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70页
    “前几日唐家人将唐老三和这女人所生的三个孩子全部从族谱上除名了,这女人和唐老三的亲娘,那个小妾也都被休了,全都被赶出唐家了。”
    “这么坏的人,难怪要被斩首了,真是活该啊。只可怜了那唐老夫人和唐家老二,被欺骗了这么久,真是太惨了。”
    “可不是吗?听说这女人还善妒,自己生了野种,还给唐老二的小妾全都喂了堕胎药,不让她们生下庶子,现在唐家二房连一个儿子都没有。”
    “真是太恶毒了,死有余辜!”
    在围观人的咒骂声中,刽子手举起了砍刀。
    “咔嚓!”干净利落,绚丽的殷红撒了一片,秦氏的脑袋瞬间滚落到了一旁。
    秦氏被砍了脑袋,那些围观的人依旧没有离开,依旧对着秦氏的尸体指指点点。
    见没有人来给秦氏收尸,捡尸人准备拖着秦氏的尸体丢去乱葬岗,直到一个男人出现,给了捡尸人几两银子,那捡尸人才置办了一张草席,将秦氏拖去京郊给埋了。
    那男人唐宓自然是认识,正是二叔身边的长随方卫。
    说来秦氏有爹娘,有儿女,有情人,可最后来替她收尸的却是她一直欺骗,一直看不起的前夫,二叔虽然没有三叔那么机灵,也没有父亲那么英勇,可以说是三兄弟中最无能的,可二叔也有自己的优点,秦氏这么对他,他还能来替她收拾,这一般的男人都做不到吧。不知道秦氏在阴曹地府也会不会后悔这么对待二叔。
    唐宓放下车帘:“绕道走吧。”
    “是。”鸿飞应了一声,便驾着马车绕道而行了。
    亲眼看着秦氏人头落地,唐宓内心毫无波澜。
    前世这样被对待的都是她最亲的人,枫儿,祖母,二哥,六妹妹,外祖一家一百三十四口,甚至她那个刚刚出生的孩子,这么多条人命,一个接着一个被他们所害。
    这一世她唯一要做的就是守护好他们,前世的债,她会一点一点讨回来,秦氏只是刚刚开始。
    第562章 再也不缺粮了
    沿江。
    燕书带着从那四位知州库房里收缴来的银钱,亲自去了江南,花了几天时间倒是从江南拖回来几百车的米粮。
    那源源不断送进沙江四洲的米粮,看得那些难民们热血沸腾起来。
    看到这么多米粮,一向冷静的夜宸轩都震惊不已:“怎么这么多粮食?”
    那些人是贪污了多少银子,竟然够买这么多米粮吗?
    燕书连忙笑着解释:“原本咱们的银子是不够买这么多的,顶多够买这里的十分之一的,不过江南那边的地主乡绅们,听说您杀贪官,开粮仓,治水患,救万民的壮举之后,全都自发地跑过来捐米粮了,到后来江南的百姓们都拿出家中的米粮到我们这里来捐献的,不过属下谨记王爷说的,绝不拿百姓的一针一线,所以他们捐献的米粮属下都有按市价算银两给他们。我们带去的那些银两全都买百姓们的米粮了,剩下那十分之九全都是江南地主们捐献的。”
    燕书说这段话的时候,语气里满满都是激动。
    其实他也没想到这次会这么的满载而归,更没想到的是王爷治理水患的事情已经传到江南那边了,而且因为王爷做的事情让百姓们大快人心,就连江南那边的百姓提起王爷来也都是赞不绝口,这对王爷来说可是大好事呢。
    夜宸轩也没想到这么多粮食竟然都是江南的地主捐献的,顿时便有些讶然:“即便是捐献,平白拿人家这么多的粮食怕也是不好。”
    燕书连忙笑道:“这个属下明白,所以属下将他们的名字都记下了,等王爷得空,便可上报皇上,让皇上赏赐嘉奖他们就是了。”
    这些地主乡绅银子多的是,他们愿意捐米粮,一来也是心善,想救助沙江难民,为沙江水患出些力,二来也是想得到些奖励,尤其是皇上亲赐的,哪怕什么赏赐都没有,只那一卷圣旨,都够他们代代相传的了。
    夜宸轩觉得这主意好,笑着拍了拍燕书的肩膀:“好小子,这事办得不错。”
    燕书被夜宸轩夸得不好意思,憨笑地挠挠脑袋:“还不是王爷您教的好吗,属下都是跟您学的。”
    燕书的马屁,让夜宸轩忍不住扬了扬唇角。
    这边从江南那边得来的粮食还没来得及入粮仓,那边又有几十车粮食送了过来。
    夜宸轩看到李元,有些诧异。
    李元看到夜宸轩,连忙翻身下马,上前行礼:“老奴给王爷请安。”
    “李公公怎么亲自来了,父皇可是还有旨意?”就这么几天的功夫,李元倒是往沙江这边来了两趟了。
    李元连忙回道:“是皇上听说您这边缺粮了,就让老奴立刻送了一些过来。不过您这里,似乎……也不怎么缺粮啊。”
    李元看着那几百车粮食,震惊得不行。
    夜宸轩笑道:“原些是缺的,不过京都的神女庙给我们捐了不少米粮,燕书又去江南那边买了一些,江南那边的地主乡绅知道我们没粮之后也捐献了很多,加上父皇送来的这些,倒是不缺粮了。”
    李元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人送粮食过来了,惊愣之余,又替夜宸轩和这沙江所有的难民高兴:“那真是太好了,如今有了这么多粮食,沙江这边的难民应该就不用饿肚子了。”
    夜宸轩也点头道:“你来的正好,这次江南那边的地主乡绅给我们捐献了不少粮食,本王记了他们的名字,正好本王要上奏替他们请功,还要劳烦公公将折子替本王带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