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沈逍觉得华静瑶一定挨骂了,说不定还会受罚,比如罚抄佛经什么的。
于是那天,华静瑶就吃到了沈逍做的一桌子菜。
两天后,宫里传出消息,隆安郡王死了!
华静瑶并不吃惊。
当年德宗打进京城时,小皇帝赵襄是被人硬逼着盖上御玺,颁布了禅位诏书。
德宗要安抚万民,自是要善待赵襄和他的后人。
隆安郡王身份特殊,他就是赵襄的后人,如果他不像伯父那样做死,当今天子会让他做一辈子富贵王爷。
即使是现在,皇帝也不能公开处死他,所以这样悄无声息地死去,才是他应该做的。
他是怎么死的?鸩酒?华静瑶问道。
昭阳长公主看着自己手上新涂的蔻丹,叹了口气,道:他是服毒自尽,鹤顶红,是真的自尽,不是硬灌的,想来是他觉得愧对列祖列宗,愧对圣上吧。
华静瑶轻扬眉角,隆安郡王被软禁在皇城里,他哪里来的鹤顶红,还不是特意让人给他送进去的?
有些事,看破不说破。
死的人确定是他吗?华静瑶又问。
昭阳长公主失笑:当然是他,你以为那地方是随便什么人就能进去的?
隆安郡王这样的身份,是不会让人验尸的,不过正如昭阳长公主所说,那地方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的。
出了正月,消息便一个接一个传来。
先是隆安郡王自尽,接着便是华家被夺了爵位!
华大老爷治家不严,妻女不贤,弑母不孝,不但清远伯的爵位被夺了,华大老爷在衙门里的差事也没有了。
反倒是华二老爷只被罚了一年俸禄,差事保留下来了。
至于华三老爷,他就是个合法吃空饷的,只被罚了半年俸禄。
华四老爷则被判了流放三千里,永不能回京城。
紧接着,一直倍受皇帝器重的徐老帝师一家,离开了京城,徐老帝师的三个儿子,原本都在京城做官,虽然做得最高的也不过是个五品,但是却都是油水多的衙门。
可是现在他们却莫名其妙地被调往外地,而且还都是偏远苦寒之地,徐老帝师有个孙子,读书不错,他父亲四处找人帮忙,想让他留在国子监读书,可是徐家那些门生故旧,此时却没有一个肯出手相助的,无奈之下,徐少爷只能跟着父亲和叔伯们离开了京城。
直到徐家彻底消失在众人眼中以后,才有闲言碎语传出来,据说五年多以前科举泄题案的主谋之一便是徐老帝师。
这是胡说八道吧。
不过,这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了,京城里每天都有新的故事新的传说。
比如清远伯府被夺爵。
再比如沈四公子袭爵。
对,现在的沈逍已经不是沈四公子,他是永国公,是国公爷了。
第四五六章 桃树
京城里种桃树的不多,城外倒是不少。书铺门口有棵桃树,也不知道是谁种的,去年结过桃子,零星只有几个,只比鸡蛋略大一点。
史丙请了长公主府的花匠过来看过,修修剪剪一番,说是今年会多结几个果子。
能不能多结果子还不知道,今年的桃花却是开得极好。
三月的春光细细碎碎撒在天井里,不冷也不暖,淡淡的桃花香隔着墙头飘进来,竹椅上铺了厚厚的垫子,华静瑶坐在天井里看话本子。
这话本子是书铺里新送来的,名字叫做《乔娥怨》。
华静瑶越看越觉得熟悉,待看到那乔娥回家的路上被歹人劫走,因她不从被打得晕死过去时,华静瑶差点把书本拍在地上。
偏偏这个时候,李补儿来了。
华静瑶把小几上的攒盒朝她推了推,问道:你怎么想起来看我了?
李补儿在攒盒里挑了颗花生蘸放在嘴里,嘎嘣嘎嘣嚼着吃了,这才说道:不是我,是小乔氏,是她想要见你。大乔氏不是判了吗,小乔氏就说一定要给你磕几个头,她自己的,还有替她姐磕的,公主府的门槛太高了,我可不敢去,就琢磨着你可能会来这里,瞧瞧,还真让我猜对了,你就在这儿。
华静瑶问道:她人呢?
在门口那棵桃树下面抠树皮呢,李补儿又吃了一颗花生蘸,问道,这花生蘸挺好吃的,你从长公主府里带来的?
不是,就是街口摆摊的老婆婆那里买的,你要是爱吃,走的时候多买上一点,那老婆婆无儿无女,就靠着卖花生瓜子过日子。华静瑶笑道。
李补儿一怔,指着华静瑶,又觉这样不敬,索性指着那攒盒里的花生蘸:你,我说你,你吃路近小摊上的东西?我听人说,你们这种身份的人,是不能随便吃东西的,你不怕给毒死?
华静瑶白她一眼:你听哪个人说的,你爹,还是茶楼里说书的?
不是我爹,也不是说书的,是百子桥摆棋摊的那个骆胖子,对,就是上次和我爹一起被你抓去的那个,我听他说的,他说他是大家出身,这些事他都懂。李补儿说道。
华静瑶想起来了,那位摆棋摊的骆胖子,还真是大家出身,建明伯府的二老爷,骆仵作的亲二哥,能不是大家出身吗?
那位骆二爷,没事就去百子桥摆棋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