虑,做的这些事都是为了大祁子民,朝廷应心怀感激。”
庄策无奈长叹:“君主尚且如此,大祁还能有何期盼,莫不如将军卸甲,与青山为伴好过死于非命。”
他这番话说的轻巧,可言辞之中却充满宛叹和悲恸。
裴熠听他说完这些,心里已经有了数,便安慰道:“老师也不必如此忧心,既选择远离,就只在这天地间畅快便是,都说博观约取,厚积才会薄发。”
庄策垂首,回想起辞官前的万般无奈,久久才平静,“但愿他不是那被卸了利爪的猛虎,徒有其表。”
他望着窗外渐渐下坠的落日久久不肯消睨,始终窥不见一丝天光。
初夏清凉,几盏茶过后,两人才谈完。临出门前,庄策从身后的书案上随手抄起两本书。
到了门口,瞧见屋外两人正在门口站桩,他左右看了看,将书递给司漠,道:“陋室并无其他,跟着他你得多看点书。”
石峰不可思议的朝裴熠看了一眼,而后看见司漠端着满脸的不悦之色收了书本,想起侯爷来时说的话便忍不住笑了出来。
作者有话说:
剧情从多个线切入,第一次写这种题材的,不好的地方多多包涵。
有常识性错误的地方大家评论区留言。
第7章 回京(七)
“石大哥也需要读书,弟弟不能抢在哥哥的前头,你先看完再给我。”司漠拿着两本书如同拿着烫手的山芋,一出掬水月便急忙要塞给石峰。
“啊...这....”石峰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举棋不定下只好向裴熠求救。
“你石大哥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读过了。”裴熠觑了司漠一眼说,“书中讲的都是君子之道,你是该学一学。”
“为何要学?”司漠仗着此间无人,大着胆子顶撞道:“我不是不看书,先生要是给我两本武功秘籍,我肯定钻进去看。”
裴熠正要斥责他,就听见不远处传来几声清啸之音,一阵疾风呼啸而过,紧接着便是刀剑交织的破空声,在玄铁利刃的碰撞之间,隐约有个男声喝道:“你们知道我们是谁吗?”
“这个声音是......”裴熠竖起耳朵却只听的清刀剑的声音。
“好像是纪公子。”石峰道。
一听是纪礼,裴熠脸色顿时一惊,倏而想起来时确实看见纪礼在这附近赛马。
事发突然,他没来得及多想,冲石峰和司漠说了句“救人”便率先拔出石峰腰间的佩刀,以最快的速度向混乱的赛马场奔去。
他越过一座半人高的陡坡便看见赛马场上的马匹惊得四处乱窜,其中有两匹马已经倒在血泊里,先前那几个意气风发的公子正狼狈的与一群粗布汉子打在一起。
虽说这几个公子平时也学过本事,都有些功夫在身上,但毕竟对方人多,且下手狠厉,场上谁处于强势谁处于弱势一目便可了然。
眼见纪礼招架不住,裴熠瞬间掷出手里的弯刀,本不敌虬髯大汉的纪礼因这一刀顷刻间就占了上风,那弯刀直挺挺的扎在大汉胸口,他当即就送了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