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晔郑重地道:只要我不是傻了脑子坏了,必不会负灼灼。这只是话语,许你也没法相信,只看日后行动便是。
这话说得太实在,好听的谁不会说,婚前发个誓,婚后该变负心汉的比比皆是。
陶益靑点点头,这便是过了兄长对未来妹婿的把关。
不过,他只是大哥哥,陶灼还有父母和两个亲哥,陶益靑觉着只他家三叔,也得叫晋王为难一些。
可陶益靑没想到,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枕头风早就给陶玉琅吹好了,晋王又有景隆帝撑腰,唯有陶博远和陶瀚远知晓后,找晋王约谈比划了一番。
陶博远是文人,自然是与陶益靑一样语言把关,也与陶益靑一般最后寻不到晋王短处。陶瀚远试的便是祁晔身体康健,奈何两人师傅不是一个级别,晋王完全可以完虐陶瀚远,只是为了不得罪未来小舅子,点到为止。
晋王这文武双全,家世富贵,又跟小妹妹情分深厚非同寻常,兄弟两个只能与陶益靑一般,接受了这门亲事。
其实,三人都暗地里琢磨感叹过,这亲事还真是难得的缘分。
这都是后话。
第二□□会后,景隆帝便用询问国子监事务为由把陶玉琅留了下来,晋王也在场。
陶司业,可知朕寻你何事?
陶玉琅看一眼晋王,大抵知晓了,小女昨晚已告知臣与内子。
景隆帝摸着美髯,点点头,见陶玉琅站着,让张忠给他搬来把椅子,坐下说话。
陶玉琅并未拒绝,但只坐了半个屁股,多谢圣上。
祁晔自然也坐在一旁。
景隆帝道:今日不论君臣。既然毓华县主与陶司业说了,朕也直说了,朕就晋王一个胞弟,他如今看中了你家姑娘,朕也觉着这门亲事不错,有意为他们赐婚。陶司业觉着如何?
陶玉琅看一眼晋王,晋王人中龙凤,自然是上好的夫婿人选。只是,臣是做父亲的,总向着自己闺女。臣看得出来,小女与晋王原先兄妹情深厚,只是,她现在年幼,对晋王许并没有男女方面的感情。
第179章
臣觉着,不若容小女一段时间,还请圣上体谅。
陶玉琅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虽是处处维护闺女,但又分寸刚好,没有对景隆帝有违背不敬之意。
皇兄,祁晔适时开口,陶司业说的有理。
景隆帝道:朕也不是马上就给他们赐婚,只是听闻府上已经给毓华县主议亲
前些天是有人来提亲,不过内子都以小女年纪尚且小,打算多留两年婉拒了,这话其实也变相说给景隆帝听。
只是,景隆帝这人在男女感情上向来专横些,并不在意。
若是小女与晋王都有意,臣也乐与跟圣上攀个亲,他这话虽然带了些许恭维之意,但却是笑言,并不谄媚。
景隆帝被这捧的十分舒适,捋着胡须含笑点头,如此便这般说定了。
祁晔朝陶玉琅拱手,若得灼灼心,白首不相离。
这便是对未来岳父的承诺了。
陶玉琅并不托大,忙拱手回礼,殿下光辉霁月,臣信之。
景隆帝看看胞弟,觉着这小子还挺会,无师自通。
正巧,他再给胞弟卖个好,晋王担心毓华县主出入安危,特意求朕给她挑选一位女暗卫送过去。
陶玉琅忙叉手行礼,臣多谢圣上与晋王为小女考量,这等好事,自然不用拒绝了,当初翠竹便是经晋王手送到伯府,如今再多一位女暗卫出身的保护灼灼,大善。
如此,陶司业回去后,与毓华县主好好谈谈,早点将亲事定下来。
是,臣遵旨,陶玉琅见事情说的差不多,便告退离开宣政殿。
晋王往外送到殿门口,又折返回来,皇兄,虽然有了您方才的说项,不过臣弟觉着,您还是把赐婚圣旨先写了给臣弟,不然,臣弟与灼灼走的近了,恐会招人非议。若是早就有了赐婚圣旨,来日便可堵住说闲话的。
景隆帝没想到这里,但按照礼法上,如今毓华县主长开,与晋王走得亲近的确不妥当,可,这有何难,朕这便给你亲自写。
其实,让圣上早写圣旨拿到手,是因祁晔担心景隆帝后头回过味来不乐意了,谁让他用了些心计言语诱导他误会自己一厢情愿。
而且,他可是知道太子这会儿也没闲着,频频出宫并不是为了公事。
虽然不清楚他进展如何,保险起见,还是先把圣旨拿到手,至于什么圣上金口玉言不可食言,他可不相信皇兄到时候跟他论君臣,若论兄弟间谈话,他若反悔岂不白费功夫。
伯府里,陶灼把陶宝琼和陶如珍叫到自己院子里,请她们上座。
陶宝琼和陶如珍看她这架势,对视一眼,甚是奇怪,你这正儿八经地做什么?
姐姐们,小妹有一事要交代。
她没想到晔哥先一步主动去寻了大哥哥说这事,大哥哥回府后便找了自己,既然大哥哥已经知晓,二哥三哥那里到晚食时便也知道了。
而且,接到晔哥传话,赐婚圣旨他都从圣上那里要到手了,她当然也要早点告知两位姐姐,至于大伯母和祖母那里,自有她娘去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