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抱着她的脖子,看着秦靖驰认真地点了点头,“会着凉的!”
看着他们落荒而逃的身影,秦靖驰抚额一笑,“真是!”
……
第二日,秦父秦母就去将秦大海给叫了过来。
秦大海一听有新粮食,哪里还坐得住,立刻便跟着他们俩来了秦家这边。
“靖驰啊,你们这些种子要怎么个价格啊?”
秦靖驰听完,不由地看向江绾绾。
江绾绾原本就没想靠着这些种子赚钱,只是想着产量高,又是改良过的品种,大多都抗虫害,还抗寒,分着种下去,以后村里的粮食产量会高很多,将来种出更多粮食出来,推广出去也是很不错的。
但村民们看着他们辛辛苦苦的运回来,不收钱的话,大家肯定也不敢种,还会怀疑,于是江绾绾想了想,便开口:“叔,这样吧,靖驰去买的时候基本都是两文钱一斤的,虽然我们路上请人押送什么的也费了好些银子,但大家也都不容易,便就照着这个价格给吧。”
秦大海一听他们这般仁义,连连应是。
接着他们便将村里人都叫了过来,热火朝天地开始分粮了。
麻袋里的粮食里有土豆、玉米、稻米、红薯、紫薯之类的,村里人也都种稻米,土豆他们也从山里挖了些,但显然和这些种子比起来,品质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玉米、红薯和紫薯他们都没见过,但大家想到昨日秦靖驰说的话,便也都决定弄一些回家种。
有好几人看着紫薯的颜色都有惊奇,他们可从未见过这种颜色的粮食,不过看着紫薯一个就差不多有一斤的样子,比土豆还大很多,便也就稍稍放下心来。
忙活了一大早上,各家各户才背着自家分得的种子走出了秦家的院子。
秦大海也和他媳妇儿急忙背着种子回了家。
不过大牛他们几家却被留了下来。
江绾绾把其他蔬菜种子都拿了出来,给他们每家都分了点辣椒、洋葱、番茄之类的种子。
几家人高高兴兴地便拿着种子回去了,反正跟着江绾绾他们一起种准没错。
给村里人分完后,江绾绾和秦靖驰又给李三娘和江贤武他们送过去好些。
“爹娘,这些都是靖驰带回来的粮食种子,产量特别高,这稻米也比咱们一直种的那些要好得多!今年你们便都种这些!”
秦靖驰接着江绾绾的的话道:“岳父岳母,你们也不用急着种,我和绾绾将家里的弄完,便来帮你们,你们没种过,也不会。”
两个老人愣愣地看着地上几麻袋的粮食种子,听完连连点头。
马上要开始春耕了,大牛他们的烧烤店也暂时关了。
火锅店和海鲜店那边,江绾绾也给店里的伙计们都放了一个月的春耕假。
于他们而言,春耕是很重要的事,就算不能赚钱,也得把粮食都种下去,这样才安心。
县里那边,秦靖砚也带着李雪珍回来了,原本他是怕李雪珍没种过地,想让她回李远他们那边住一段时间的,但李雪珍执意要过来帮忙,他也只能依自家媳妇儿的了。
按种子合适种植的季节来说,土豆是得最先种下去的。
大家都没种过,所以都先过来秦家这边学习着。
末世时,虽然气候不好,但江绾绾也跟着种过粮食,所以全都会种。
土豆大一些的切成四瓣,小一些的便对半切,只有成年男子大拇指一般大的,便不用切,直接种便可。
如今这个时代也有肥料,只不过非常简单,但有总比没用好。
先在旱地里挖上一排排的小坑,均匀排布,位置间隔适中,接着便在每个小坑里放入一瓣土豆,放入用野菜或者树叶捂着制成的粪肥,接着撒上适量的肥料,将小坑填成小土包,便就种好了。
村民民一边学习,一边帮着他们的忙,所以他们家自己的土豆这两天便已经种了大半了。
这时,大家也学得差不多了,于是便各回各家去忙活自家田地了。
过后的几日,秦家村宽阔的田地里,到处都是人,都在自家田地里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时不时还扯着嗓子问着其他人种了多少了之类的话,种地种的倒有些像是赶集一般热闹了。
整个山坳里,都回荡着大家的欢声笑语,山上野花的香味萦绕着,沁人心脾。
不过,大家忙里偷闲中,也会时不时去别家田地里看看,防止别人弄错,也或者是以防自己家种的时候弄错。
田埂上,一群小豆丁围聚在一起,要么编着草绳玩儿,要么时不时地追逐打闹一下,反正四周都是村里人,大家也不管这群小崽子。
而团团则迈着小短腿跟在江绾绾和李雪珍她们身后,跟她们提着红枣糕和茶水过来,左看看,右看看,没看到自家爹爹他们,便扯着又软又奶的嗓音喊了起来,“爹爹!小叔叔!爷爷!你们在哪里呀??”
秦靖驰听到小团子的声音,便连忙抬起头来,“儿子!这儿!”
团团定睛一看,在左侧不远的一处田地里看到秦靖驰向他招手后,便蹬蹬蹬跑了过去,笑眯眯地抱住秦靖驰的腿,“爹爹,娘亲做了糕糕,还有茶,我们特意送过来啦!”
说完江绾绾和李雪珍便提着东西迎了上来。
江绾绾放下东西,拿起一块儿枣糕便喂给秦靖驰,随即又向秦靖砚和秦父说道:“阿砚,爹,你们快来吃吧,今天这枣糕是上锅蒸的,和烤的也没有太大差别,但也很香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