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大客户送上门
周一, 安华跟纪明城一早就从南花市出发,开了家里的车子, 直接前往三花省汽车制造厂。
去年, 南花市开通了前往三花省的高速公路。直接缩短了两地的距离。现在,从南花市开车到达省汽车制造厂,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的车程。
两人到达工厂后, 安华先跟着纪明城去到他平时住的地方。
这几年,纪明城升职成为汽车厂研究室的负责人后,厂里就给他安排了一个两居室。不过,安华很少会过来这边。这个两居室大部分时候都是纪明城一个人在居住的。偶尔周末,安华会带着孩子过来在省里住上两天。
因着早上出发的时间很早,两人在早上七点多的时候,就到了两居室。
隔壁住着的邻居见到这小夫妻俩在周一一起出现, 还有点奇怪:早啊!纪工, 安同志。你们这是
问话的邻居姓于, 是汽配车间的主任。
于主任, 早上好!安华的车队要买车,我就带着她过来看看。
听到是过来买车的, 于主任也就不奇怪了。这几年,他们汽车厂可是个香饽饽。厂里的车子基本上从生产线上一下来, 就会被人拉走。这次好不容易留了那么些车, 估计很快也会销售一空。这样想着, 于主任十分热心地提点了两句:库里还有些新车,要抓紧。
安华听完后,笑着跟对方道谢。
进门放下从南花市带过来的行李, 安华疑惑道:你们厂里这一批小型货车, 是有找到大买家吗?
没听说。上周就听说刚下线, 还没人来订。算了,咱们别猜。待会儿去食堂吃个早餐后,我直接带你去销售部。
安华点头,早点定下来也好。在采购货车方面,他们这样的中型私营运输公司,竞争力暂时比不上那些真正手握大笔资金的大公司。
隔壁的于主任给安华夫妻两人提点几句后,就回到自家饭厅,准备吃早餐。这时候,在厨房里面煮面条的妻子黄星走了出来:一大早的,外面有人过来敲门吗?
刚外头有动静,她在厨房听得不是很真切。
于主任接过媳妇手里的碗,摇摇头:就纪工回来了。这次还带了他媳妇。
最后一句话带着点感叹羡慕的成分。只是这样的语气,让他媳妇听得可不太舒服。
怎么,还羡慕上啦!娶了这样的媳妇,别的不说,能像我这样天天给丈夫煮饭吃的吗?说着,黄星十分不爽地重重坐到椅子上。
她的丈夫跟纪明城年纪差不多,两人娶妻也是前后脚。两家又是住隔壁的邻居关系。这些年,可算是汽车厂有名的对照组。
黄星的丈夫是汽配车间主任,跟纪明城这个研究室负责人没差多少。就是文化水平有点差距而已。两家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在她身上。
那纪工的媳妇安华,本来就是个高中毕业、开大货车的粗鲁女人。结果,现在仗着政策好,居然开了家运输公司。在整个三花省都能数得上号的公司。而自己,明明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在街道办工作。
结果,在整个家属区的名声都比不上纪工这个没文化的媳妇。老天爷真是太不公平了。
于主任可不知道媳妇心里的百转千回。这纪工住在隔壁,简直就是个全世界难找的好邻居。不找茬不搞事情,没有比这纪工更好的邻居了。而且纪工的媳妇是开运输公司的。跟他们家打好关系,说不定哪天还得靠上人家。
夫妻两人的想法南辕北辙。
黄星不清楚丈夫的想法,只是设法打听纪明城跟安华一大早跑到汽车厂来干什么。于主任想也不想,随口说道:纪工他媳妇不是开了家运输公司吗?听说又要买新车了,就过来咱们这边瞧瞧。
黄星听到又要买新车,更加不舒服了。这姓安的,到底开个破运输公司,赚了多少钱啊!每年都要买新车。简直太败家了。也不知道纪工为什么找这样的媳妇。除了有两个臭钱外,哪里都看不出丁点儿优点。
想到新车,她忽然记起了上次在街道办上班的时候,听到的事儿。
安华完全不知道自己单纯过来汽车厂买车,居然遇上了红眼病发作的邻居。
这会儿,她已经坐在食堂的饭桌上,吃着早餐。省汽车制造厂的效益很高,福利更加不用说了。眼前的早餐,一晚简简单单的河粉,居然上面放了那么多叉烧。简直是良心产品。
安华这样显眼的人出现在汽车厂,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特别是她今天为了方便开车回去,穿了一套这时候少见的雪纺套装。整个人显得漂亮中带着干练。
来食堂吃饭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为主。见到安华坐在纪明城身边,大家都在猜这两人的关系。
安华好笑地听着那些自认为压低声音的谈论。
明城,怎么这些人好像跟你很不熟悉的样子?你这研究室的负责人也太不亲民了。
纪明城满脸笑意:他们大部分都是厂区那边的生产线工人,不认识我很正常。
汽车厂这几年招收的工人很多。安华之前听说整个厂光是工人就有5000个左右。这在九十年代来说,是十分夸张的。这么多的人,连上下班,去食堂吃饭都是分批进行的。不过,也因为有了那么多的人力。汽车厂这些年发展才会那么顺利。特别是按照现在汽车厂的装配速度,一个月就能装配几百台货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