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4页
    秋叶经常会在半路下马,扒开雪层看看雪下的那些麦苗们。还好,都比较绿,偶尔也有一些发黄的,根据身后的人说,这样的麦苗是因为土地里没有肥力。
    抬起头看着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秋叶心情很沉重:都说瑞雪兆丰年,不知道明年会不会丰收。
    想要丰收中间要经过的事太多,旱涝是一方面,还要应对虫害病害,更可怕的是还要面对着收麦前最后一场雨。
    这场雨一般是连下好几天,伴随着大风,一旦麦苗成片卧倒,不说绝收,肯定会减产。
    每次路过村庄秋叶都要进去看看,看群里面的房舍有没有被大雪压倒,看看这里面的老人和孩子有没有被冻死饿死,询问村里有没有粮食和木炭。
    好在今年秋季收了粮食,大部分农户家里都有一些存粮。现在正是农闲的时候,村里的男青年们三三两两聚在村头烤火,整日无所事事。不干活的日子里,每家每户都是一天吃一顿,用这种办法节省粮食。
    用那些老人的话来说,不干活就不能吃,现在吃了到青黄不接的时候会饿死人的。
    这让秋叶看到了一个机会。
    他对身边的王大有说:你组织人手到各处去,把这些适龄的小年轻们聚集起来,交给他们行列布阵。凡是来参加的,一人能吃两顿饭,早上一顿干的,晚上一顿稀的。
    是。
    秋叶走遍了大半个县,一直在村里面打转倒也没什么,后来她路过一处镇子上的时候,被镇上的大户请去吃宴。
    这是让秋叶大开眼界。
    似乎是这群人有备而来,附近几个镇上的乡绅都来了。
    这些人中有的是那些在外做官回到本乡的,有的是世世代代在这里,经过几代人的积累才变成大户人家的。
    前者瞧不起本地人,虽然他们自己也是本地的。后者就是土财主,略微比较抠,不管做什么事儿都不出头,哪怕是出粮食出钱的时候也想尽办法避免,经常以次充好。
    这些人聚在一堂,先是请秋叶坐在上位,欣赏了一出歌舞。
    大冬天这一些舞娘们衣服单薄,随着几样简单的乐声在堂上翩翩起舞。
    现场很多人都看得如梦如醉,秋叶却觉得有些不耐烦。
    乐声也仅仅是只有几样乐器,没有很丰富的层次变化。舞娘不知道是不是专业的,但是在秋叶看来,她们的动作不够整齐划一,腿抬的不高,胳膊伸的不齐。
    这几天接连在马上颠簸,又冻又累又饿又渴,后来在这样暖洋洋的环境里,秋叶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
    主办方看歌舞吸引不了秋叶,立即让舞娘们下去。
    接着就是敬酒,秋叶要给老母守孝,不饮酒,不食荤腥。
    声色犬马酒池肉林,这几样东西中,酒池肉林没吸引秋叶,声色也没让秋叶割目相看,犬马不太容易弄到手,这些人一时没了办法,只能对着秋叶各种各样吹捧,一轮接着一轮。
    秋叶含笑听着,权当他们在放屁,之所以还坐在这里,是因为外面太冷了,这里好歹有炭火。在一群人露骨的吹捧中,悠哉乐哉的秋叶突然听见主办方说:治理地方还是要靠读书人,比如说朝廷里面都是各位读书人端坐于庙堂之上。
    这就在主流认知,自从唐朝开始科举之后,经过现在这个朝代的发扬光大,读书,科举,出人头地这几个字已经刻进了所有人的心里。
    秋叶又打了一个哈欠,看了看这一次的主办方。
    这个主办方姓卢,他老爹以前在朝廷里面确实是大官儿,只不过后来老爷子告老还乡没几年就去世了。
    离开家乡的时候也就是个穷书生,再回来除了垂垂老矣,还带回来了大量钱财。所以从这家人身上整个西园县都知道做官可以发财。
    当初老母还在的时候,卢家倒是挺低调的,现在却冒了出来。
    秋叶听他说了那么多读书好读书妙,就忍不住问:我不用读书,我是女子,也不用去做官。卢老爷说这么多是想说什么?
    这位卢老爷一脸媚笑,老母一直是圣明通达,到了神女这里,更兼勇武过人。
    说完大家纷纷赞成,接着开始吹捧秋叶秋天在漫水县的文治武功,说真的文治武功几个字,真是抬举秋叶了。秋叶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含笑听他们的吹捧,还是那句话,要不是因为这里有炭火,才不会带着卫队在这里停留呢。自己能修整一下,也让那些卫队的小伙子们肚子里沾点荤腥,好改善一下伙食。
    秋叶听着他们的吹捧,伸手往下一压,四周安静了下来:卢老爷到底想说什么?不妨直言。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秋叶想知道他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那些大人物身边,免不了有不少的能人辅佐,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周围都跟着起哄。
    随后这个卢老爷也说:我们家大家也是知道的,是书香门第,家里的孩子都是饱读诗书的。
    秋叶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慢慢的喝了一口,她现在对书香门第过敏,一听见和书有关的就想到了钱家,不行,在西园县巡视了以后要去漫水县一趟,看看分地推行到哪一步了,只有让这些人获得了土地,才能上下一心,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合成一股绳称霸山阳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