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新荷没有想到会是这样,先是一讶,然后想到崔十二娘的长兄便也是崔少卿的长兄,不免关心地道:“你长兄是发生了什么意外么?”
陶云蔚和陶曦月对视了一眼,默默听着。
“算是意外,也是急症。”崔十二娘道,“那年秋天,长兄去寒山寺游玩,见岩壁上长着朵甚是好看的花,便亲自爬了上去摘,打算拿回来送给周姐姐。谁知那天晨间秋雨初停,他不小心踩到了滑处,下来的时候急了些,手被划伤了,后来……”
崔十二娘叹道:“我那时年纪还小,也是后来听说才知道的,那么一点小伤,原本对长兄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当时也明明丝毫无碍,却不知为何,到了夜里他却忽然发起高热来,最后都没来得及把人送回崔园就医。”
陶新荷想到崔湛,听着也觉得颇难受:“你们家里当时必定很伤心了。”
自家人的事崔十二娘还是没好多说,只道:“当时两家的婚事本来是要不了了之的,结果周姐姐哭着来求祖母,说她要为长兄守节祁福,若不如此,此生死也难安。祖母便同意了,拨了宛山别院让她独住,自那之后周姐姐就几乎不怎么出门,她身体也不太好,但是每年中元的时候都会过来拜见母亲,为长兄放盏灯。”
陶新荷听得十分动容,伤感地道:“他们两个的感情真是好,可惜老天爷不肯成全。”
陶云蔚沉吟了良久,忽开口问道:“那周家姑娘在宛山别院住了多久了?”
“从长兄身故后到现在……”崔十二娘道,“快五年了。”
第61章 为伴
陶云蔚听了崔十二娘的话,一时默然。
陶曦月不知忽想到什么,看向自家长姐的眼中亦隐有疑色。
唯有陶新荷,好似陷入了崔十二娘口中这位周姐姐的孤寂冷清之中,蹙眉叹道:“她真是个痴情的女子。”然后看向崔十二娘,提议道,“既然今日碰上了,不如我们便邀了她一道去吧?想必她平日里在宛山别院也没什么朋友去探望,中元节这样的日子又最是容易伤怀,身边能有人陪着也好。”
崔十二娘自是没有什么意见,只略有顾虑地道:“如此当然是最好,但周姐姐平日里很少出来见人,我也不知她愿不愿意与我们一起。”
“周家姑娘既是来拜见崔夫人,那就直接派个人去请崔夫人的同意就好了。”陶云蔚忽开口说道,“想来崔夫人也不会拒绝你们与周家姑娘作伴。”
陶新荷点头道:“嗯嗯,长姐说得极是。”
崔十二娘就吩咐了墨韵过去传话。
果然正如陶云蔚所说的那样,没过多久,墨韵便将周静漪主仆从崔夫人那里领了过来。
乍见陶氏姐妹三人,周静漪似是有些意外,先是一愣,然后便垂下眸,浅浅礼道:“不知十二娘这里原来还有客人,早知我便不做打扰了。”
崔十二娘走上来轻挽了她的手,含笑道:“周姐姐说的哪里话,都是自己人。陶家大姐姐和三姐姐也是今日特地来陪陶二姐姐和我放灯的,得知你也在母亲那里,便说要邀了你一道去,大家好做个伴。”
周静漪听她如此说,才又略抬了目光往陶家姐妹看去,随后,视线落在陶曦月身上,低眉礼道:“这位想必便是安王妃了。”接着又分别和陶云蔚、陶新荷互相见了礼。
陶新荷见她相貌虽姣好,但面色却微显苍白,眉间似有轻愁难散的模样,想到先前崔十二娘说的那些事,心中对周静漪不免越发同情,于是出于照顾之意,笑着主动开口说道:“周家姐姐莫要见外,我们与十二娘也不是那生分的,大家随意些才好,否则岂不辜负了这份彼此作伴的自在?”
周静漪闻言,转头朝崔十二娘看去,后者向她笑着微微颔首,她微顿,复又回眸朝陶新荷看去,然后浅浅笑了笑。
这便是受下这份好意了。
于是众女就此结伴而行。
夜色微深,此时的河边早已是灯影烁烁。
伴着潺潺水声,那一盏盏寄托着故思和祈祷之意的水灯正在缓缓顺流而下,三五成簇的人群中不时还有些浅笑低语随着晚风若有似无地飘来。
周静漪循声往河岸边正热闹着的方向看了一眼,便抬手将披风的兜帽戴上,转身往人少的地方走去。
其他人自然随后跟上。
陶云蔚刚走出没两步,便听到身后有人在叫自己,回头一看,发现正是提灯在岸边寻她们姐妹会合的陶伯璋、陶伯珪两个人。
于是她回身迎了上去。
“阿姐,”陶伯珪见着她便开口说道,“我已照你说的,今日在学里祭先圣的时候改了宗称。”
陶云蔚笑着点点头:“好。”
“绵绵,”陶伯璋的视线越过她往远处探去,“那是谁?”
陶伯珪顺着兄长的目光看去,也奇怪地道:“这位女眷是身体不好么?七月天里把自己包得这么严实。”
“是安岳周氏的女郎,我想应是不太习惯见外人吧。”陶云蔚也没有多说什么,只回头看了眼,发现周静漪和崔十二娘正于不远处那座木桥边相邻而立,似是在说话,便对陶曦月、陶新荷说道,“兄长和阿珪都在这里,我看我们就不过去了,也免得让周家姑娘为难。”
陶新荷点点头,吩咐桃枝道:“你去与十二娘说一声,我们就在这边放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