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页
    这第一部 分完成了,但还有剩下的三个部分。
    其中一部分好弄,只需要一根结实的麻绳即可。剩下的两部分也还行,把手那一部分对现如今的林老二也是小菜一碟了。
    待做好把手后,便只剩下了最后一个部分,那就是装在上面的刀片。
    林立文对此心里早就有了想法,这一部分倒也用不着再去县城找铁铺定制,只需要把家里原来收割麦子的长镰上面的镰刀取下来即可。
    这时候的镰刀做的还不像后世那样,上面无齿轮,且呈长刀形。
    待林立文将长镰上的镰刀,麻绳,还有把手都装置到那簸箕一样的物件上后,这件新农具便算是制成了。
    林立文拿起物件试了试,觉得还算称手,便高兴的拿着去找林老头了。
    谁知林老头瞧见这东西的第一句话便是:大郎,你这可是馋鱼了?便是馋鱼,你这捕鱼的物件做的孔也忒大了。
    第12章 麦钐
    未等林立文回答,身后响起林周氏的声音:大郎馋鱼了?
    一扭头,林立文就瞧见林老太还有林周氏,林杨氏三婆媳各自背着满满一大背篓的野竹笋回来了。
    最近这段时间野竹笋疯涨,林家村的人只要有空都会去拔笋。拔这么多的笋肯定是吃不完的,但可以晒干,到了冬日没有其他蔬菜时,这些笋干泡开了是能混着米饭或者是面粉一块当主食食用的。
    你拿这个去弄鱼肯定是不成的,林杨氏显得格外的有经验:等下午让你二叔帮你去河边放个地笼,看看明日早上里面能不能有点小鱼虾。
    林老太也点头:对,让你二叔去给你弄。
    众人的反应弄得林立文有点哭笑不得,赶紧解释道:爷奶,娘,二婶!我这东西做了不是用来捕鱼的,它是我想出来的一个农具,用来收割麦子的。
    啥?这是你想出来的新农具?林老头半信半疑的瞧着这像簸箕一样的东西,怎么看也没法将它跟农具搭上关系。
    就这玩意,它真能收麦子?
    又过了几日后,村里的冬小麦开始收割了。
    托前几日在山里帮忙砍竹子那老汉的福,这段时间整个林家村的人几乎都知道了林立文又想出来了一个新农具,是专门拿来收割麦子的。
    导致这几天经常有人上家里还问,林家麦子哪日收,他们要过去亲眼瞧瞧林立文新想出来的农具收起麦子来到底好不好使。
    于是到了收麦子这天早上,一大群的村民们又围在了林家的麦地里,聚精会神的盯着林立文。
    林立文先把麦笼,也就是那个形似簸箕一样的东西摆顺,再之后是拉绳和手柄。待这些整理好了后,他就开始收麦子了。
    这东西收麦子的时候也是有技巧的。林立文照旧不忘跟大伙讲解需要注意的地方:咱们一只手拿着这个手柄,掌握好方向和力度另外一只手拉绳,牵引下面麦笼运作来上这么一下,麦子就能被收割下来了
    可说是收麦子,但村民们瞧着,只觉得林立文这样更像是掠麦子。因为凡是这农具划过的地方,就是一片麦子齐齐倒下,落进了那个像簸箕一样的东西里。
    只三两下后,村民们就瞧见那簸箕满了。林立文再将装满麦子的簸箕往旁边空地一扬一倒,地上便多了一堆收割好的麦子了。
    等到林立文再挥舞几下,众人就只见着麦地里空了一大片。
    有村民便震惊道:这哪里是割麦子啊,这分明是在掠麦子吧!
    手拿着东西一挥就收完一片,可不就跟掠麦子一样么?
    然村民不知道的是,这个农具学名叫麦钐,或者是麦绰笼。但还有一个名字,叫掠子。是河南和山西那边的叫法,便是在穿越前有各种现代化收割机器时,这个农具依旧还在被一些农民使用。
    林立文在演示完之后,又把麦钐递出去,让村民们自己上手去试一试。
    哎呀,有了这个东西,我一日怕不是能收好几十亩地的麦子?村民们都是一些常年在地里干活的汉子们,手上的力气自是不小。掌握起这麦钐来也并不难,然后等到大家一一上手试了后,众人更真切的感受到了这东西的好使。
    然这话却并不算夸大,因为待几个村民争抢着尝试过麦钐的使用后,林家那两亩地的麦地竟就这般被收割干净了!
    整个过程算下来,撑死了也就是半个来时辰吧!
    众人无不感叹,林家大郎的脑子真就好使。有个这般聪慧的儿子,往后林老大和林周氏怕是有福了。
    虽说林家大郎是被周夫子从学堂里赶了出来,那身板瞧着也不壮实。但架不住人家脑子好使啊,想出来的这一个个的新农具,用来干农活时省时省力有效率不说,便是寻常妇人也是能轻易使用得了的。
    就不说远了,只单说有了这个麦钐后,往后林家起码每年能多种上好几亩的冬小麦。毕竟冬日里的地是空着的,只是往年麦子收割太慢,怕影响来年大豆和棉花的种植,才不敢种植太多。
    这一天,村里人又扎堆到了林家院子里,询问林立文麦钐的制法。
    林立文也依旧没藏私,告诉大家麦钐的制作方法他愿意分享出来。只是还是那句话,等到后面空闲下来,他家开荒之时,希望今天得了他麦钐制作方法的村民们,到时候能过来帮忙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