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2页
    第一百九十八章
    会试第二场期间,天象一切正常,并未再出现大风大雨的情况。
    梅若初和卫恕他们所在风口位,仍然比其他地方稍冷一些。
    但他们都带了三壶姜汤和防风面罩,而且人嘛,幸福感都是在比对中产生的。
    时下这样的小风,已经不足以影响他们了。
    连卫奚的体质在一开始都没有受到影响了。
    沈翠看完他们的状态后,便去看被法则‘特殊照顾’的穆二胖了。
    穆二胖那边,则是小风都没有,他连防风面罩都没拿出来,身上多穿的春衫也脱下去了一件。
    看样子是半点反常没有。
    沈翠又关注了一下他的心情值。
    前头大风大雨的时候,除了梅若初之外,所有人的心情值都不高。
    今天倒是反常,因为成为特例的穆二胖心情居然还挺不错?瞅着比梅若初他们的心情值还高不少。
    这还真挺让沈翠摸不着头脑的。
    她连做针线的心思都没有了,就那么陪着穆二胖,看着他该吃吃该睡睡,就那么无风无浪地到了第二天发卷的时候。
    会试第二场,就没有诗赋了,考的是五道史论题和二道策论题。
    考史论,也就是提取一些关于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事迹,让举子发表自己的看法,论一论得失。
    从某种程度来说,跟策论那些考的是一样的东西——即政治嗅觉。
    穆二胖只诗文上是短板,过去数月也做了不少史论题,劳不语和梅若初都不在这上头替他操心。
    所以穆二胖看完卷子之后,心情依旧十分不错,很快就开始对着题目打腹稿了。
    打好腹稿,拿到试卷的当天上午,穆二胖就开始下笔了。
    他那边确实看得出是没有一丝邪风的,连纸镇都没用上,也不用担心磨出来的墨被风吹干,或者笔尖的墨滴被吹落到卷子上,所以他并不写写停停的,而是十分连贯的作答。
    因此答题速度比其他人里最快的梅若初,还快上不少。
    到了入夜之前,他就已经写好了三道。
    而他吃过晚饭之后,也并不再点蜡烛熬夜,而是直接睡下了。显然后头还没写的题,他也已是成竹在胸,不需要再点灯熬油的冥思苦想了。
    但他越是这般顺利,沈翠就越是不安心,第二天等到他写最后两题的时候,她就比对着他和梅若初的卷子去看。
    史论最后一题,是‘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周唐指的是周朝和唐朝。外重内轻则是说,周朝实行诸侯分封制,结果造成诸侯做大,各自为政,周天子皇权形容虚设的局面。而唐朝则实行藩镇制,则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秦魏指的是秦朝和北魏,这两个朝代跟周唐相反,‘外轻内重’,权利集中于皇帝手中,但中央集权的效果并没有比封建制和藩镇制好多少。
    各有得论,也就是让举子来结合分封制、藩镇制等,来论一论前朝制度的得失了。
    一番比对,沈翠这半桶水已经评判不出,他们谁写的更好,但确定他俩在写的是内核是一样的。
    穆二胖并没有偏题。
    她一个恍神的工夫,穆二胖跟梅若初都已经写完了最后一道史论题,开始写策论题了。
    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
    这句话直接把沈翠看懵了,到底是在书院里耳读目染这么久的,她很确定这句话不是《四书五经》上的原文。
    不过懵的也只有她这外行人了,穆二胖和梅若初都已经在打腹稿了。
    穆二胖还保留着先想出处,想到后,写在稿纸上提醒自己的习惯。
    所以此时他手边的稿纸上写着——《尚书》孔安国注: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
    原来这出处确实不在书上原文里头,而是别的经学家对《尚书》的注解。
    后头对着穆二胖和梅若初提笔写下的内容,沈翠就知道这题问的类似该不该‘疑罪从无’的问题。
    同样,两人都是先以尧舜禹等古来的圣贤明君为例,赞扬仁政的重要性。
    又结合了本朝的时事,对‘疑罪从无’表示了赞同。
    依旧是都稳扎稳打,发挥了正常水平,没有任何疏漏。
    沈翠越发奇怪了,想着难道是这次不能把梅若初的试卷来当正确答案看了?他其实也被法则影响了?
    于是他又去看卫奚和沈傲霜的卷子。
    他俩的进度慢一些,才写到史论最后一题。
    细看之下,他们的论文内核,则也跟梅若初和穆二胖前头写的是一样的。
    沈翠又等了一阵,看他们开始写策论题了,又是一番比对,就还是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等他们二人写完史论,时间便已经到了第三日,梅若初和穆二胖都早就写完,检查完,甚至把卷子上的墨迹都晾干了,只等着时间一到,军士和文书过来收卷了。
    虽然梅若初他们还在被小风吹着,挨着冻,卫奚的体质也跌了2点,隐隐有了发烧的迹象。
    但总体来说,相比前头的惨况,自家学生——尤其是穆二胖,这一场也考的太顺利了。
    顺利的让她莫名不安。
    很快到了会试第二场结束那天,沈翠和劳不语去了约定的地点接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