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2页
    “我也断不可能为了您的纪家去和陛下求情。”
    纪芙薇说得一点不留情面,纪老爷的面色的当即就青了。
    若是现在她大弟纪杉榡继承了宣平侯府的爵位,那纪芙薇还愿意看在当年这个弟弟对她客客气气、彬彬有礼的份上,考虑修复一下和纪家的关系,但为了自私自利的纪老爷和她那心肠歹毒的弟弟纪梶桥,那是想都不要想,更别说他还在那做大梦,指望她去左右朝政,影响陛下的念头。
    在他铁青的脸色中,纪芙薇不紧不慢地继续道:
    “真不好意思,您说的我一句都不明白。”
    她又转头看向旁边的婢女。
    “辛夷,方才纪老爷可说什么了?”
    辛夷果然是聪明人,她听着那些话也心里一阵阵窝火,当下接道:
    “没有呢主子。”
    “你这个不孝的逆子!叫外头人知道了……全天下的儒生都要……”旁的说不通,就只能用孝道来压她,纪芙薇已经知道纪老爷那唯一一的“一板斧头”了。
    只是如今——
    这时候纪芙薇才觉得她的陛下深谋远虑,早为她做了准备。
    “纪老爷,我如今是出嫁女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府上不是一贯这样的规矩吗?”
    纪芙薇露出一个嘲讽的笑容来,看着纪老爷两眼直冒火星子,指着她的鼻子,半天却支吾不出一个字来。
    不打算留什么情面,纪芙薇继续说着。
    “您且放心,若真有那一天,向家来讨好我还来不及呢,向家的门第又高,未来又全全拿捏在了陛下手里……用不着您怄气为难,向家已经和我磕过头了。”
    “这一局面,不是您一手造成的吗?”
    “你这个逆女!放肆!”纪老爷恨不得亲自上前去掌抡她几个巴掌。
    但边上的婢女都不是瞎的。
    天冬和辛夷一左一右护着她,绝不叫纪老爷再靠近她半分。
    若今天真叫他碰着了纪芙薇,叫主子受了欺负,那他们这些下人一个都别想活,陛下首先拿他们是问。
    “怎么,只准您装聋作哑,不准我耳目闭塞了?”纪芙薇越说便越发觉得快意,也不吝啬往夸张里说,放狠话嘛。
    “而且,如今全京城人都知道纪家犯了事。临近殿试,举子们全在看着呢,我要是开了口那就是妖言惑众,但我若是趁机举了罪……谁不夸我一句大义灭亲好呢?”
    这当然是不成的,忠孝不能两全,纪芙薇她要真的想做什么,非得把场面弄圆笼了不可。
    咄咄逼人、再踩上一脚自己的血缘亲爹,写在史书里都会永远地记着,尤其那些史官儒家出身,又基本都上了年纪,不见得看得起女人,稍微偏那么一偏,她不想以如此难听的名声陪伴在萧晟煜的左右,在他统治的痕迹里,尤其她还是个早定下的准皇后。
    她的陛下已是足够无瑕,十几年来克己复礼,看上她一个寡妇已经足够出格,若再是个无情无义、不忠不孝的寡妇,人肯定会说一句他瞎或是□□熏心,然而她知道他不是这样的,不存在任何男人对女人的强娶,只有他特有的身为成熟的男子与礼佛的皇帝的包容与温柔。
    她确实应该要考虑把自己摘出去,实际上他也已经为她布好局了,要换了继承人世子的向家是一,更有其他名声是二。
    很快,气走了纪老爷没有多久,外头便悄然传开了。
    将消息递进宫里,得了个“安心”的回应之后,纪芙薇便继续自在地在她的府上关起门来过她自己的日子。
    任凭外头如何流传,将她的名声彻底炒热起来,明德夫人的各种美名宣扬不止,文人墨客争相书墨。
    提前得到了消息,纪芙薇回到了由老国公统领、武国公和向将军争锋的武国公府。
    直到大太监带着圣旨到来。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明媚晴天。
    似乎一早喜鹊就在枝头鸣叫着,早早地预兆着什么。
    看起来只是平常的一天,但注定会在整个大燕掀起震荡。
    但,萧晟煜和纪芙薇都已经准备好了,这也时钦天监算好的日子。
    得到天使到来的消息,众人心思各异,但都整理好了衣衫,到正厅顺从跪下。
    前面开篇一段,是夸赞的明德夫人的美德,甚至还与她“大义灭亲”不为私利,给纪家方便有关,以此来体现她的忠君爱国,又多次反复强调了她对向家长辈和宫里娘娘们这些长辈的孝顺有礼。
    当然,用词都是非常华丽且含蓄的,并没有直接点出某一个事件,只是堆叠了大量的美誉。
    说的她这个当事人都有些震惊了,但好歹历练过,她面上一点都没有表露出来。
    不多时,大太监话音一转,便道:
    “……故而,两宫太后与皇帝皆言其不易……”
    大致依然是夸赞纪芙薇行为的,不过这里便明确地表示了宫里的认可。
    这么一大段结束,众人心里皆有数了。
    纪芙薇眨眨眼睛,也没有想到萧晟煜都快把她夸出了花。
    紧接着,是封后诏书的正式内容。
    上半篇大概是讲的萧晟煜本人的功绩和相关内容,纪芙薇猜测这是内阁大臣写的。
    “……故芳流彤史,纪氏温婉淑德、娴雅端庄,着册封为后,为天下之母仪。内驭后宫,以兴宗室;外辅朕躬,以明法度、以近贤臣。使四海同遵王化,万方共仰皇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