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俩小东西之间的眉眼官司富贵能看得出来,但是不想管。反正这俩家伙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就有一个七八岁大的皇子,这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还能装一段时间的天真无辜。但是实际上也明白事理了。
于是就歪着头语气欢快的问:父皇,大哥要娶哪家的淑女?
二皇子也不跟太子瞪眼了,大家都等着皇帝宣布呢。如果说是个破落户家的孩子,或者是有名无实官员家的女孩,对目前的朝廷影响不太大,可如果是那些大臣或者大将家的女儿,那大家都要好好的仔细的想一想了。
太子这个时候忍不住把心提了起来,太子可不相信宫里的贵妃娘娘能那么好心的帮自己。贵妃那女人表面上挺好的,似乎一碗水端平的样子,可她就养了一个儿子,若是不为她自己的儿子打算那才是邪门呢。
富贵没看这几个儿子的表情:说起给你们哥几个娶媳妇的事,就让朕想起了当年。朕和你们的生母是如何相遇的,你们也知道。
所以你们想娶谁就娶谁,只要是你情我愿,只要不混淆了子嗣,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这话一说出来现场瞬间炸锅,太子先是松了一口气,又赶快盘算着自己怎么才能把利益最大化。
其他几位皇子也想着从里面谋取一些好处,攫取一些利益。
别的不说,江南富商还是比较多的。王府里面总有几个侧妃的位置,把这些侧妃的位置许出去之后,让她们多带点嫁妆不过分吧?
甚至有一些皇子和某些女人眉来眼去,比如说宫中的宫女,王府的侍女... ...当时还觉得这些人身份不够,可如今看来父皇的意思并不介意。
明白人也是有的,虽然父皇说的不介意,但是他自己却是对嫡出庶出特别在意。
再加上社会大环境就是儿女随着母亲的身份或尊贵或卑贱。就算不为争夺皇位,将来让孩子们出去与人相交的时候,也不能在出身上有什么瑕疵。
所以这些明白人觉得还是要娶高门淑女。
那些年纪小的皇子,距离娶亲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所以觉得这种事情与他们无关,这个时候已经围着富贵说话了。年纪大的几个皇子在心里面计较完毕之后,心里面也有想法了。
于是整间屋子里面小儿子们围着卖萌,大儿子们在一边面带微笑的奉承,整体呈现出一种父慈子孝的氛围。
然而这个消息传出之后,朝臣的态度分为三种,第一种说这种事是皇帝决定的,所以群臣不用管。
有一种人觉得,皇帝真是一个好父亲,能如此大度的为儿子着想。于是便想尽办法歌功颂德,还说富贵这样的行为颇有一些周朝的遗风
最后一种人就是觉得前两种都是在胡说八道。周朝难道不看出身?明明那个时候是最看出身的!为什么秦楚两国联姻那么久,还不是这两家在东方诸国眼里都是野蛮人吗?
而持最后一种反对意见的恰恰是富贵的心腹们。这里面因为石磨和富贵的关系比较亲近,所以根本等不到第二天在朝堂上反驳,直接在当天下午进宫求见富贵。
富贵懒洋洋的接待了石磨,石磨一上楼就苦口婆心的劝富贵别这么做。
陛下,容臣说一句放肆的话,咱们从老家的乡下一直走到如今,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咱们能过上好日子,让孩子们也能过上好日子。
有了好日子还不算,想要让家里世世代代吃得饱穿得暖,就要让孩子们学会本事保护现今的一切。
所以咱们才费了大力气让他们读书,令他们习武。要让他们和那些名门淑女联姻,为的是孩子的母亲能有些见识,让下一代的人比上一代的更有本事。
您怎么就不对皇子的婚事多加限制呢?
别的不说,您看看江北的女皇。她的丈夫是什么人?那林荣父母还在的时候,不过是乡间的一小财主罢了。算不得什么大富大贵之家,然而他能入赘皇家,是他这个人有本事。将来江北皇储也是如此招夫。
反观咱们这边的皇子公主,这一代也就算了,下一代若是没什么大见识... ...... .
富贵没等到石磨把话说完,就直接挥了挥手打断,现在这样的比较已经让富贵特别烦躁了。
兄弟,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是你也不瞧瞧。秋叶是有本事随便找丈夫,就这些皇子们能有本事随便找老婆吗?
您何必这么想的,他们如今都是皇子了,将来是王爷,有多少人家想把闺女嫁给他们呢... ...不是,就算是人多也要好好的挑一挑。
石磨就觉得自己的话题要被富贵带歪了。目前两个人的状态不一样,石磨很着急,富贵却显得很淡定。
石磨不知道从哪方面劝富贵,只能说:皇子们的婚事也是和国事有牵扯,天子家哪有什么私事呀!
道理不是不知道,富贵因为生病对眼下的一切都没有几分斗志。
但是富贵根据自己的成长轨迹决定让这些皇子们自相残杀,就像是养蛊一样能够养出最后的那个,不管表现的好坏,好歹杀出重围总有几分本事的。
这话不能跟群臣们这么说,哪怕和石磨的关系亲近,也不能这么说。
富贵只说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兄弟啊,人这一辈子既短暂又漫长,短暂是说不知道人什么时候突然就没了。漫长好歹也是几十年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