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阁楼的楼梯,安西直接拆掉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会非常忙,县城应该也会非常的混乱,他不一定能顾忌到母子三人的安危。
住在楼上反倒方便了,一般的屑小上不去,即使会爬墙的,也不敢明目张胆的爬县衙后院的墙。
慧娘也非常满意,没有上楼的楼梯,她觉得安全极了,晚上带着两个孩子睡,也不用担心安全的问题。
在知道慧娘识字后,安西买了一些笔墨纸砚和古代样式的线装书籍过来,让慧娘给两个孩子启蒙,找点事干,省的无事可做她整天胡思乱想。
然后安西又找了一些玩具,比如七巧板,九连环,象棋,军旗等等,有这些打发时间,想必两个孩子也能安稳的呆着。
安家的事了,安西就开始按计划筹备未来的事,首先,他找到了县衙放资料的地方,暴力破开了屋门。
里面的东西,大部分都被水浸透了,但也有一些放在高处,安西把这些都带了回去,然后慢慢理出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扈县别看偏僻,但也是有着上万人的大县,但居住在县城的不到三千人,其他的人口,大部分都分居在各个山里。
平时,这些村民是基本不会出山的,偶尔出来,也是采买必备的物品。
这次发大火,他们应该会躲进山里,等水退却后,还是会回到原本的地方重新生活。
其中,海边有两个村,加起来有上千人,以前那里靠着出海打渔,日子还过得去,可是由于洪水的原因,现在是重灾区,还不知道能剩下多少人口。
通过仅有的资料,安西还推测出了县城太平仓的位置,它建在高地,到是没受到什么影响。
不过安西想办法进去看了,粮食并不多,只有朝廷规定的最低限,大概四五千斤的样子。
这点粮食够干什么呀,还不够县城百姓一人一斤的量。
好在,现在百姓都跑没人影了,等他们陆续回来,还有一点时间。安西立刻上网查询哪里能买到最低廉的粮食。
现代的粮食最差也差不到那里去,至少比太平仓里放的那些好多了,因此安西心安理得的找最便宜的。
他翻找了不少商店,都没有找到合适的。
安西的需求量大,但他目前的资金有限,零零总总加起来才40几万,还要预留着买其他东西的钱,因此能花出去买粮食的有限。
安西查看了目前网上的粮价,大量批发,最便宜的也得五毛钱一斤。如果安西拿出20万来购买粮食,也才40万斤,假设扈县百姓能回来1万人,也就是说每人大概可以得到40斤粮食。
这远远不够,别看40斤听起来不少,但在没有蔬菜肉类的加持下,一个成年人一天至少需要2斤粮食,如果干重体力活的话,这些还远远不够。
也就是说,如果安西花钱买了这些,也无法支撑一个月的量,而现在田里的粮食都毁了,重新种植至少还需要三个月。
然后,安西再预估了一下百姓手中的存粮,更加不容乐观。
如果没有洪水的话,原本还有一个半月就要丰收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大部分百姓的粮食都消耗的差不多了,又经历了这么多天的逃难,手上的粮食更是所剩无几,能靠的就是官府的救济粮了。
据安谨说,他一路走来,整个府城都受灾严重,即使求助也很难得到帮助,朝廷也是自顾不暇。
而且在他刚来的时候,就已经发出好几封救助文书了,但府城那边却石沉大海,没有任何消息。
所以一切还得靠安西自己。
不管怎么算,钱都是不够的,即使安西把所有的钱都拿去买粮食,也不够扈县的百姓吃用,而且他还得预留一部分买粮种和其他东西。
太平仓的粮食他检查过了,都是一些陈粮,还不知道能不能作为粮种呢。
如果不能,那种子也是个大问题,没有种子,就无法种植,那百姓真的就无路可走了。
在网上浏览了很久,安西突然看到了一则消息,也打开了他的思路。
人吃的粮食贵,可饲料不贵啊,现代大规模养殖基地用的饲料大部分都是正经的粮食,比如玉米,大麦,稻谷,豆类。
这些现代人是不吃,可对于古代人来说,肯定是好东西。
玉米是碾碎了的玉米粒,大麦和稻谷是脱了壳的,豆类就更不用说了,是许多古人的主食之一。
只要安西选择好,只要粮食做的饲料,不要掺杂其他东西的,就完全没问题。
想到就做,安西连忙查找饲料加工的工厂,找他们进货应该比较方便,有的还负责配送。
只是现代的饲料加工厂已经非常完善,它们有自己的配比方式,出产的饲料是经过严格配比的,不仅有粮食,还有一些其他成分,例如草料骨粉等等。
这些东西,人其实也能吃,但真的给百姓吃饲料,安西还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于是找来找去,找到了一家饲料原料的中转公司。
他们是负责购买原料的,也就是面向农户收购,然后转卖给加工厂。
安西向他们下了一批订单,主要就是玉米,大麦和稻谷。价格也比较便宜,基本上都是一两毛钱一斤。
虽然安西不是他们的主要客户,但有钱赚,谁也不会嫌弃,何况20万虽然不多,但也不算少,因此第二天就给安西送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