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4页
    林繁应下。
    他原以为,老夫人说的会是观中求来的平安符一类的东西,直到老夫人引他去了林宣的书房。
    上回摆法阵的痕迹,都已经收拾干净了。
    老夫人一直走到耳室,指了指角落:“这柄长枪,念之,你带上吧。”
    林繁顺着看去。
    他当然认得这柄长枪。
    这是林宣从前用的,随他灵柩返京,却没有随他入殓。
    老夫人坚持留下,做个念想。
    这些年,长枪一直摆在这里,老夫人时不时过来擦拭,而林繁,也从完全提不动,到能够轻易挥舞它。
    “好。”林繁上前,握住枪柄。
    没有记忆里的那么沉,却也让他记得,林宣当年教他枪法时的模样。
    回到书房,林繁搬了把杌子坐下,拿着帕子擦拭枪身。
    多年收存着,因着保存得当,枪尖依旧锐利有光。
    只那簇红缨,暗沉了许多。
    林繁起身,进内室里,不多时,提着把小木枪出来。
    老夫人不由多看了几眼。
    那把木枪,就是个玩具,适合四五岁的小童,拎在林繁手里,实在太短了。
    念之幼年时,有这样的玩具吗?
    老夫人一时记不清楚。
    直到,她看到林繁把木枪上那一簇红缨解了下来,而后,他又把银枪上的红缨解开,一大一小两簇,混在一起,细细捋顺,重新系在了银枪上。
    她忽然间就想起来了。
    先太子曾给还在娘胎里的孩子亲手做过一把木枪,还因此,与先帝爷之间闹了几句“笑话”。
    表姐与她提这一段时,笑得十分开怀。
    谁能想到,不久之后,会有那么多的变故?
    她连表姐的下落都寻不到,更别说那些小物什了。
    那段时光,终是太远了。
    可是,兜兜转转,这把木枪,还是回到了念之手中,寄托着先帝、先太子对念之的所有期许,陪着他,初赴战场。
    第166章 像谁
    登上皇宫城楼,皇上看着广场上的众将士。
    居高临下,原是看不清楚底下众人模样,但皇上一眼就寻到了林繁的身影。
    林繁站在前列,与安北侯说着些什么。
    长枪拄地,风吹得那簇红缨飘扬着。
    皇上的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一下。
    这画面,很是熟悉,熟悉得,让他整颗心都往下沉。
    冯仲将军先前被叫到了御书房,与皇上说了一上午的调兵遣将的想法,此时跟着一起到了城楼上。
    顺着皇上的视线,冯仲看到了林繁,也看到了那柄长枪。
    定睛看了看,他猜测,那好像是林宣生前的武器。
    冯仲不知道皇上心里的那些弯弯绕绕,更不清楚林繁的秘密,他只照着常理,揣度皇上心思。
    林宣能文能武,受皇上信任与器重。
    这些年,但凡提起林宣,皇上总是表露出遗憾与怀念。
    这么想着,冯仲道:“定国公手里的长枪,臣看着,似是他父亲留下来的。”
    皇上闻言,睨了冯仲一眼。
    “虎父无犬子,定国公此次,定能建功,叫西凉人一听他的名字就胆颤,”冯仲没有察觉到异样,又道,“敌人有多愤狠,我们大周百姓就有多么喜欢。这么看着,那身姿,真像啊……”
    这几句话,落在皇上耳朵里,格外尖锐。
    没有克制住脾气,他冲口问道:“像谁?”
    冯仲瞪大了眼睛。
    这算什么问题?
    能像谁,当然是像他爹呗!
    难道定国公还不止一个爹了?
    “朕……”在得到回答之后,皇上自己回过神来,那答案不听也罢,“老将军先下去吧,时辰差不多了。”
    冯仲便没有纠结皇上的问话,依言下了城楼。
    皇上依旧背手站在上头。
    长枪,是林宣的长枪。
    赵临虽也是枪术高手,但他那柄长枪,当年是随着入葬了。
    可林繁这个人,让皇上无法不将他与赵临的身影重叠起来。
    赵临善战,大周建朝前,就四处征讨。
    每一次,皇上都会送他出征,看到的,是誓师时赵临的坚定与信心。
    从初出茅庐的少年,到身经百战的青年;从赵大将军的儿子,到大周的皇太子。
    赵临的每一样身影,都刻在皇上的脑海里。
    因此,他记得很清楚,建隆三年,也是这个时节。
    料峭的春寒刚刚才退去,微风中带着丝丝暖意,赵临抵住了朝中各种压力,亲自挂帅出征。
    他跟着父皇一起,站在这座城楼上,与将士们践行。
    赵临在广场上,与林宣说着话,他脸上的笑容,传到了城楼上,让父皇都不由展露了笑颜。
    那时候,皇上也笑着。
    即便是,他的心中,没有任何笑意。
    他不住想着,赵临这回坚持亲征,是错误的、失败的,是对大周不利的。
    出发时笑得这么开怀,回来时一定垂头丧气。
    或者,也有可能根本回不来。
    只是,皇上在京中,几乎每隔三五天,就有捷报抵京,连最是坚持“太子不该亲征”的老臣们都不太提这一桩了,朝中都是夸赞之语。
    不过一年光景,赵临奉上的是两州六府的傲人战绩,满朝惊叹。
    --