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且说顾长清仍是夙兴夜寐地早出晚归,让苏妙真连和他说句话都难,如此这般过了十数日。某天夜里他忽地回来说次日便能领她上关,问苏妙真想怎么去。是扮成丫鬟小厮还是戴上眼纱。
第120章
浒墅关落在苏州城西北处,扼守运河要津,南北来往帆樯如云,车船喧簇;两岸人家辐辏,商肆骈集,码头上堆满了五湖四海运来的货物。天亮不久,岸上的商贩、百姓,脚夫,河里的船家,水手,关吏便早已簇簇集集,往来如梭。好一幅太平景象。
苏妙真喜滋滋地提裙过桥,一壁走一壁向顾长清笑道:“那妇人表演的皮影戏忒好玩儿了,就是一处,这苏州话我着实听不懂,不过吴侬软语地煞是好听……”
因许久不曾在大白日出门逛,苏妙真十分兴奋,又是探身看桥下运河里的乌篷船,又是扭头看两岸栽拔的垂柳,连路都不会走了。顾长清瞧见她这等兴奋,笑道,“妙真,你既然爱热闹,其实很该扮成个小厮,这么一来,也不用忌讳露面了……”
苏妙真一面心道:她也不想受眼纱的拘束,只是这扮起小厮来,若让顾长清觉得眼熟起来,岂不大事不妙?
一面笑道:“可我就是扮成小厮也不像男人呐,若被人瞧见了肯定奇怪你顾主事身边怎么带了个不男不女的姣童哩,到时候不就有损你顾大人的清名了么——何况这眼纱是翠柳用紸纱特特做得,我看得清别人,别人可看不清我……”
顾长清和煦一笑,凝视她片刻,方徐徐说,“我穿了便服,随从也没带,这里的人认不出来是咱们,下次若再出门,你尽可以……”苏妙真上下打量他一眼,顾长清今日的确做了庶人打扮,只穿了江绸直缀,脚蹬青缎皂靴,甚是简致。两人下桥,走到运河南岸。
苏妙真想了想他的提议,仍是摇头笑道:“可你坐堂的时候少,又总往码头上跑,我瞧着肯定有识得你的——我这作成丫鬟打扮,其实也便宜……”
她今日也没多作打扮,鬓上珠翠一点不用,只搭一条豆绿销金临清帕,又问蓝湘要一条蓝绵紬裙穿着。便随顾长清出了门,俗话说,先敬罗衫再敬人,这么走了一早上,因她穿得朴素又以纱遮面,竟也没人多留神看她,都只把她当成丫鬟对待。
正说着,苏妙真瞥眼瞧见运河闸桥下立了一群人,男女间杂,男子不过短打粗袍,女子则多是穿着青布衫,头上扎了块帕子,陆续便有人下桥问询,不一时就聚集了上百人。苏妙真瞅见那里头有一个生得甚是粗豪的汉子,高高壮壮,敞着衣衫,还打着赤膊,让苏妙真诧异不已,要知苏州府虽在南方,但眼下九月将尽,河边冷风一刮,还是够冷的。那汉子却毫无知觉般,正比手画脚地和几个商贩打扮的人说话。
苏妙真侧耳去听,隐隐约约只听见什么“纺织”“工钱”。
顾长清见她情状,直身一看,便解释道:“那桥下的人多是织工,苏州城里的机户若缺了人手,多是往这边来雇人,按天结账,那人——我瞧着他虽穿得寒酸,人倒像是个机户……”他顿了顿,笑道,“你身边的那两个丫鬟,叫什么柳,莺来着,前几日我瞧着不也在鼓捣纺机么?”
苏妙真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苏杭松湖等江南数地有衣被天下的美名,苏州城内外多得是从事纺布织纱的人,更别说苏州还有个织造衙门,下辖上千机户为皇家宗藩服务。
因见顾长清对她身边丫鬟的名字都没记住,苏妙真不由暗笑,便不再问。顾长清把她护在身边,两人走了半时,听得河边聚集起一群人,正鼓掌叫好着。苏妙真一见有这等热闹,哪能不凑,当即便拉着顾长清往人群处去了,顾长清护着她拨开人群一开,原来是一个杂技人在耍四把大刀,那杂技人轮次将大刀抛向半空,又依序接住。刀刃泛寒,看得只让人心惊肉跳,屏息静气。
忽地,那杂技人又跳上身边一大仙大桌上,变着花样地摆架势耍,如游龙蜿蜒般,只看得人群连声叫好,把手拍得震天响。顾长清也正凝神看着,忽地不见了身旁的苏妙真,他吓一跳,急急转身,却见苏妙真不知何时已经退出人群左看又看,便疾步上前一把抓住她的手腕,严声道:“妙真,你怎能独身瞎跑……”
苏妙真被他这么提声一训,也是唬了一跳,忙道:“这不没走远么……”
“运河通衢处到处都是三教九流、偷鸡摸狗的人——你若出了个万一,我怎么向你爹娘交代?,”顾长清见苏妙真缩着脑袋,也软了心肠,“其实你若不喜欢看,大可以告诉我——不过起先嚷嚷着要来瞅杂耍的可不就是你么?”
苏妙真听他和软下来,这才嘟囔道:“那我起先也不知道是耍刀呐,那几把刀他一个万一没拿好,扔到我身上可怎么办?”说着,她腹中饥饿起来,咕咕直叫,便瞪大眼直勾勾地看向顾长清。
顾长清听她这话,先是为她的胆怯一笑,后想起她本也是个有胆色的女子,此刻多是托词,不由一叹便不再训她,放开苏妙真,两人略走片刻,至一人烟较少处。只见一个小吃摊贩正对着运河,设在大杨树下,那摊主忙活着擀面。顾长清扬声对摊主道:“李大娘,要两笼三丁包子,三碟糟菜,两碗甜粥——劳烦您老人家先给碗热水……”
那李大娘一身粗布衣裳,鬓发斑驳,可手脚利落。正背身他二人做着茶汤面饼等物,一听顾长清出声,忙笑着转身提壶走来,“哟,是顾大老爷——”李大娘打眼一瞧,见落座的还有一丫鬟打扮的女子,便是一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