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页
    东边便是他们县衙的所在地,而西边则是城中众富户居住地。
    如行商这种行业,就被划分到了南市和北市。其中南市以各种小商贩为主,北市以各种家畜为主。
    毕竟古代没有各种现代化设备和手段做协助,如果管理不严格些,很容易就会弄出大乱子来。
    然而也别看城门处管的这么严格,但等到进了城门后,没走上多长的路,林立文他们就到达林二姑那里了。
    这不是说林二姑家住的离城门近,相反,林二姑嫁的人姓黄,是在南市较中心的地段开着一间杂货铺子。
    说到底,是因为这个年代的大多数县城都并不大。除非是一些富饶之地,否则很多城镇面积都非常狭小,比如他们县城,尚且不足两个平方公里。
    也就是还不到二十万平方米。
    这数字乍一听是挺多的,但要知道在现代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就有七千多平方米。
    至于人口,那就更没法跟现代比了。
    林立文以前上学的时候就曾听老师说过:在古代,衡量一个县的标准之一,就是人口。比如唐朝,六千户为上县,两千户为中县。(注3)
    这个数字指的还是整个县城所有登记在册的人口,若只是单说县城城镇常驻人口,那就更少了。毕竟一个县城,还是以种田的百姓居多。
    所以穿越过来这么久,林立文就没打算在古代做什么生意。一来生意要做大做好,需要背景和资本,这些他没有。二来,就算是做一些小生意,如一些穿越小说里写的,像在县城开个铺子,卖点新奇的吃食在这里也根本没写出来的那么容易。
    毕竟整个县城人口数量摆在这,除非是一些贴近民生的必需品,否则真挣不来什么钱。便是林立文前段时间做的那个秧马生意,也就是卡在了农忙期,又先让众人感受到了其好使之处,这才碰巧挣了点钱。
    而过了那段时间后,这秧马的生意除非林立文能做到外地去,但在本地却是很难再做下去了。
    第9章 耧车(二)
    大兄,大郎!你们怎的来了?林二姑瞧见走进铺子里来的俩人,一脸惊喜道。
    县城离林家村路程较远,家里没有牛车的话,往来一次费时间又很是辛苦。所以自出嫁后,一年到头唯有逢年过节她才会回去。
    就这还得看家中是否有事,看天气是否糟糕。
    一路走来累了吧?渴不渴?快把担子放下来坐着歇会
    在林二姑说着这些话的时候,一个个子不算太高,皮肤偏白,身材也略胖的男人同样笑着冲林老大喊了声大兄。
    这男人就是林二姑嫁的人,叫黄书成。
    古代粮食产量低,老百姓大多吃不饱,因此一眼望过去,十个得有九个瘦。而像黄书成这般身材的,便意味着其家境不错。
    这黄家跟林家一样,下面也是两房。因为赋税原因,黄家明面上是未分家,但实际上两房的吃住生活已经分开了。
    现在黄家二老跟着大房一块住,因着林二姑肚子里这会又怀上了,便把两个孙女接过去带着。至于这个杂货铺子,是林二姑嫁过来后,黄家公婆分给他们二房的,由他们两夫妻管着。
    此刻,林立文也赶紧冲着俩人唤了声:二姑,二姑父。
    林老大则指着卸下来的担子对林二姑他们说道:这些东西是爹娘收拾出来的菜和鸡蛋,都是拿给你们的。
    黄书成瞧着那些东西,便说:劳岳父岳母记挂,大兄劳累了往后人来了就成,用不着带上这么多东西。说完又问:大兄和大郎今日来,可是有事?
    这时林二姑也端了两碗凉水来,林老大接过一口喝完,才笑着回道:是有事我家大郎想出了一个好用的新农具,爹就让我带他上县城找铁铺定做。
    然后,将林立文这段时间做的事说了一遍。
    最近那个叫什么秧马的,就是大郎想的?黄书成讶异的看向了林立文。
    黄家一家都生活在县城,虽然不种地,但是家里却并不是没有地的,只是都佃出去了。他们家的桑田还紧挨着林家村,当初黄书成跟林二姑的第一次碰面也是因此而来。
    而且因着开的是杂货铺子,前段时间也有一些人上铺子里来问有无秧马卖。因此秧马这东西,黄书成虽没见过,却绝对是听过不少了。
    今天却听林老大说,秧马居然是林立文想出来的,也不怪黄书成如此惊讶了。
    对于林家这个大侄子,黄书成其实一直不怎么喜欢。不过就是仗着去学堂念了点书,还是念了多年,什么名堂都没念出来的,对着人时却整日里摆出一副眼高于顶的模样。
    不过黄书成到底是做生意的商人,这些不满他一般都不会表现出来。
    对比之下,林二姑就不一样了。
    哎呀,我家大郎怎就这般聪慧!这般好使的农具也能想出来。林二姑高兴的对着林立文就是一通狠夸。知道林老大还要带着林立文去铁铺那边定制新农具,林二姑便让黄书成陪着去一趟。
    在陪着去往打铁铺的路上,黄书成跟林老大边走边闲聊。
    聊的都是林家的一些事,基本上是黄书成在问,林老大在答。直到黄书成不经意聊到林立文身上,他方才知道林立文从学堂退学了。而现在在学堂念书的,竟是林家二郎林立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