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一声毫不迟疑的回答随着陶伯璋推门而入,落在了父女两人的耳中。
“阿兄……”陶云蔚正要开口,却被她兄长含笑截断了话头。
“我可是长兄,这营生我不去做,难道要让苟儿去么?”陶伯璋笑着说出这句话时,神色平静而温和,仿佛让他脱宗从商不过就是换个籍,可是谁都知道,“换籍”从来不是“不过”。
放弃士族出身,在这个世道,又岂止“只是”换个籍?
陶云蔚咬牙低头,沉默不语。
陶从瑞此时反倒呵呵一笑,边伸手来扶她,边说道:“为父与你阿兄不过这么说一说,先起来,回头吃了饭咱们再好好合计合计接下来的打算。”
陶伯璋也上前来扶她。
陶云蔚忽地反抓住了父亲的手,目光坚定地说道:“阿爹,你放心,咱们家一定会过了这个坎,我已想到办法了。”
陶从瑞怔了怔才反应过来,当即问道:“什么办法?”
她只笑了一笑,然后便看向旁边的兄长,说道:“阿兄,明日我们便去一趟落凤山。”
第10章 一掷
第二天早上,陶云蔚便带上两个小的,和兄长陶伯璋一起出了门。
“我再说一遍,你们两个须得好好记住,到了落凤山后不管发生什么,你们都只管躲在后头,绝不许出头逞强,尤其是你三娘——”陶云蔚正色看向自家小妹,说道,“千万不可冲动。”
陶新荷大大咧咧地连连点头:“知道知道,不就是装作胆小怕事么?没问题!”
陶伯珪也拍着胸口保证:“长姐放心,我会看着三姐的。”
自觉被小弟看轻的陶家三娘顿时心生不爽,于是两人又你来我往地斗了几句嘴。
陶云蔚失笑地摇了摇头,视线转向隐隐透着阳光的窗外,不禁陷入了沉思。
马车一路朝着东郊落凤山驶去。
不知过了多久,帘外传来兄长伯璋冷静的低声提醒:“绵绵,我们已到山脚了。”
陶云蔚暗暗深吸了口气,沉沉向他应了一声,以示自己也做好了准备。
“苟儿,”陶新荷探着目光在窗外打量了一圈,问道,“上回你和阿兄就是在这林子里见到那些人的么?”
陶伯珪道:“是啊,当时他们正坐在坡上烤肉吃。”
或是受到此刻氛围的影响,相比起先前的轻快,两个人的言语间都不觉带了几分紧绷。
陶新荷正要再说什么,忽然,随着一声马嘶传来,车被截停了。
陶云蔚面色微沉,静坐未动。
随后外面果然传来了陶伯璋与人说话的声音,车里三人听得分明,这是他在和前来剪径的豪侠谈判。
只听有个粗豪的男声笑言道:“原来郎君是陶翁之子。既然贵家也是这一方地主,想来也是知道霍家主君照拂周围的用心,近来这一带不大太平,所以他老人家才托了我们兄弟在这里巡山,我看郎君还带着女眷,又何必执意前行,平白遭了风险呢?”
这番话乍听之下似乎只是在给这霸路的行为贴金,但细听起来却颇有几分意思。这落凤山与崔氏园林不过一河之隔,建安崔氏又是鼎鼎有名的武将世家,如今霍家却说这一带不太平,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
陶伯璋顿了顿,正要开口,却忽听斜刺里传来一个颇冷峻的声音淡淡道:“既然不太平,为何不报官?”
坐在车里的陶新荷一个没按捺住,回身一把就将窗帘给撩了起来。
陶云蔚也下意识循声转过了头朝窗外看去。
只见西边密林中缓缓迈出了一匹通身雪白的高大骏马,马背上端坐着一个年轻男子,年纪看上去约莫二十出头,穿着身墨蓝锦衣,上面绣着同色兰草暗纹,从头到脚拾掇地一丝不苟,半点纤尘也无,就连腰间的香囊配饰都仿若明晃晃透着“端方”二字,一看就是世家出身。
但就这种形象级别的,就算是还在北边的时候,陶云蔚也没有见过几回。
这还不是最让人意外的,更令她惊讶的是,跟在这白马郎君后面慢悠悠骑着匹枣红马从林子里转出来的人,竟然是她在大慈悲寺遇见的那个浪客!
他仍是穿着身细布道袍,一根竹簪缓绾墨发,长剑在侧。
陶云蔚惊讶过后,倒是没忍住在他那柄剑上多看了一眼,想到对面同行或许又多了一个,略感糟心。
谁知他似心有所感,一转眸便敏锐地逮住了她的目光,陶云蔚猝不及防地一怔,还没来得及反应,便见他唇边泛起了丝浅笑,然后还不着痕迹地冲着她微点了下头。
陶云蔚一脸无语。
于是她再瞧着这人便不觉有些恼羞成怒,心说你个听墙角的倒还真不觉得尴尬。
而就在此时,为首的豪侠已然认出了那白马郎君是何人,随即迅速收敛了几分姿态,拱手施礼道:“原来是崔少卿。”
陶家人很
是惊讶。
陶云蔚惊讶的倒并非是这人姓崔,能有这般姿容仪态和随身行头,又敢正面与这些人对峙,有高门背景并不奇怪,何况此间离崔园所在并不远。她惊讶的是这些人对他的顾忌和称呼,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气度且身居少卿官位,陶云蔚以她在北朝有限的见识判断,这个人绝非一般崔氏子弟。
想明白了这点,她心下顿时松快了不少,因猜测这位崔少卿多半是对这些人的“弦外之音”感到不满才露的面,嘴角也不自觉弯了起来,只是才弯到一半,她冷不丁瞥见某浪客正携着丝颇有兴味的笑意在端详自己,顿时又生生绷住,若无其事地转开了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