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book_con fix id=text>
这些人可是普通老百姓难得一见的名人,可在自己这里,都要客客气气的,听着安排。
当然,也是互相尊敬的。
之后两人从国营饭店里出来,李康顺没有放走周于峰的意思,拉着他的胳膊,站在街边的阴凉处,继续聊了起来。
“李哥,你等一下,我去买两根冰棍,我请你,还是带奶油的。”
周于峰故意这样说道,滑稽的语言,引得李康顺不顾形象地笑了起来,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一幕。
这位要职已经是市长的李康顺同志,与花朵服装厂的厂长,周于峰同志,蹲在街边,吃着雪糕闲聊着,此时的模样,已然是无业有名,在吹着某些事情。
“于峰,那你的下一步呢?全力赞助代表团,听起来是不错的一步,但由此大规模的投产运动品牌,而且还有海耳冰箱技术的高额投入,会不会太冒险了?”
李康顺认真问道,对于周于峰的这些事,他是极为感兴趣的,对于这位全国性的名人,还是自己的好友,也是颇为自豪的一件事。
其实,这次周于峰回来,两人的相处,李康顺对他的态度,是有细微变化的。
当时沈自强的事,沟通起来的时候,李康顺是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命令口吻的,是因为自己升职的原因。
但眼下捐款事件的发酵,已经不敢小觑这位年轻的厂长了。
在浙海市,乃至西南省,这位为家乡捐赠钱财的厂长,绝对要比李市长的名气大得多。
“风险跟收益是并存的,这是最公正的规律,目前的资金流,还在可控范围之内,以后如果资金出现压力,也可以走贷款这一步,到时候就需要您李哥的帮忙了。”
周于峰淡淡解释道,但就是他这样,上一世习以为常的分析语气,却是听得李康顺一脸惊色。
如果不是周于峰舔冰棍的动作,暴露了他的土味,还以为这位是从米国那些发达国家留学回来的高材生。
李康顺点点头,之后好片刻的时间,都没再说话,努力思考着周于峰刚刚的那些话,于是,想到了一个可笑的问题。
“于峰,你说为什么是现在放开市场经济?”
“啊?”
周于峰显然没有反应过来,然后学着呆妹的口吻,啊了一声。
但很快轻笑一声,缓缓说道:
“其实能够如此快速地放开市场经济,是因为一个很不起眼的发明。”
“发明?”李康顺一脸疑惑,这跟发明还有关系?
“对,发明,是集箱,就是在码头装卸货物的那个大铁盒。”周于峰点点头,认真回答道。
“那个东西...呵呵呵呵...于峰,跟快速放开市场经济,有实质性的关系吗?”
李康顺不以为然地笑了起来。
周于峰点点头,面容变得严肃,接下来的话题,涉及到他知识性最强的领域了。
“为什么在七、十年代,外贸行业突然爆发,全球化的浪席卷了全世界,那是因为现在因为集箱的大量生产,极大的降低了运费成本。
运输成本,高昂的费用,不是因为运输,而是因为装载,工人们靠苦力一件件地装,费时费力,有的时候,货物放在码头的时间,甚至超过了运输时间。
、七十年代,无意发明的集装箱,慢慢的发生质变,装载变得简单后,极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也就有了如今的热潮。”
说到最后,周于峰不由得变得激动起来,能够处在这样的热潮,并有机会改变某些东西,这种感觉,是无以言表的。
一时间,李康顺再一次安静下来,看着周于峰的侧脸,陷入了沉思。
这些东西,现在想来,是极有道理的,但如果不是周于峰解释出来,那自己就会忽略。
不由得,李康顺想起了沈书记常说的一句话:
“要比起化程度,我们是不如那些年轻人的,我们那个时候,学的知识哪里能比现在的多,所以迎合政策,我们要做的,是为有真才实学的人提供便捷,并不是要他们按着我们的老步子来。”
在此刻,李康顺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周于峰轻轻蹙起眉头,也在深思熟虑着一些事。
随着商品经济的逐步萌芽和市场环境的日益成熟,到了五年的时候,华夏迎来了一波外国企业的进驻热潮。
这件事,有利有弊,在享受经济腾飞的同时,一些人在谋划着属于自己的华夏攻略。
从而造不买的话题,人才的抢夺,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就如在股市,一只上涨的股票,突然迎来了利好,但好消息,是特意让你看到的,其根本,是一些庄家要出货罢了。
所以面对消息,造不如买的事,是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周于峰目前的资本,自然是很差火候的,但好在还有时间,只是让他不知道的是...
此时,在遥远的米国,某座城市里,已经到了深夜,但西装革履的一些男人,还在开着会议。
接下来发言的,竟然是江同光,而他的矛头,直对着华夏的某些技术:
“要制造更大的噱头,让他们用!
这样一来,会有大批的科研人员,得不到很好的待遇,那可以让那些人才来米国呀,跟着我们发展的,毕竟在他们看来,科技是无国界的嘛!”</div><div id=lineCorrect></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