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这事我会考虑的。”顾澈朝他鞠了一躬,“先生再见。”
这场护国运动的胜利来得比顾澈想象中要快了不少,李烈钧先生在云南宣布独立,在胡昌的努力下,南方革命热情空前高涨,各省紧随其后纷纷表示独立,袁世凯被迫宣布撤销帝制。
5月8日,军务院在广东肇庆成立,直接与袁世凯政府分庭抗衡,加之此前袁世凯独揽大权,各路军阀早已经心生不满,民情激愤下,其昔日亲信段祺瑞率先拥兵造反,随后不过半月,陈宦在四川宣告独立,无疑是折了袁世凯最后一把刀。
这一路磕磕绊绊,损伤惨重的抗争,终于是到了尾声。
陈宦回京时已经到了六月份,顾澈和夏田寿一同去看过他,陈宦模样憔悴了不少,肉眼可见人消瘦了下去,三句话间两句都在咳嗽。
顾澈不由担心道:“这是怎么了,咳得这么厉害?”
“老毛病了,说到底还是年纪大了。”说完,他转向夏田寿道,“我看你这样子,身体怕也是大不如前吧。”
顾澈对于垂老这样的话题并不能感同身受,可看着两位才方中年的男人头发花白,满脸皱纹,他忽然觉得心里酸涩异常。
战争在他们眼里脸上刻下了浓厚的痕迹,可谁都知道,心里的痕迹比这要深的多。
致使衰老的不是面容,而是疲惫的心。
夏田寿无所谓地摆了摆手,“可不是,今年才入春就病了,这才刚好些。”
“今年倒没有往年那么冷了,可总觉得干得很。”陈宦说着,又咳嗽了起来,忙端起茶来润了润。
顾澈也低头喝了口茶,惊喜地突然发现这茶生津回甘,爽口润滑,是难得的好茶。
看见他的神色,陈宦笑道:“这是巴山的雀舌,我特意从四川带回来的。”
“的确不错。”顾澈点头称赞,又道,“陈宦先生,我有一事要问。”
“什么事?”
“与您交战的北洋军中,有无一位叫温铎之的参领?”
陈宦几乎没有犹豫,点头道:“这个我倒是印象深刻得很,那人的行军布阵诡谲莫测,连我都几次招架不住。可惜了,那位温参领若是自己人还好……”
“那他如今怎么样了?”
“两军交战难分胜负,后来蔡锷先生带兵援助,才将他们包围歼灭。”
顾澈皱起了眉,回忆道:“可死伤者的名单里并没有他的名字。”
“那我就不知道了。”陈宦饶有兴趣地看了他一眼,“怎么你对那位温参领那么好奇?”
顾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实不相瞒,他是我爱人的兄长,如今下落不明,难免着急。”
陈宦并不知道温家的状况,听了这话,下意识以为顾澈找了个旧式人家的女子,便调笑道:“原来你喜欢那些氏族的小姐。我帮你问问去,若有了消息便第一时间告诉你。”
“多谢。”
顾澈并未解释,对上夏田寿错愕的神色,只是回了个坦然的笑。
喝过了茶,二人将走时,陈宦便亲自送他们去了门口,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陈宦伸手挡了挡阳光,感慨道:“难得这样的好天气了。可惜没见着胡昌,我听说他在南方,怎么也没个消息?”
顾澈应道:“下乡宣讲去了,我在上海见过老师一面,不过两天,他就又去西边了。”
陈宦无奈地叹息:“胡昌这人总有热情,我是干不动了,这次回京,我把四川的军备都交接过去了。”
“不回去了?”夏田寿问。
“不了。”陈宦摇摇头,指了指身后的房子,“以后我就只盼着在这院子里种种花养养鸟,一辈子就这么过去,就算了。”
顾澈有些惊愕,问道:“您的意思,以后竟然不再涉政了吗?”
“之前我在袁世凯手下,做事总是身不由己,说过许多伤人的话,也干过许多错的事……”陈宦望着长街尽头的落日,眼里泪光闪动,压抑着声音中的悲痛,“以后这政途坦荡,只希望再没有我这样的庸人。”
恐怕余生他都会伴着忏悔度过,为死在他手下的无数亡魂,还有历经波折的共和。
夏田寿知道无法再劝动他,便同顾澈默契地缄口不言,只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
与此同时,一位身着军服的士兵匆匆跑来,在陈宦身边耳语了几句,陈宦脸色沉了下来,僵硬道:“我知道了。”
“有要事吗?”夏田寿问。
陈宦身形晃了下,深吸口气稳住声音,道:“袁世凯没了。”
第66章 滚烫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黎元洪继任总统,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顺应民意改回内阁制政体。
神州大地举国欢庆,学生们奔走相告“卖国贼已死”,恨不能挂上红绸庆贺。
顾澈说不上是什么心情,看到这位昔日风光无限的大总统,在中年受尽病痛折磨,备受唾骂,郁结于心而一命呜呼,他只觉得可惜。
至少在某些时候,这位总统也做了不少利于民生的事,若不是生在这样的时代——内外交困,国家贫弱,面对日本的抢掠也束手无策,他或许会比现在要更受爱戴。
更悲哀的在于,顾澈发现他竟然想不起来,这究竟是第几个生命的逝去了。
太多了,多到很多个夜晚他闭上眼睛回忆这些人的样子,却发现自己已经记不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